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說烏克蘭送給中國最好的東西,除了遼寧號就是它自己的血淚史

王光之話史 發佈 2020-03-04T13:22:14+00:00

近日,美國和伊朗那碼子事是鬧得風起雲湧、沸沸揚揚。由於內戰不斷,經濟凋敝,民生艱難,政治腐敗等原因,歐洲審計院宣布烏克蘭是全歐洲最腐敗的國家之一。

王光之/一個有腔調的人文類解讀頭條號

末尾有投票!

近日,美國和伊朗那碼子事是鬧得風起雲湧、沸沸揚揚。

但突然之間,又有一個國家被捲入了這場詭譎的風波,可這個國家卻並不置身如同「火藥桶」的中東地區,而是遠在天邊。

那就是烏克蘭。

1月11日伊朗擊落了一架飛往烏克蘭的民航客機,烏克蘭成為了美伊「掰腕子」中最無辜的一個角色。

你說好端端的,咋就把我給擊落了?

藉此機會,我想和諸位聊聊烏克蘭這個國家,聊聊這個曾經飄揚著紅色旗幟的強大工業國是如何一步步淪為今天的這個「存在感"很低的小透明。

由於內戰不斷,經濟凋敝,民生艱難,政治腐敗等原因,歐洲審計院宣布烏克蘭是全歐洲最腐敗的國家之一。而翻開歷史書,你可看見曾經的烏克蘭卻是世界上最強大的工業國之一。

蘇聯解體後的烏克蘭:變賣家產,差點連底褲都賣了

在蘇聯時代,烏克蘭幾乎就是「工業國」的代名詞。

烏克蘭的工業產值別說是在歐洲,就是放眼世界,也是數一數二的存在。

作為蘇聯加盟共和國的時候,烏克蘭是蘇聯內部極其強盛的存在,是蘇聯的農業和軍、重工業生產的主要基地。

當時的烏克蘭被稱之為「歐洲的糧倉」,因為它是蘇聯加盟國內生產糧食最多的地區。緯度大致和咱東北一致的,沃野千里,黑土黝黝的烏克蘭大平原生產著蘇聯30-50%的糧食。

同時,比農業的大集團化生產更為耀眼的是烏克蘭的工業實力。當時的烏克蘭,可真的是名副其實的「蘇聯軍工廠」,蘇聯紅軍陳兵百萬於此。

擁有兩座主要的洲際飛彈生產中心,蘇聯大部分的地對空飛彈和戰略飛彈由烏克蘭生產,烏克蘭當時可是世界上的第三核大國,同時烏克蘭還擁有一個萬噸級別的造船廠——黑海造船廠。

說起這事,咱中國的第一艘戰略級航空母艦遼寧號的前身瓦良格號,就是在這裡被生產出來,後來二毛破落後,咱就給買了回來。

大型運輸機安225也是在烏克蘭被生產的,當時的烏克蘭生產這些「大傢伙」是真的一點都不費力。因為,蘇聯時代的烏克蘭境內有4000多家工廠,3百多萬工人,生產蘇聯30%的武器裝備。

由此可見烏克蘭不只是在農業上有不少「餘糧」,在軍工業上也是羨煞旁人。烏克蘭的GDP在蘇聯內部也是僅次於俄羅斯的所在。沒辦法,俄羅斯太大,但烏克蘭卻很有實力。


可這一切,都在解體之後,幾乎是一夜之間,二毛的家底就通通掉光,生生上演了一出「地主家也沒餘糧」的慘劇。蘇聯解體後,烏克蘭是除了俄羅斯外,分家分到最多的一個,而且烏克蘭沒有俄羅斯那麼多張嘴,怎麼就混得如此不堪?

蘇聯解體後,烏克蘭的經濟滑雪式崩塌,盧布比紙還不如,國內的經濟秩序完完全全地崩潰,直到2000年才勉強實現了正增長。同時,1992年到2014年,烏克蘭的人口極其嚴重地流失,斷斷續續的,超過5200多萬人流失,超過1000萬人流失世界各地(主要是西歐)。

說個細節,當時的烏克蘭專家遍布世界。

人口流失把烏克蘭這麼個人口大家活生生給打回了4千萬。

2003年到2008年,農產品市場需求上升,價格也隨之上升,加之烏克蘭的農產品也極大豐收。烏克蘭靠著出口資源,過上了短暫的一小陣富裕日子。很快,08金融海嘯洶洶而來,烏克蘭再次瀕臨破產。

最現實的「魔幻現實主義」不過如此,一個強大的工業國居然在一夜之間就成了一個貧窮的農業國。出口的商品從高精尖的大炮飛機船舶成了穀子大麥和原材料。

從蘇聯時代的第二把手,到經濟發展水平滯後於哈薩克斯坦,亞塞拜然,古魯吉亞等國。

為了能夠混下去,烏克蘭在1991年時就已經開始販賣武器和各種「家底」,從AK47到核彈頭,從直升機到航空母艦,從坦克到洲際飛彈,無所不賣。烏克蘭流失了超過2百萬把AK系列步槍,以及各式核彈頭超過百枚,千輛坦克,以及我們前頭提到的瓦良格號。

