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國電影譯製片初創事略

團結報黨派e家 發佈 2020-01-22T07:31:33+00:00

東影這個新中國電影搖籃的出現,標誌著中國電影事業揭開新篇章。其中影片《普通一兵》在全國上映時,正值抗美援朝戰爭激戰正酣,這部影片被送往前線上映,受到廣大指戰員的熱烈歡迎,有資料顯示,黃繼光看過這部影片後,深受鼓舞,成為了中國的馬特洛索夫。

1946年10月1日,經中共中央東北局批准,在黑龍江省興山(今鶴崗市)成立東北電影製片廠,簡稱「東影」。1954年改名為長春電影製片廠,簡稱「長影」。東影這個新中國電影搖籃的出現,標誌著中國電影事業揭開新篇章。其後,我國電影藝術家們創作了眾多各類題材的優秀影片,還譯制了幾十個國家的電影。

新中國第一部譯製片

外國電影傳入中國後,語言的障礙就開始出現了。尤其是有聲片的問世,更給中國觀眾觀看外國電影帶來很大的麻煩。在新中國成立前,影院放映外國電影的普遍方式,主要是通過幻燈字幕、說明書或是現場解說員的解說,來大致了解影片的內容,也有極個別影院安裝了「譯意風」,可以進行同步翻譯。

1948年,為了消除這種語言上的障礙,經東北電影製片廠與蘇聯影片輸出公司駐東北代表處協商,由該公司提供一部影片交由東影廠試驗譯製成漢語,這就是新中國的第一部譯製片《普通一兵》。1948年底,東影在開拍解放區第一部故事長片《橋》後,又開始譯制第一部外國故事片——蘇聯電影《普通一兵》,即配以和電影中演員表演同步的漢語對白,這樣影片就能使廣大的民眾看得懂。《普通一兵》是根據蘇聯作家帕·茹爾巴的傳記小說《亞歷山大·馬特洛索夫》改編,故事講述1941年6月22日,德國法西斯軍隊入侵蘇聯,蘇聯衛國戰爭爆發,蘇聯青年馬特洛索夫積極參軍,屢建戰功,在最後一次戰鬥中,他在衝鋒時用自己胸膛擋住敵軍碉堡槍眼,英勇犧牲。馬特索洛夫犧牲後,被有關部門追授「蘇聯英雄」光榮稱號。東影首部選擇譯制這樣內容的外國影片,明顯對當時仍然激烈進行的我國解放戰爭具有現實意義。

縱觀譯制全過程,其時建立僅兩年的東影一切從零開始,難度可想而知。首先著手劇本翻譯,第1稿由徐立群承擔,第2稿(對口型台本)由孟廣鈞、劉遲、袁乃晨3人用8晝夜艱苦勞動在1949年3月8日完成。此時,東影從黑龍江省興山遷至吉林省長春。該片譯制導演是袁乃晨,錄音張家克,配音系來自東北軍政大學宣傳隊的張玉昆(為主角馬特索洛夫配音)、吳靜、李白水、李雪紅及原偽滿映株式會社演員凌元(為馬特索洛夫母親配音)等擔當,以上人員除徐立群外均屬東影工作人員。

接續的譯制工作,其難度最大的要算演員的對口型配音,因為那時採取整本(一般影片都是10本左右)錄音,而非後來的將一本片子剪為幾個小卷錄製,所以在錄音過程里,配音者每段台詞表述、錄音師輔之的聲響效果必須一氣呵成,不能產生非銀幕要求的間隔。況且彼時錄音使用膠片,不是後來的磁帶。譯制當中,只要工作人員發生丁點差錯,就會導致前功盡棄,浪費人力物力財力。故而,在錄音棚,演員精力需高度集中,還得防止過分緊張,錄音師亦然。總之,第一要務要求配音者發聲須與原片人物口型張閉緊密吻合。

經過譯制組共同努力,克服種種困難,《普通一兵》於1949年5月1日譯制完畢,旋給東影全體職工放映,受到熱烈歡迎。同時,蘇聯影片輸出公司駐東北負責人看過這部影片譯製版後,充分肯定譯製成績,並當即和中方簽訂進片合同。隨後,該片在解放區全面公開放映,令廣大民眾驚訝讚嘆。中共中央書記處書記劉少奇觀看影片後,也非常高興,特致函東影,嘉獎《普通一兵》的翻譯工作:「在目前的中國,我們急需掃清美帝國主義所給予中國人民的遺毒。你們的工作崗位和任務顯然是更加重要了。」

誠然,實事求是地說,由於東影初次譯制外國影片,缺乏經驗,乃至《普通一兵》的漢語對白效果尚未達到形神兼備、聲情並茂,甚至有些演員的東北口音迭現銀幕,留下少許遺憾。但是瑕不掩瑜,應當承認,影片《普通一兵》的誕生,為新中國電影事業開創了一個新品種——翻譯片。

