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10年,公司提拔了新人」:成熟的職場人,都很會邀功

職場 發佈 2020-04-15T04:52:52+00:00

文/柴柴MBA智庫老李是公司的老員工了,兢兢業業工作了十多年,正準備抓住部門經理競選的機會大展宏圖,沒想到被一個新員工小趙給搶走了,老李對此感到忿忿不平。

文/柴柴 MBA智庫


老李是公司的老員工了,兢兢業業工作了十多年,正準備抓住部門經理競選的機會大展宏圖,沒想到被一個新員工小趙給搶走了,老李對此感到忿忿不平。


老李平時為人低調,工作踏實穩重,開會等公開發言的場合是能少說就少說。而小趙就不一樣,小趙經常在開會時發表自己的看法和見解,也會在上司面前直言自己工作上的成就和需要。


在老李看來,小趙唯一的特點就是喜歡跟上司「邀功」,老李不明白,邀功能當飯吃嗎?


「邀功」並不能當飯吃,但「邀功」是一個成熟職場人必備的技能。許多人就是因為不會邀功、不敢邀功,而錯失了很多晉升的機會。


智聯招聘《2019年白領滿意度指數調研報告》顯示,僅有24.4%的白領在2019年獲得晉升機會,超七成白領未獲得晉升,其中57.3%的白領表示「完全沒有晉升機會」。


酒香也怕巷子深,不會邀功,就是許多職場人搶不到晉升機會的關鍵原因之一。



為什麼適當地邀功有利於職場晉升?


1.邀功是給上司看見你的機會


上司不是員工肚子裡的蛔蟲,他不可能知道每一個人每天具體幹了些什麼。


邀功是匯報工作的過程,也是展示自我的過程。一個合格的職場人,應該讓上司看到自己的認真和努力。


同時,邀功可以讓上司更加了解自己,熟悉自己的工作能力,這樣才會擁有更多的資源傾斜和發展機遇。


不會邀功的人在上司面前沒有存在感,對上司來說就是一個陌生人,有晉升機會的時候,上司一定會優先提拔自己了解和熟悉的人,誰會提拔一個陌生人呢?


邀功是職場人的權利,有些功勞你不邀,就是別人的,為什麼要把上司的目光讓給競爭對手呢?


2.邀功可以刺激職場人提升工作能力


邀功需要有功可邀,學會邀功可以反過來刺激職場人創造更多的功勞和更大的價值。


心理學上有一個「羅森塔爾效應」,它表明一個人的能力會朝著別人對他的期望漸漸靠攏。


職場人學會邀功,可以提高上司對他的重視程度和期望程度,形成正反饋。上司的期望越來越高,職場人的能力也會跟著逐步提升。


3. 邀功對於團隊來說不可或缺。


邀功對於團隊領袖來說更是一門必修課,因為他們不僅是在為自己邀功,更是在為團隊邀功。


不會為團隊邀功的領袖只會悶聲苦幹,導致團隊得不到重視、搶不到資源。長此以往,團隊里可能就會出現不和諧的聲音,影響團隊領袖的威信和地位。


學會為團隊邀功,可以增強團隊凝聚力,樹立團隊領袖的威信,提高團隊的工作積極性和工作效率。作為團隊領袖,哪怕不為自己,也應該為了團隊積極邀功。

如何正確邀功才能獲得上司的青睞?


1.將邀功放在平時的工作匯報中


邀功講究自然和諧不突兀,有的人邀功太明顯、太唐突,不僅沒有起到實際的效果,還會引起上司的反感。


而平時的工作匯報和階段總結,就是很多人錯失的邀功機會。要知道這不是一個走流程的客套環節,而是職場人自然而然邀功的絕佳機會。


在向上司匯報工作時,可以多提一些自己的想法和見解,展示自己的與眾不同。還可以介紹項目的關鍵進展、包括遇到哪些關鍵的問題、具體又是怎麼解決這些問題的。


如此一來,會讓上司更加了解自己的工作,給他留下深刻的印象。會邀功的職場人讓上司看到了他的獨特之處,自然就會分配給他更稀缺的資源。


2.不是自己的功不邀


剛入職的小周特別不招同事喜歡,因為她總是喜歡「搶」別人的功勞。報表交給她,她推給同事,同事完成後,她又跑到上司面前邀功,還因為「報表做得好」得到了上司的表揚。


久而久之,大家都不喜歡小周,沒人願意幫她,她在上司面前也無功可邀了。


切記邀功不是搶功,不能把別人的功勞硬說成自己的,這只會招致同事的反感。


踏實完成自己的工作然後如實匯報,這才是邀功的正確打開方式。


《奇葩說》有一期請到了小米CEO雷軍談邀功,雷軍表示「邀功可以,但不要當邀功精。」說的也是這個道理。


團隊作業時要注意,不要獨攬功勞,應該突出團隊貢獻,保持良好的同事關係。


適當的邀功可以,但是過分搶占別人的功勞,就會變成討人厭的「邀功精」。


3.把握好邀功的時機


邀功的時機很大程度上決定了邀功的效果。決定了上司對職場人的邀功是否買帳。因此邀功一定要三思後行,找準時機才能事半功倍。


第一,項目沒有階段性進展時,不邀功。


如果項目進展並不樂觀,或者本身工作並沒有完成得很出色,那麼這個時候邀功顯然不是明智的選擇。
上司會覺得這是無中生有、自賣自誇。失敗的邀功不僅沒有達到邀功的目的,還會給上司留下不好的印象。


第二,不在公司情況低迷和上司心情不好的時候邀功。


公司的現狀關係到每一個人的利益,在公司發展情況不樂觀,市場效益低的時候,一味地邀功會顯得集體意識過於淡薄。


邀功是一門學問,它不是溜須拍馬,不是自吹自擂。邀功是在認真踏實工作的基礎上,向上司如實匯報自己的工作,大方地介紹自己的成就並解釋自己的需要。


學會適當地邀功,能幫你更快的脫穎而出,讓你的職場路變得更加輕鬆和平坦。


-THE END-


●作者:柴柴。新媒體作者。本文來源於MBA智庫(ID:mbalib)。MBA智庫——管理者專業學習成長平台,兼具熱點與乾貨,頂尖管理知識、進階職場指南。APP、頭條號、微博@MBA智庫。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