政治一塌糊塗,從寡頭到喜劇演員

烏克蘭的政治是真的被西方「忽悠」瘸了的那種。

白俄羅斯和俄羅斯或多或少都出現了政治強人,而烏克蘭的政局卻成了「遊戲」,你方唱罷我方登台。

寡頭直接參與政治,最直接的例子就是季莫申科大媽。

蘇聯解體後,季莫申科侵吞國有資產,從一個烏克蘭商人搖身一變成了烏克蘭最大的天然氣寡頭。而季莫申科背後的拉扎連科就是一個徹頭徹尾的投機分子,借著蘇聯解體,他抓準時機從地方一路坐到了總理的寶座,借著季莫申科這個棋子在能源領域大賺特賺。

真正的「竊國者侯」,玩弄國家於股掌。

美國前國家安全局顧問布熱津斯基就說過:烏克蘭國民生產總值的1/5都控制在季莫申科手上,任何一個資本家都做不到的事情,她做到了。

」寂寞姐「借著2004年的「橙色革命」奪權成功。

原因還是在於西方的「介入」,這個「民主化」的烏克蘭進入西方指導下的「街頭政治」時代。


大金主資本家裹挾政客,建立了利益集團操控國會,與此同時又出現了諸多不同傾向的對立力量。比如巧克力大王波羅申科扶持下的親美政權即使和季莫申科也是對手,更別提那些親俄勢力。

大多數政府都沒能執滿任期。

權力的慾望是無窮無盡的,烏克蘭的政局要比中東局勢「好玩」得多。

無休止的政治鬥爭讓烏克蘭人民無法得到民生保障,親美反俄的尤先科任期之內,烏克蘭經濟崩潰,街頭運動風起雲湧,通貨膨脹嚴重,政府破產,天然氣供應屢屢短缺。想想也對,美國遠在天邊,而俄羅斯近在眼前。

2010年後,亞努科維奇上任。

他深知大斯拉夫區(俄羅斯,烏克蘭,白俄羅斯)的地緣關係,於是開始緩解和俄羅斯的關係,因此推動和俄羅斯與哈薩克斯坦等前蘇聯加盟國的合作,經濟一度增長。

季莫申科和波羅申科又坐不住,趕緊跳出來搞運動,領導了一個所謂」親歐盟「運動,把亞努科維奇給趕了下去。沒想到啊,沒想到,這樣一個一票一票選出來的堂堂正正的總統居然被迫流亡海外,被國際刑警通緝?

真正的」六月飛雪「。

」菠蘿哥「上位了,他立刻跟歐盟簽署了協議,然後您猜怎麼著?烏克蘭又回去了......

內戰不息,市場混亂,今天的烏克蘭

眼看西方人都如此明目張胆了,俄羅斯坐不住了。

看來烏克蘭是真的保不住了,俄羅斯害怕西方登堂入室。於是乎,為了保住黑海出海口,出兵占領了克里米亞。從此開始,克里米亞就成了烏克蘭破碎的一地自尊心。

同時,還鼓動了烏克蘭東部的俄羅斯族三區爆發分離運動。

可以說,整個烏克蘭都亂成了一鍋粥了。

2014年到2016年,烏克蘭超過一百多家銀行破產,通貨膨脹率高達36%,貨幣貶值巨大,零售減少,市場崩潰,肉和藥品的消費都維持不了,光景甚至比蘇聯剛解體那會還糟糕。

烏克蘭的平均收入水平只有2000人民幣,同時各類生產都陷入了寒冬,烏克蘭早就沒有能力製造哪怕最為普通的武裝直升機。親歐派什麼都沒有得到,西方只給了一些通信設備和幾億歐元。

現如今的烏克蘭總統更是」厲害了",不是寡頭,也不是街頭政治家,而是一個喜劇演員。對,你沒聽錯,一個實打實的喜劇演員澤連斯基。2019年,他的出現「一改」烏克蘭政局混亂的局面。

對的,73%的當選率,季莫申科可能要懷疑人生了....

為什麼選一個喜劇演員當總統,根據一個烏克蘭大哥的原話:他在電視劇里打敗了寡頭,帶領烏克蘭走向富強,也許他真能做到呢......(笑哭)

直到今天,烏克蘭依舊沒有被北約和歐盟接納,美國甚至連看不願意看,烏克蘭仍然是一顆被扔在角落裡的」臭子「。

對不起,舔狗是真的一無所有......

長袖善舞,左右逢源是小國的智慧,而對於烏克蘭這樣的國家,理應理智,理應從地緣政治出發,而不是意氣用事。

二毛的經驗,會是我們的一節好課!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