初期譯制皆為蘇聯影片

伴隨著全國形勢的發展,譯制任務增加,東影迅速充實譯制人員力量,遂於1949年夏末,從廠辦第4期訓練班分配來若干學員,旋即招收十幾名配音演員,如張桂蘭(女)、肖楠(男)、王亞彪(男)、陳新資(女)、孫忠志(女)等。又自華北大學三部文工團調來白景晟(男)、向雋殊(女)、李景超(女)、車軒(男)、趙雙成(男)等人,加上張玉昆(男)、吳靜(女)等原有演員,共構成翻譯組。組長袁乃晨,1950年改組擴大為翻譯片科,科長鮑月千,下轄演員組。不久,香港的蒙納(女)也赴長春加盟演員組。

翻譯片組的翻譯除孟廣鈞、劉遲外,再添尹廣文、胡伯胤、王澍等。譯制導演則為袁乃晨、劉國權、於彥夫、王嵐、徐明、方瑩、張普人、任潁等。錄音師友張家克、張劍平、隋錫君、洪堤、姚俊初等。1949年,繼《普通一兵》後,他們又譯制了蘇聯故事片《俄羅斯問題》、《偉大的轉折》。1950年,東影譯制的外國故事片猛增至30部,全是蘇聯影片。如《史達林格勒戰役》、《攻克柏林》等。到了1951年,東影翻譯片科已發展成擁有譯、導、演、錄共百餘人的實力深厚、藝術精湛的隊伍,同時可組成7個譯制班子。

首創女演員為男少年配音

《普通一兵》的譯製成功推動了譯製片的迅速發展,受東影譯制外國電影的進取精神所鼓舞和激勵,上海電影製片廠也開始了譯製片的工作。

1949年5月,上海電影界委派陳敘一率領導演周彥、寇嘉弼及錄音師陳錦榮等人前往東影參觀、學習譯制工作流程。

1949年12月29日,陳敘一從長春回滬,即在上海電影製片廠(1949年11月成立)領導下,於福州路與江西中路口處的漢彌爾登大樓一間辦公室內開始籌建上海翻譯片組,一切白手起家,因陋就簡。

延至1950年2月,上海翻譯片組(1957年4月升格為上海電影製片廠,首任廠長柯崗,次任陳敘一)建成,組長陳敘一。其初期陸續進入的,配音演員有姚念貽(女)、張同凝(女)、蘇秀(女)、邱岳峰(男)、富潤生(男)、胡慶漢(男)、楊文元(男)、尚華(男)等。翻譯組有楊范、陳涓、肖章、寇嘉弼、岳路、黎海生、時漢威等。錄音師有陳錦榮、張福寶、梁英俊、金文江等。班子甫定,1950年上影就譯制了《團的兒子》、《鄉村女教師》、《米丘林》等11部故事片,皆為蘇聯影片。其中,《團的兒子》華語版公映,揭開上海譯制外國影片的序幕,引起全國轟動。

影片《團的兒子》描寫的是蘇聯的一位小兵張嘎一樣的人物,影片講述了蘇聯紅軍某騎兵營在一個深夜邂逅四處流浪的孤兒伐尼雅,伐尼雅聰明倔強,深受騎兵戰士的喜愛。但是,當時戰爭非常激烈,紅軍準備將伐尼雅送往後方。伐尼雅想方設法逃回,幾經曲折加入了軍隊,在戰鬥中智殲德兵,立下了赫赫戰功,被戰士們親切地稱為「團的兒子」。在該片配音過程中,女演員姚念怡為男主角少年伐尼雅配音,開啟了女演員為男少年配音的先河。《大眾電影》雜誌創刊號(1950年第1期)封面就採用了《團的兒子》影片主角伐尼雅的劇照。特別說明的是,上世紀50年代初期,新中國各電影製片廠僅有長影、上影兩家下設有譯制部門。

至此,新中國電影譯制(包括故事、記錄、科教、美術片等)事業。從無到有,初具規模。

從1950年到1953年4年間,新中國共引進和譯制了180餘部外國電影(基本為前蘇聯和東歐國家的影片),不少著名的故事片導演和演員也參加了外國電影的譯制工作。它們為當時在市場上清除美英影片起到了不小的作用。其中影片《普通一兵》在全國上映時,正值抗美援朝戰爭激戰正酣,這部影片被送往前線上映,受到廣大指戰員的熱烈歡迎,有資料顯示,黃繼光看過這部影片後,深受鼓舞,成為了中國的馬特洛索夫。(王正綱)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