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人有了這3種思維,升職加薪易如反掌

天津華圖 發佈 2019-12-30T09:48:38+00:00

前兩天,曾經在我們公司培訓一個小姑娘向我吐槽,畢業後工作了兩年多了,天天埋頭苦幹,兢兢業業,可公司里升職加薪永遠沒有自己,感覺越忙越沒前途,以至於考慮是不是要辭職考公務員。這種現象,在社會上特別常見,有些人剛進公司沒多久,平步青雲,有些勤勤懇懇做了好多年,依舊不溫不火。

前兩天,曾經在我們公司培訓一個小姑娘向我吐槽,畢業後工作了兩年多了,天天埋頭苦幹,兢兢業業,可公司里升職加薪永遠沒有自己,感覺越忙越沒前途,以至於考慮是不是要辭職考公務員。

這種現象,在社會上特別常見,有些人剛進公司沒多久,平步青雲,有些勤勤懇懇做了好多年,依舊不溫不火。

我仔細觀察過身邊升職最快的人,往往都不是最聰明的人,而是最成熟的人。


成熟的人職場人從不占小便宜


曾經在知乎上看到過一個問題,很有意思,你交過哪些智商稅,不少人吐槽自己被騙的經歷,卻有一個小夥伴說,自己最傻的一刻是自作聰明地占了別人的便宜。

他說了一件事,自己跳槽的時候,從老闆手裡撬走一批客戶,一不小心還連累了過去一起共事的老同事。

那一次跳槽,因為這些客戶,他拿到一筆不小的獎金,可沒想到,此後的事業變得異常艱難,那些老同事,如今成了行業里炙手可熱的精英,占據各大公司的C位,現在的他遭遇全方位封殺。

他覺得很後悔,當初不該這麼貪心。

都說聰明人不做蠢事,但其實越是聰明的人,越會做一些不划算的蠢事。並不是因為他們真的蠢,而是他們明白:在職場,不貪心才能贏得別人的信任,而信任就是一個人最大的捷徑。

美國金種子基金的董事總經理朱迪•羅賓奈特曾經在《給予者》中說,你要讓自己成為一個給予者,而不是一個索取者。對給予者而言,能提供的最大價值,就是運用自己的能力,幫助別人獲得他們所需要的資源。這時,你也得到了從他們那裡獲取更多資源的機會。



說話讓人舒服,做事讓人放心。


不說短話。

言語是鋒銳的武器,一不小心就會傷到人,所以說話不能隨便。

古人說,當著矮人,別說短話。

說話的時候,不要揭人傷疤,不然只能害人害己。


不說廢話。

墨子說,蛤蟆叫個不停只能招人煩,但是沒人聽;公雞黎明的時候叫一兩聲,天下振動,人們就起身了。

「夫人不言,言必有中。」

真正的君子一句話就能說到點子上,直擊要害。言多必失,說的越多,犯錯的機會就越多。

所以說話之前在腦子裡先過一遍,撿著重點的講,不該說的就別說了。


不說大話。

做人要踏踏實實,說到就得做到。

一個唾沫一個釘,才是一個人最基本的信譽。



「讓人放心」,是對一個人的最高評價。


這意味著這個人厚道、靠譜。

要讓家人對你放心,上級對你放心,下級對你放心,朋友對你放心,也要讓敵人對你不「放心」,讓跟你交往的人覺得放心、舒服,這是最聰明的做人之道。


很多人喜歡把責任推卸給別人,業績不好怪大環境、怪同事、怪客戶,唯獨不怪自己。

真正靠譜的人,只要是答應的事兒,一定盡心盡力,務必完成。

哪怕不能完成,出了紕漏,他們也會負責到底。

這樣的人,讓人覺得踏實,放心。


一個人做事,要有認真的態度和專業的能力。

在自己的行業內,像庖丁一樣遊刃有餘,對工作不懈怠,不疏忽,精益求精,不斷提高自己。

知乎上有一句話,叫做:無須刻意經營你的人脈,當你能夠為別人提供價值時,你自然就擁有了人脈。

這句話儘管功利,但確實是事實。

這樣才是對自己負責,也讓別人放心。

結果決定一切


這個世界不相信眼淚

這句話可能有點殘酷,但事實確實如此:在社會上,衡量你價值的,不是你有多優秀,有多努力,而是你做了什麼。



「可是我已經很努力了呀?」

對不起,如果光憑努力就有用的話,我們還要績效考核做什麼?

你必須儘快轉變思維:那些我們很熟悉的觀念,諸如「雖然沒有成功,可是已經盡力了」「沒有功勞也有苦勞」「他是一個優秀的人,因為他很努力」等等,在職場上,基本沒有價值。公司並不需要一個勤奮努力、但卻沒法帶來實際效益的員工。因為,如果努力了卻沒有結果,要麼是你的能力有問題,要麼是你努力的方向不對——無論哪一種,都說明你並不是一個好的員工。

「沒完成」就是沒完成,你的責任並不會因為你是否盡力而減輕,「我已經很努力了」永遠不是做不好的藉口。沒有人可以一輩子幫你,沒有人能夠永遠幫你收拾殘局,你能做的就是不要給自己留下「反正我努力了,做不好也沒關係」的退路。

越早明白這一點,越早學會獨立和擔當,才是成為一個優秀職場人的必要條件。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