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德發現大量侏羅紀恐龍足跡

今日科學 發佈 2019-12-19T09:14:03+00:00

12月6日,中美澳研究團隊完成了河北承德地區的恐龍足跡研究,足跡絕大部分分布在承德避暑山莊。這些恐龍足跡數量大保存好,對研究恐龍的演化有重要價值,並對進一步探索恐龍行為習性、生活環境以恢復該地區古環境及其地質時期氣候變化等具有重要意義。

12月6日,中美澳研究團隊完成了河北承德地區的恐龍足跡研究,足跡絕大部分分布在承德避暑山莊。這些恐龍足跡數量大保存好,對研究恐龍的演化有重要價值,並對進一步探索恐龍行為習性、生活環境以恢復該地區古環境及其地質時期氣候變化等具有重要意義。

據悉,該研究由中國地質大學(北京)副教授邢立達領銜,美國科羅拉多大學(丹佛)足跡博物館館長馬丁·洛克利、澳大利亞昆士蘭大學的安東尼·羅米里奧博共同研究,論文發表在《白堊紀研究》上。

據邢立達介紹,本次考察發現了一個多元化的土城子恐龍動物群。該動物群是由蜥臀目(包括獸腳類和蜥腳類)組成,其中獸腳類、鳥類占絕大多數。承德地區這些豐富的足跡記錄表明,華北的恐龍演化記錄基本上是連續的,從燕遼生物群開始,到土城子足跡動物群,再到熱河生物群。

河北承德分布著一套較厚的地層,稱之為土城子組。研究者認為,該區至少保存了以下幾種類型的恐龍足跡:恐爪龍類足跡,產於麻地溝足跡點,平均長度為8.7厘米,足跡具有兩趾印痕和圓形腳跟;實雷龍足跡和蹺腳龍,足跡分布在承德各個足跡點,這些三趾足跡至少有140個,其中130個是完整的足跡;另外,韓國鳥足跡分布於麻地溝足跡點,該足跡點保存了至少四條連續的三趾行跡,而可能的雷龍足跡,但由於保存較差,目前還不能完全確認。(來源:中國科學報 崔雪芹)

(來源:《白堊紀研究》)

版權聲明:本文轉載僅僅是出於傳播信息的需要,並不意味著代表本網站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轉載使用,須保留本網站註明的「來源」,並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轉載或者聯繫轉載稿費等事宜,請與我們接洽。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