陳奕迅最特別的兩首歌:作者隱姓埋名,誰又能理解呢?

淘漉音樂 發佈 2020-05-02T20:45:43+00:00

2003年4月1日,身在倫敦的江志仁突然聽聞張國榮去世的消息,十分震撼,悲痛不解。王菲那張香港銷量突破四百金的專輯《執迷不悔》中,江志仁作曲的《不再兒嬉》讓他在業內初露鋒芒,年底更以《流非飛》成功助王菲轉變唱歌風格。

2003年4月1日,身在倫敦的江志仁突然聽聞張國榮去世的消息,十分震撼,悲痛不解。

他無法用語言表達那時的心情,就把它們化成了樂章。

那首曲子叫《Depression》,是抑鬱的意思。

後來陳奕迅為自己的新專輯選歌,選中了這首曲子。

但是其他製作者都不想再沿用江志仁本來的主題,覺得太沉重。

於是江志仁改曲,黃偉文填詞,它成了另外一個作品——《浮誇》。

不過這首創作對榮迷和江志仁來說,始終還是有著特殊的意義。

對陳奕迅也有著特殊意義。

他被英皇雪藏兩年後,加入新藝寶唱片公司,憑藉《浮誇》打開了內地市場。

事業隨之進入黃金期。

第二年,一個叫澤日生的心理分析師用業餘時間寫了一支曲子,江志仁將之編曲後,《富士山下》橫空出世。

這一年,陳奕迅接班張學友,歌壇封神。

陳奕迅+黃偉文的組合,廣為人知。

陳奕迅+江志仁的組合,知道的卻不多。

C﹒Y﹒Kong就是江志仁

在和陳奕迅合作之前,江志仁是張國榮和王菲的金牌作曲人。

江志仁在英國長大,早點讀書時和雷頌德組過樂隊,玩得風生水起,被前輩偶然發現,帶回到香港。

那是1993年出道,他出道的這一年便遇到王菲,才華盡得綻放。

王菲那張香港銷量突破四百金的專輯《執迷不悔》中,江志仁作曲的《不再兒嬉》讓他在業內初露鋒芒,年底更以《流非飛》成功助王菲轉變唱歌風格。

《流非飛》旋律搶耳,可以說是港產新潮舞曲的代表之作。

其後許多音樂人效法,帶起了一股英倫潮,這和以林憶蓮為代表的美式RNB風格恰成對比。

並最終造成了粵語RNB和靈歌的式微。

經此一役,江志仁逐漸發展成了王菲重要的合作夥伴之一。

《百年孤寂》的遺世獨立,《開到荼蘼》的慵懶頹廢,《迷路》和《再見螢火蟲》的詭異迷幻,都讓王菲在當時大放異彩。

江志仁的作品奇幻新潮,重彩濃墨,配上王菲空靈的唱腔,像是遠處開出的曼珠沙華,既觸不可及又熱情似火。

如果說王菲是在用自己的清冷與江志仁的熱烈碰撞;那麼張國榮就是把自己的迷離、肆意交給江志仁,讓他發揮的淋漓盡致。

1996年底,闊別了歌壇7年之久的張國榮回歸,開啟了和江志仁的合作。

為追求心中的極致,江志仁1999年給張國榮寫過一首長達8分鐘的歌,張國榮很喜歡。

但8分鐘實在太長,於是這首歌被一分為二,變成《夢死醉生》和《陪你倒數》。

這兩首歌如夢如幻,仿佛人在現實與夢境中穿梭,香艷纏綿,難得解脫。

江志仁擅長用曲調錶現平靜下的躁動, 張國榮擅長用歌聲表達內心的波濤暗涌。

兩個悶騷至極的人,用音樂完成了對自我的追求。

他們合作最得意的時候,張國榮突然離世,那對江志仁是個很大的打擊。

他很不解張國榮怎麼會捨得離開,在那樣悲痛的心情寫下,他寫出《Depression》。

陳奕迅決定要《Depression》時,曾打算自己填詞,表達對哥哥的思念,這也是陳奕迅唯一一次想親自填詞。

但最後他還是沒法寫出令自己滿意的歌詞,最終將這個任務交給了黃偉文。

黃偉文筆下,故事從悼念哥哥,變成了一個不得志的小人物的嘶喊。

不得志的心情,陳奕迅深有體會。

他從新秀歌唱大賽出來,沒有像前輩梅艷芳、張衛健那樣迅速走紅。

捱了很久,唱紅《K歌之王》,打響名頭。

之後他轉簽英皇,逢香港經濟下行,公司為了賺錢,給陳奕迅安排了很多電影拍攝工作,唱歌的機會越來越少。

陳奕迅不願服從公司安排,結果被雪藏。

約滿之後,陳奕迅跳槽到新藝寶,跳出了大運。

《浮誇》令人過耳難忘。

陳奕迅的癲狂,黃偉文的邪氣,江志仁的詭秘,處處暗合,交相輝映,於是以不可擋之勢從香港火到內地,被爭相傳唱,且獲得諸多獎項。

陳奕迅的嘶喊,給低靡的香港樂壇帶來的新希望,也迎來了自己的時代。

次年11月,《富士山下》橫空出世。

以播放率為年終得獎依據的香港商業電台,在全年只剩六周的情況下,《富士山下》仍得到「叱吒十大」第二名的好成績。

2007年,徐崢主演的電影《愛情呼叫轉移》上映。

電影《愛情轉移》(《富士山下》 國語版)成為那年全國播放率和下載量最高的流行曲,兩首歌於內地、香港,大大小小取得數十個獎項。

在頒獎台上,陳奕迅提到一個陌生的名字——澤日生。

