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光皇帝如果將皇位傳與他 西方和日本根本不是中國的對手

你是傻呆萌 發佈 2020-05-13T17:33:02+00:00

道光皇帝如果將皇位傳與他 西方和日本根本不是中國的對手 眾所周知,近代中國是受了很多屈辱的,從清朝道光皇帝開始,屈辱條約簽的就沒停過,這固然跟雙方的武器裝備有關係,可主要原因還是體現在統治者抵抗的決心和改革的意志,今天說的這位愛新覺羅王爺,在當時可是十分有威望的一個人,他的外交手

道光皇帝如果將皇位傳與他 西方和日本根本不是中國的對手

眾所周知,近代中國是受了很多屈辱的,從清朝道光皇帝開始,屈辱條約簽的就沒停過,這固然跟雙方的武器裝備有關係,可主要原因還是體現在統治者抵抗的決心和改革的意志,今天說的這位愛新覺羅王爺,在當時可是十分有威望的一個人,他的外交手段和政治智慧可算得上出類拔萃。

愛新覺羅·奕訢,道光皇帝第六子,從小便聰穎好學,深受道光皇帝的喜愛,他主張興辦洋務,學習西方先進技術,作為清朝的中流砥柱,他的一系列舉措為中國近代工業和教育事業做出了傑出貢獻。在道光立儲期間一直猶豫不決,在皇四子奕詝和皇六子奕訢之間舉棋不定。奕詝的老師深知奕詝在文韜武略上根本不是六皇子的對手,便時時告誡奕詝以仁義來取悅皇帝。

為了考驗兩位兒子,道光臨死之前,召兩位皇子覲見,讓他們分別分析當朝局勢和解決策略,六皇子奕訢開始滔滔不絕的發表自己的意見,對這位具有遠見卓識和真實才幹的皇子,道光十分喜愛,四皇子一時手足無措,只伏在地上大哭,嘴裡還一直說著希望道光靜心養病,快點健康痊癒,這一下就說到道光的心坎里去了,對於他的體貼和關心,道光十分受用,於是決定將皇位傳與皇四子。

道光三十年(1850年),四皇子奕詝即位,改元咸豐,是為咸豐皇帝。道光臨死之前曾留兩道遺囑,一是封奕詝為皇太子,一是封奕訢為恭親王,在道光看來這也是他對奕訢的一點補償吧。咸豐帝即位之後,起初對他的這位六弟十分看重,一直都委以重任,但實際上還是存有提防之心,因為在政見上恭親王總能一針見血,在朝中有很高的威望,在當時,一提起六爺,那可是很多人心中的賢王啊,這就引起咸豐帝的忌憚,處處都在打壓恭親王。後來由於為其母冊封皇太后一事惹惱了咸豐帝,被咸豐帝革去一切職務。當時的清朝處於風雨飄搖之中,內憂外患不斷,懦弱的咸豐皇帝只知退讓和妥協,雖有改革之心,卻無改革之舉。在英法聯軍直逼北京城之際,咸豐皇帝重新啟用被閒賦在家的恭親王,命他在北京城與列強斡旋,咸豐帝自己跑去承德避難。留在京城的恭親王不甘受辱,決心與列強拚死一戰,終因武器原因而敗退,這就有了後來的英法聯軍火燒圓明園。

咸豐帝病死後,臨危受命的載垣、肅順等八大臣與慈禧太后產生嚴重矛盾,慈禧太后聯合慈安太后以及恭親王奕訢、醇親王奕譞發動辛酉政變,最終政變成功,兩宮皇太后開始垂簾聽政。自政變之後,恭親王也爬上了權力的高峰,成為議政王,掌握了當時清朝的中樞機關,壓抑了好多年,他終於可以施展自己的才能了。

在恭親王輔政期間,對內繼續鎮壓太平天國運動,對外與列強周旋,為了增強鎮壓太平天國和抵禦外侮的能力,奕訢支持曾國藩、左宗棠、李鴻章等大搞洋務運動,的確,若是沒有恭親王奕訢在朝堂上給予的大力支持,洋務派絕對掀不起風浪。洋務派為了國富兵強,以興辦軍事工業為重點,同時也興辦民辦工業,中國的近代工業從此起步。為了洋務事業,恭親王興辦新式學校,派出留學生,促進了近代教育事業發展,他還奏請兩宮皇太后重用曾國藩,與列強極力維持和局,借師助剿,終於鎮壓了太平天國,贏得了同治中興。

從恭親王做的這些能看出,他確實是一位有政治頭腦和遠見卓識的親王,不過這樣一位傑出的皇子卻沒有登上皇位,實在是可惜至極,據說同治帝臨死之前曾留密詔,讓恭親王即皇位,可惜被他老媽慈禧太后從中作梗,最終也是不了了之,恭親王從此與皇位再也無緣。雖說即使恭親王即位也不能阻止清朝的滅亡,但是他掌握絕對權力以後,一定能使當時的中國變強,也不會有日本後來的什麼事了。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