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津縣雲遊直播來了!第一站一起品品美味水煎包

大眾網東營 發佈 2020-06-14T10:21:30+00:00

6月13日,利津縣啟動「雲遊魅力鳳凰城·共享利津好風景」系列直播活動,向大家推薦利津特色農產品、特色美食、展示非物質文化遺產,讓大家通過直播的形式,感受利津文化旅遊的魅力。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張宸 東營報導

6月13日,利津縣啟動「雲遊魅力鳳凰城·共享利津好風景」系列直播活動,向大家推薦利津特色農產品、特色美食、展示非物質文化遺產,讓大家通過直播的形式,感受利津文化旅遊的魅力。期間,縣長張曉彬攜手著名主持人武文走進直播間,通過手機螢幕,向全國各地的網友們詳細介紹利津的美食、美景,上演了一場別開生面的直播秀。

了解一座城市先從美食開始,水煎包作為利津的美食名片,成為這次活動的首秀。直播現場,「兩位主播」親和幽默的主持風格吸引了不少網友駐足停留,開播不到十分鐘,就吸引了幾萬觀眾入場觀看。武文在品嘗了利津水煎包之後,也是連連點讚。

「聽了張曉彬縣長的介紹,我都直流口水了!」在直播間互動區,眾多網友留言,直稱特別想來利津品嘗水煎包,一睹那金黃誘人的「嘎渣」······

「來利津吃不到水煎包,就等於枉來利津一遭。」這是外埠人對利津特色名吃水煎包的最高褒獎,就是常吃的人說起水煎包,那也是津津樂道。水煎包具有水煮和油煎的雙重特性,又是面、肉、菜、佐料搭配的最佳食品,因而備受人們青睞。

利津水煎包始於清代,揚名於民國時期。早在清代光緒年間,利津縣城和集鎮就有不少經營水煎包的鋪戶。利津最有名氣的當屬鹽窩尚家,尚樂安又是傑出的代表。初時,水煎包用料較為粗糙,包子皮為全麩面,肉餡為豬肉皮、油渣之類的下料,因而口感和質量不佳。到了1916年,縣城西街賣水戶劉明遠、劉鳳崗父子,請來鹽窩尚樂安辦起了專營水煎包的「茂盛館」。「茂盛館」水煎包揚名縣城,生意興隆。劉明遠去世後,兒子劉鳳崗繼承家業,獨撐門面。劉鳳崗善於琢磨,在尚家傳統工藝的基礎上,大膽改進操作技術和用料,經反覆實踐,終於使水煎包達到色香味俱佳,並形成了獨特的風味:麵皮呈金黃色,嗄渣酥脆而皮不硬,餡多皮薄,香而不膩,老少皆宜。當時,一句順口溜廣為流傳:「劉鳳崗開了張,別處的水煎包不吃香」。但凡進城的人,無不爭相品嘗劉鳳崗的水煎包一飽口福。

水煎包主要有葷素兩種。葷餡以三肥七瘦的豬肉或精瘦肉、大白菜、韭菜、韭黃為主料;素餡以粉條、粉絲、雞蛋、香菜、煎豆腐為主料,搭配一定的佐料調味。水煎包加工要經過發麵、調餡、手包、煮、蒸、煎這幾個環節,講究一個平底鍋,木柴火。製作中講求調餡技藝,裝鍋後則靠把握火候。一鍋上等的水煎包出鍋後是連在一起的,底部呈現黃燦燦的嗄渣。其特色在於兼得水煮蒸煎之妙,一面焦脆,三面酥軟,色香味濃,堪稱麵食之佳品。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