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白帝城託孤,他對諸葛亮說了什麼,使諸葛亮鞠躬盡瘁

向日葵愛歷史 發佈 2020-01-24T07:08:50+00:00

第一件,馬謖言過其實,不可大用,第二件,寫遺詔,總結一生的成敗,起警示作用,第三件,劉備明示諸葛亮可以取而代之劉禪,自己來當皇帝,前兩件可以理解為劉備,人之將死其言也善,更多的是警示作用,而第三件,則是把諸葛亮逼到了一個道德的制高點,這也是諸葛亮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真正原因。

如果用拋物線來比喻蜀漢的發展詭計,其頂點應該是在劉備漢中王的時候,其後,蜀漢政權的實力迅速下落。劉備的夷陵之敗,更是讓蜀漢政權雪上加霜,不僅失去了荊州之地,人才也迅速凋零,蜀漢政權就這樣籠罩在愁雲慘霧之中。

正所謂禍不單行,就在劉備在深深悔恨中的時候,突然發現自己身子骨越來越不行,並且從成都接連傳來一個個不幸的消息,讓劉備更加內心憔悴。

驃騎將軍馬超先死,謀士法正和劉巴後亡,一個接著一個「戰友的」去世,像一把刀子將本已虛弱不堪的劉備凌遲。劉備深感自己的生命已經走到了盡頭,興復漢室的夢想是不可能實現了,他迫切派人去成都請諸葛亮到白帝城來。

諸葛亮到了白帝城後,劉備緊緊握住諸葛亮的手,囑咐了三件事給諸葛亮,而這三件事,後續都成為了影響蜀國格局的三件大事。第一件,馬謖言過其實,不可大用,第二件,寫遺詔,總結一生的成敗,起警示作用,第三件,劉備明示諸葛亮可以取而代之劉禪,自己來當皇帝,前兩件可以理解為劉備,人之將死其言也善,更多的是警示作用,而第三件,則是把諸葛亮逼到了一個道德的制高點,這也是諸葛亮鞠躬盡瘁

,死而後已的真正原因。

《三國志·卷三十二·蜀書二·先主傳第二》先主病篤,託孤於丞相亮。


劉備為什麼會讓諸葛亮取而代之自己的兒子劉禪哪?

分析這個問題,我們首先要看,什麼結果對劉備是最有利的,很顯然,江山永遠姓劉,如果能夠一統中原,光復漢室,那就謝天謝地了,這是最符合劉備的利益的。

劉備在寫完了遺詔,深情默默的注視這劉備,目光如炬,然後語重深長的說到:「你的才幹,勝過曹丕十倍,一定能夠治國安邦,如果嗣子可輔,輔之:如果不才,君可自取。」

諸葛亮聽了劉備的話,驚出了一身冷汗,臉色大變,即刻下跪,趕緊表明自己的態度,「臣敢竭股肱之力,效忠貞之節,繼之以死!「

在歷史上,每一位皇帝即將歸天的時候,都會想辦法讓託孤大臣之間相互制約,以確保江山"不變姓」,劉備直接一句」兒子行,你就輔佐;兒子不行,你可以取代」這樣的話語,周圍的群臣聽了之後,無不驚訝萬分,當然最為吃驚的還是諸葛亮。劉備緊隨其後的另一句更是把諸葛亮推到了道德的制高點,劉備讓自己的兒子劉禪,對待諸葛亮以父親相稱,使的諸葛亮只會盡心來輔佐劉禪。

《三國志·卷三十五·蜀志·諸葛亮傳》:章武三年春,先主於永安病篤,召亮於成都,屬以後事,謂亮曰:「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國,終定大事。若嗣子可輔,輔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亮涕泣曰:「臣敢竭股肱之力,效忠貞之節,繼之以死!」先主又為詔敕後主曰:「汝與丞相從事,事之如父。」

劉備這樣說,其實有兩個目的:

  1. 自己的兒子劉禪太不成氣候。說的好聽點,叫做為人實在,寬厚,難聽點,就是懦弱,就是一個不折不扣的廢物。這樣很危險,所以,劉備直接將諸葛亮逼到了道德的制高點,讓天下人都來監督諸葛亮的一舉一動,看你敢不敢違背自己的誓言,諸葛亮是一個愛護自己名譽甚於自己生命的人,當然不會謀朝篡位的,這次託孤談話後,諸葛亮生活在誓言之中,必須死而後已。
  2. 劉備經歷的這種權臣篡權的事情太多了,遠的不說,近的時代就有一個鮮明的例子,就是曹操的例子。曹操和諸葛亮一樣,都是丞相,位極人臣,而且同樣皇帝懦弱不堪,這個前車之鑑就在眼前,所以劉備必須要敲打敲打諸葛亮,讓諸葛亮擺正自己的位子。

諸葛亮是個讀書人,中國人深受儒家等傳統思想的束縛,自小深受孔曰成仁,孟曰取義的思想所影響,所以劉備才會敢於言語上敲打諸葛亮,從這點上來說,這個因素就成為了諸葛亮一生最大的缺點。


諸葛亮聽完劉備敲打他的話,為什麼會依然為蜀國政事鞠躬盡瘁。

諸葛亮作為一個擁有乾坤治世的人物,怎麼會聽不出來劉備的話外之意,諸葛亮自比管仲,管仲作為一代忠臣的楷模,諸葛亮也是效仿之,從三顧茅廬,到蜀漢建國,最後再到劉備託孤,諸葛亮踐行這自己的理想。

並且諸葛亮不想成為曹操這樣的人,曹操名為漢相,實為漢賊,而諸葛亮自比聖人,希望自己的政治目的乾淨,正統,不受世人之唾罵。

一方面這裡面有諸葛亮的政治意願,希望自己能夠以忠臣示人,一方面在劉備的敲打下,諸葛亮後續的鞠躬盡瘁,是為了證明自己的清白,自己不是劉備心中所想的那種人,也不會辜負劉備的囑託。興復漢室。

但是,諸葛亮的「事必躬親」,雖然在段時間,蜀漢可以維持一段時間的國泰民安,但是諸葛亮這種凡事都過問,去處理,就會造成人才凋零,因為沒有政務可干,事全讓諸葛亮等幾個少數人幹了,最終造成了諸葛亮病逝後,「文無能臣,武無良將」局面。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