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壁畫 | 睒子故事與孝親、忠君、仁愛

莫高窟參觀預約網 發佈 2020-04-15T11:13:26+00:00

特別值得注意的是,該題材在北周時期的第299、301、438、461窟四個洞窟中同時出現,可見其受歡迎之程度。

北周時期出現了一個完全以「孝道」為主題、更與中國本土傳統倫理思想吻合的故事畫,即著名的《睒子本生》。特別值得注意的是,該題材在北周時期的第299、301、438、461窟四個洞窟中同時出現,可見其受歡迎之程度。

據佛經說,迦夷國有一對盲人夫婦,生一兒子取名睒子。至孝仁慈奉行十善」,「奉事父母如人事天」。睒子成年後隨父母進深山修道,結草廬而居,采野果汲流水以供飲食。睒子「以蒲草為父母作屋施置床褥,不寒不熱恆得其宜」,父母飢餓時,便去摘「取百種果蓏」。睒子還常常與「獐鹿眾鳥」一起嬉戲歌唱,「以娛樂盲父母」。但有一天,迦夷國王進山狩獵,追趕鹿群至溪邊,正遇睒子披著鹿皮衣在溪邊汲水,國王拔箭射鹿,誤中睒子。睒子大呼:「誰持一毒箭射殺三道人?」國王聞聲,立即下馬來到睒子面前。看見自己射的是人,又聽睒子講述了與父母在山中修行二十餘年的經過,國王更是悔恨自責。睒子原諒國王,但說自己身命雖然不足惜,只是死後留下衰老且雙目失明的父母無人照顧,甚是放心不下。國王長跪向睒子悔過,並說如果睒子命終,自己便不再還國,一定留在山中供養睒子的盲父母。睒子聽國王話之後,釋然閉目。國王隨即入山向盲父母報告睒子被射之事,並引雙親到睒子處。盲父母見睒子已死,伏屍慟哭,痛不欲生。由於睒子孝順父母,感動天地,天神來,睒子復活。同時,盲父母的眼前也呈現一片光明。顯然,是睒子的至孝,國王的仁愛,感動了上天,讓睒子重生,父母復明。自此以後,迦夷國人「悉奉五戒修行十善」,該地區也風調雨順,國富民安,昌盛太平。

不僅敦煌石窟的北周時期繪有不少《睒子本生》故事畫,新疆克孜爾石窟、天水麥積山石窟、雲岡石窟等地區北朝時期也繪刻有不少《睒子本生》故事畫。《睒子本生》之所以在這一時期大量出現,是佛教為了協調與本土統治者的關係,爭取廣大民眾的支持,就從佛經中選擇具有忠君孝道內容的故事,繪製、鐫刻在佛教石窟中,大力宣揚,藉此證明佛教也是主張忠君孝道的。佛經中,有關睒子的故事顯然最具忠君孝道思想,故事表現了三種思想:其一,孝親思想。睒子在深山中采果汲水,孝養盲父盲母20餘年。其二,忠君思想。國王狩獵,誤中睒子,但睒子在臨終前,並不怨恨國王,只要求國王關照供養自己的父母。其三,仁愛思想。國王誤射睒子,自責其罪,親自到盲父母草廬前,懺悔謝罪,並遵照睒子遺願,把二位老人供養終身。

入鄉隨俗,擇有利而行之。世異則事異,事異則備變。變則通,不變則休矣。

來源:敦煌研究院,作者:胡同慶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