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報!中國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成功返回!

甕安法院 發佈 2020-05-11T17:30:42+00:00

2020年5月8日13時49分,我國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返回艙在東風著陸場預定區域成功著陸,試驗取得圓滿成功。

2020年5月8日13時49分,我國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返回艙在東風著陸場預定區域成功著陸,試驗取得圓滿成功。


新一代載人飛船示意圖


12時21分,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控制試驗船完成返回制動,進入返回軌道。13時33分,服務艙與返回艙成功分離。13時49分,試驗船返回艙安全著陸。搜救分隊第一時間發現目標併到達著陸現場開展處置,經現場確認,艙體結構完好。


新一代載人飛船示意圖


試驗船於5月5日18時00分,從文昌航天發射場發射升空,在軌飛行2天19小時,完成了多項空間科學實驗和技術試驗,驗證了新一代載人飛船高速再入返回防熱、控制、群傘回收及部分重複使用等關鍵技術。


新一代載人飛船是面向我國載人月球探測、空間站運營等任務需求而論證的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新一代天地往返運輸飛行器,具備高安全、高可靠、模塊化、多任務、可重複使用等特點,可提高我國載人飛船的乘員人數和貨物運輸能力。試驗船採用返回艙與服務艙兩艙構型,通過配置不同的服務艙模塊來適應近地空間和月球探測任務。

返回全過程動畫演示


試驗船內的「神秘乘客」


為充分發揮任務效益,試驗船還搭載了不少「乘客」,開展了新技術、新產品在軌驗證。


試驗船艙內情況


除了空間液體潤滑材料摩擦學行為研究實驗、寬量程多精度空間微重力加速度測量技術試驗、時間觸發控制電子系統試驗、泄漏碰撞檢測系統試驗、光纖光柵傳感系統試驗、金屬/陶瓷材料在軌高精度成型實驗、基於金屬3D列印技術的立方星部署器、微生物採油菌種搭載實驗之外,試驗船內還有不少其他「乘客」——


自神舟一號飛行任務開始,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在每次飛行試驗任務中,都安排了實驗類搭載項目,先後搭載過特色花卉、野生菌、中藥材、經濟作物等近百個品種的籽種、枝條、菌種,促進太空生物科技產業發展。


太空育種基地


神舟十號搭載培育的龍膽草


此次任務試驗船在軌飛行約67個小時,軌道高度約300~8000公里。在軌飛行期間,試驗船穿越的范艾倫輻射帶,接受的空間總輻射劑量和微重力環境均與以往神舟飛船、天宮實驗室所經歷的空間環境不同,為開展空間輻射生物學研究、空間誘變和航天育種研究與實驗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寶貴機會。


因此,試驗船中還安排了航天育種、空間生物等相關實驗類項目75個。既有來自雲南省、寧夏回族自治區等與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具有戰略合作關係的地方政府項目,也有由中國航天育種產業創新聯盟推薦的特色項目。


涵蓋農作物、林草花卉、中草藥種子和生物菌種實驗裝置,還有對基礎研究具有重要科學價值的模式植物和模式動物實驗樣本,搭載樣本總數達988件(份)。


試驗船中搭載的部分種子


來源:中國載人航天 人民網 央視新聞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