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有五代機體型對比,除了F35其它三款誰最大?

軍機圖 發佈 2020-05-06T19:44:58+00:00

作為在競爭中完成跨越式技術換代的空軍主力作戰機種,戰鬥機自誕生之日起至今共經歷了以突破「音障」(超音速飛行)、「火障」(火力打擊能力)、「視障」(超視距作戰)、「形障」(隱身能力)等為標誌的換代歷程,形成了以五代隱身戰機為主流發展方向的格局。

作為在競爭中完成跨越式技術換代的空軍主力作戰機種,戰鬥機自誕生之日起至今共經歷了以突破「音障」(超音速飛行)、「火障」(火力打擊能力)、「視障」(超視距作戰)、「形障」(隱身能力)等為標誌的換代歷程,形成了以五代隱身戰機為主流發展方向的格局。結合各國戰機研製動向、技術水準以及作戰需求來看,對五代機「心有餘」的國家很多,「力不足」的國家更多,僅中美俄三國擁有自主研製隱身戰機的成熟能力,現有四款隱身戰機 F-22、F-35、J-20和Su-57也均出自三國之手。

中美俄人手一至兩款隱身戰機,被橫向比較是在所難免的事情,事實上除了美國的F-22被公認綜合作戰性能第一外,剩下的三款五代機在外界評價中常常是難分勝負,孰高孰低未有一致定論。不過從已公開的外形和部分性能參數來看,四款隱身戰機在機身設計、氣動布局、體型、功能側重等方面存在明顯差異,尤其在體型方面的對比,可謂是異常鮮明。

圖為四款隱身戰機的縮放圖,分別是F-22(左上)、殲-20(右上)、蘇-57(左下)、F-35(右下)。從圖中可以看出,殲-20機身的修長感在四款隱身戰機中是最突出的,去掉機頭的空速管(現殲-20已經不配空速管)仍具備「傲視群機」的視覺效果,即使翼展略窄、機身高度略低,在體型上仍然占據一定優勢。與之對比明顯的是下方F-35戰機,略顯「臃腫」的機身非常具有辨識度,但體型上明顯看出比其它三款五代機小了一圈,與殲-20的縱向排列讓兩款戰機的機身長度對比變得異常鮮明。左邊的F-22和蘇-57戰機,細看機身長度略遜色於殲-20,整體來看則更加「圓潤飽滿」一些,因為它們的翼展和機高數據都要大於殲-20。


相較於縮放圖而言,尺寸數據的對比更加精準。F-22是一款服役十餘年在外形和作戰性能上仍絲毫不過時的成熟五代機,機身長度為18.92m,翼展13.56m,機高是四款戰機中最高的超過5米,機翼面積與蘇-57不相伯仲,機身緊湊又非常協調。作為最早面世的隱身戰機,F-22的部分氣動設計頗具標杆性,採用的蝶形機翼和後緣前掠設計能讓它很好的兼顧超/亞音速巡航以及機動性能,氣動布局總體比較均衡。


殲-20的體型如果用擬人化的詞句來形容,那必然是一個身量修長的大帥哥。殲-20機身長度在四款隱身戰機中居首,主翼翼展略微遜色但搭配鴨翼布局,整體視覺效果並沒有太過不協調的突兀感。在很多軍迷心中,正面角度是殲-20戰機的「顏值巔峰」,一體化座艙蓋+鴨翼+DSI進氣道+全動尾翼,看起來科幻感十足。

俄羅斯的蘇-57戰機長為20.1m,高為4.74m,14.1m的翼展和78.8㎡的翼面積是四款戰機中最大的。首飛多年至今未服役的蘇-57戰機仍然牢牢占據著大眾的目光,它採用和蘇-27戰機一脈相承的中央升力體氣動布局,但口碑方面卻遠遠不及蘇-27,畢竟在五代機領域過於強調亞音速機動性能而「忽視」隱身性能的設計理念讓外界感到不解,儘管這跟俄羅斯的實際作戰需求有很大關係。而或許恰恰因為蘇-57在隱身性能上的不講究,節省了很多結構重量和控制面重量,其空重要小於F-22戰機。


相較於以上三款隱身戰機,F-35的體型絕對是其中最格格不入的一個。F-35共推出了F-35A、F-35B、F-35C三種不同的型號,以陸基常規起降型F-35A為例,其機長僅有15.7m,比殲-20短了近5m,翼展和翼面積也遠遠不及其它三款戰機,外形用「短小圓潤」來形容最合適不過。

不過別看F-35的體態臃腫,但仍是集各種先進技術於一身的信息化作戰平台,與重型空優機F-22形成高低搭配,能更高效地執行多種作戰任務。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