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近2萬名「三支一扶」高校畢業生走進基層

信息時報 發佈 2020-05-07T20:49:04+00:00

據統計,「三支一扶」計劃實施14年來,廣東省共派遣19485名大學生到粵東粵西粵北經濟欠發達地區服務,「三支一扶」人員足跡遍及粵東西北16個地級以上市、83個縣的2188個鎮街基層單位。

信息時報訊(記者 黃艷 通訊員 粵仁宣)基層是高校畢業生就業的主渠道,也是發揮作用的大舞台。據統計,「三支一扶」計劃實施14年來,廣東省共派遣19485名大學生到粵東粵西粵北經濟欠發達地區服務,「三支一扶」人員足跡遍及粵東西北16個地級以上市、83個縣(市、區)的2188個鎮街基層單位。據悉,實施「三支一扶」計劃以來,大大促進了山區農村基礎教育、醫療衛生、農林水利和社會保障等公共事業發展,也悄然促進了高校畢業生就業觀念的轉變。參加「三支一扶」的高校畢業生,正逐漸成長為基層組織發展的一支重要生力軍。

「三支一扶」招募人崗匹配率達100%

廣東創新「三支一扶」計劃招募選拔方式,優化量化測評系統,將「本地生源」作為分值較高的評分項,拓寬本土人才回流渠道。招募崗位向當前或未來2到3年有空編的基層服務單位傾斜,多方位打通人才向農村、向基層一線流動的渠道。近五年來,廣東省「三支一扶」招募人崗匹配率達100%。同時,構建人才返鄉協助機制。

為促進「三支一扶」高校畢業生在基層成長成才,廣東省建立健全基層人才培育體系。各主管部門及用人單位將「三支一扶」人員的政治教育、服務保障等納入工作檯帳,主動將「 三支一扶」人員納入行業人才培訓範圍,優先安排他們參加相關專業技術和技能培訓,多角度提高「三支一扶」人員專業素養。各服務單位普遍實行「導師制」、「新型學徒制」,建立「一對一」傳幫帶制度,促進「三支一扶」人員成長成才。同時,省財政按照每人3000元的標準實施能力提升專項計劃,構建起以崗前、在崗、離崗培訓為基礎,貫穿整個服務周期的教育培訓機制。

生活補貼目前不低於3600元

在「三支一扶」工作中,能使高校畢業生真正留在基層、紮根基層,待遇保障和就業出口是根本。為此,廣東省堅持用待遇留人、用事業留人。「三支一扶」人員工作生活補貼由2006年每人每月600元提高到目前不低於3600元。此外,各級財政還承擔社保補貼1008元、交通補貼1000元、安家費補貼3000元,服務期間為每人支付培訓費3000元。各地還給予每人每月500至1000元左右的其他補貼。廣州、河源、雲浮等市對期滿考核合格的「三支一扶」人員一次性給予2-3萬元補助。

「三支一扶」結束後,這部分人員就業有何幫扶措施?據介紹,廣東省拓展就業渠道,落實優惠政策,鼓勵縣(市、區)統籌縣以下事業單位編制直接吸納期滿「三支一扶」人員;將服務期滿「三支一扶」人員納入高校畢業生創業政策支持範圍,支持「三支一扶」人員自主創業;對未能及時就業的「三支一扶」人員,重點提供崗位信息、職業培訓等針對性強的就業服務,優先安排到中小微企業或鄉鎮、村居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崗位就業,形成了公務員招考、事業單位招聘、公共就業和人才服務機構推薦、扶持自主創業等多層次、全方位的就業服務體系,服務期滿就業率逐年提高。在一系列措施的推動下,越來越多高校畢業生選擇服務基層、紮根基層。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