他說很遺憾一直沒能見到作曲人澤日生本人,要多謝他,於是這個名不見經傳的作曲人開始進入大眾視野,也被一些樂迷好奇。

澤日生是筆名,至於他為什麼叫這個名字,至今也沒人知道。

《富士山下》是他的入行作品。

音樂在澤日生的生活中只是調劑。

他拿過會計學位,做過審計,修讀過物理學學位。

最後做了一名心理分析師,平時工作很忙。

忙裡偷閒的時候,就會做音樂來娛樂自己。

2005年,澤日生參加「全球華人作曲比賽」,當時用的曲就是《富士山下》的原曲,寫這首曲子他只花了15分鐘。

評判之一梁榮駿覺得這首不錯,有流行特質,於是就入了行。

2006年梁榮駿給他打電話,說要拿這首曲子給陳奕迅,他很驚喜很榮幸。

同時因為他很喜歡王菲,梁榮駿又是王菲的監製,那種靠近偶像的感覺更是讓他興奮不已。

自己的曲子會出歌是他沒有料到的,之後會紅成這樣,更是超出他的想像。

「其實,你喜歡一個人,就像喜歡富士山。你可以看到它,但是不能搬走它。你有什麼方法可以移動一座富士山,回答是,你自己走過去,愛情也如此。」

《富士山下》的詞義,和它富有冬日冷清氣息的旋律,一齊在世人毫無防備時鑽進他們心窩子裡,有人在歌里哀傷,有人在歌中得到解脫。

不管怎樣都好,它帶來的,是陳奕迅事業的一座高峰。

也將澤日生真正帶進香港樂壇。

2007年的《鍾無艷》,2009年的《搜神記》《年度之歌》,2010年的《一絲不掛》……

《鍾無艷》是謝安琪待產短暫別樂壇後的回歸之作。

澤日生譜的曲旋律悽美動人,加上謝安琪純凈的聲線,一份卑微的,一廂情願的愛情,就在謝安琪層層遞進的情感中鋪陳開來。

後來的《年度之歌》也有異曲同工之妙。

「良辰美景沒原因出了軌,來讓我知一切皆可放低。」

愛而不能的哀傷,在澤日生輕柔的的旋律中,都變得可以釋然。

比較不同的是容祖兒的《搜神記》,在表達女性洒脫的情況下,曲風較以前大氣許多。

尤其是不帶喘氣的長句長曲,這也是擇日生的顯著風格。

譬如澤日生的曲風代表作之一《不吐不快》,這首歌29段歌詞,其中八段的歌詞有25字,最後一段達到了36字。

有網友說:「在 KTV來一首的人一定要先練好肺活量,否則真的會唱斷氣。」

澤日生的句子雖然長,但是並不顯得突兀,反而行雲流水。

好似他這個人,本職工作、作曲工作無縫對接,每一樣都做得遊刃有餘。

他從來沒有想過全職進入這個圈子,所以和圈中人都有些距離。

後來也和陳奕迅見過面,也有過一些音樂上的交流,但交情並不深。

因為要以本職工作為重,所以他的作品較少,但幾乎首首是精品。

完全不工需要工作的時候,他會登山和看書,還會到教育機構去做一些專門的講座。

但很多人並不知道他是澤日生。

江志仁即使完全是圈內人,也非常低調。

他從不上電台節目,有時候連獲獎也不會現身於頒獎禮現場。

王菲曾說,1996-1999年間,江志仁突然人間蒸發,什麼人也找不到他,包括梁榮駿及王菲,但1999年他又突然回來了,沒人知他又重回樂壇的原因。

有才華的人,大概總會做些出其不意的事情。

有件趣事,當年《富士山下》的編曲是江志仁,陳奕迅同期發行的《黑擇明》作曲編曲都是江志仁。

《黑擇明》的尾編曲,江志仁處理得峰迴路轉,與《富士山下》首尾相連。

陳奕迅的輝煌事業,這兩個人功不可沒。

一晃就一起走過了十幾年。

過去,江志仁的曲風妖冶迷離,個人標誌極其強烈。

後來,張國榮離世,王菲享樂生活。

陳奕迅在40歲那年於不同城市輾轉巡演,感到身體吃不消,說:「我覺得我已經快用盡我過去40年所有的武功了。」

生活在變化。

江志仁也經過時間洗禮,褪去濃墨重彩。

為陳奕迅的《不來也不去》作曲時,像秋天海邊的夕陽,冷裡面透著暖。

2013年,澤日生再度為陳奕迅量身打造《任我行》,這首歌有一些掙扎,也有一些悠然。

過了十年二十年,大家都變了,甚至變得有些像了。

《任我行》歌詞還沒寫時,MV就已經拍好了。

那時陳奕迅因壓力大,臨時決定一個人到倫敦旅行。

第二天,製作人江志仁飛過去陪他。

兩個人在海德公園漫無目地放空,喝咖啡、散步、拍照,江志仁拿著攝像機給陳奕迅記錄。

之後《任我行》的歌詞寫出來,江志仁發現歌詞和他們在倫敦拍的片子很合適,就直接用那個剪成MV。

MV中陳奕迅遊走在這個城市,他隨意地穿梭在海德公園,享受著陽光,享受著悠閒,公園中的鴨、鵝、松鼠等動物時不時的冒出畫面。

一派生活遠離繁華喧囂後,安寧美好的樣子。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