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MA,組大團,望深空

中科院之聲 發佈 2020-03-10T00:38:15+00:00

今天,就讓我們帶著這些問題,與大家一起,揭開這位幕後英雄的神秘面紗,一睹其廬山真面目…那裡海拔5000米,空氣乾燥,人煙稀少,是全世界公認的天文觀測絕佳之地,擁有內陸最優的毫米波/亞毫米波地面觀測條件。

2020年2月,一冊神秘的「彩超」影集點燃了眾多天文學家的熱情。她,娓娓道出,獵戶座分子雲中,新生代恆星如何在自己的胚胎期就已為行星的「呱呱墜地」悉心準備。而圖片中藍色影像上所標註的四個字母「ALMA」,讓不少人覺得似曾相識。YES!黑洞照片!2019年4月,人類歷史上第一張黑洞照片橫空出世時,仿佛也是它,在「甜甜圈」所帶來的視覺衝擊中,若隱若現,猶抱琵琶半遮面~

那麼,ALMA到底是什麼?特別之處在哪裡?它能做些什麼?今天,就讓我們帶著這些問題,與大家一起,揭開這位幕後英雄的神秘面紗,一睹其廬山真面目……

神秘「彩超」,ALMA科學成果圖 | 圖源:ALMA

ALMA是什麼?「牛」到沒朋友的望遠鏡陣列……

ALMA,發音「阿爾瑪」,全名「阿塔卡瑪大型毫米波/亞毫米波陣列」(Atacama Large Millimeter/submillimeter Array),位於智利北部阿塔卡瑪沙漠裡的查南托(Chajnantor)高原上。那裡海拔5000米,空氣乾燥 ,人煙稀少,是全世界公認的天文觀測絕佳之地,擁有內陸最優的毫米波/亞毫米波地面觀測條件。ALMA是四大洲聯手的傑作:由歐洲、北美和東亞合作建造,安放於南美洲的智利。它於2003年破土動工,2013年3月正式投入使用,可謂「十年磨一劍」。

ALMA科普漫畫 | 圖源:紫金山天文台

ALMA是目前全球最大規模的射電天文觀測設備,是一個由66架拋物面天線組成的干涉陣,包括54架12米口徑的天線和12架7米口徑的天線。它的威力主要來自它的好「眼神兒」:高空間解析度和大集光面積。ALMA巧妙地以陣列形式,讓66架天線聯合作戰(干涉),天線彼此間距最長達16千米,實現了相當於一台口徑16千米單天線的空間解析度,在最短工作波長的空間解析度比哈勃望遠鏡都高出約10倍。66架天線同時收集信號,成就了集光面積最大的毫米波/亞毫米波望遠鏡,可以看到更暗弱的信號。

ALMA,看別「鏡」所不能看,名副其實地成為茫茫黑夜裡,毫米波/亞毫米波天文學家看深空最明亮的眼睛。

ALMA組成示意圖 | 圖源:紫金山天文台

ALMA的特別之處在哪裡?毫米波/亞毫米波……

顧名思義,ALMA的工作波段「毫米波/亞毫米波」是其特別之處。這個波段位於電磁波譜中射電的最短波段,是技術最難、對台址條件要求最高的天文觀測波段。那麼,為什麼天文學家要在不同波段進行探索和研究呢?主要原因在於,宇宙中天體或物質產生的輻射各有不同。某些會落在特定波長區間,只有工作於該波長範圍的望遠鏡才能對其探測;而有些雖然能在多個波段探測到,但其所呈現的影像大相逕庭,多波段共同研究可以更詳盡地對其進行了解。

同一星系在不同波段下的呈現 | 圖源:Chandra

大家耳熟能詳的「中國天眼(FAST)」和「哈勃空間望遠鏡」,與ALMA的區別之一便在於波段不同。FAST與ALMA同屬射電波段,但FAST的波長更長;哈勃空間望遠鏡,則工作於可見光和紫外波段。ALMA所在的毫米波/亞毫米波段,其最大特點在於,可以穿透宇宙塵埃,使天文學家更好地理解被塵埃所遮擋的、宇宙形成更早期的狀態。

電磁頻譜圖 | 圖源:紫金山天文台

ALMA當前的工作波段覆蓋0.32-3.6mm,對應頻率區間約80-950GHz(G:109)。除尚在研製階段的第一和第二波段採用半導體接收技術外,目前工作的八個波段均採用高靈敏度超導接收技術,即:超導隧道結(SIS:Superconductor-Insulator-Superconductor)混頻。其中,第三和第六波段由北美承擔研製;第四、第八和第十波段由日本承擔研製;第五、第七和第九波段由歐洲承擔研製。

ALMA工作波段分布和承研概況 | 圖源:紫金山天文台

去年轟動一時的黑洞照片,讓許多小夥伴知道了事件視界望遠鏡(EHT),EHT中毫無爭議的頭號功臣便是ALMA。而當初有幸給黑洞拍照的,就是ALMA的第六工作波段(1.3mm/230GHz)。

在ALMA早期建設階段,紫金山天文台的團隊參與了第八和第十波段超導SIS接收機的研發,向ALMA工程貢獻了核心技術。黑洞照片拍攝的下一步計劃,極可能落在第八波段(850μm/350GHz)。讓我們一起期待黑洞那更為清晰的照片吧~~

ALMA能做什麼?井噴!井噴!前方高能……

ALMA,作為一個有靈魂的望遠鏡陣列,擁有著無與倫比的觀測能力和觀測效率。而它,從披上戰衣那一刻起,也確實沒讓全世界天文學家失望。回首過往,ALMA以其出色的科學表現,圈粉無數。尤其近3年,每年以近200篇的科學論文呈井噴之勢。當我們點開ALMA網站上「discoveries」的頁面時,一大波令人震撼的科學成果與新發現,伴隨著一張張炫美的圖片,撲面而來。

那麼,ALMA到底可以看什麼……

從宇宙最遙遠的存在,到我們的太陽系,ALMA縱覽無餘。

恆星和行星的行成:恆星和行星都誕生於冷氣體塵埃的暗雲中,一般望遠鏡無法穿透塵埃,只能看到暗暗的區域。而在毫米波/亞毫米波波段,塵埃變的「透明」,ALMA可以清晰地看到其內部狀態,目睹新生代恆星的誕生。

黑洞、星系起源與演化:ALMA作為一個可以「回到過去」的望遠鏡,可以「回看」到宇宙的邊緣,從而給我們講述宇宙起源、超大質量黑洞和星系形成最原初的故事。同時,還能探測到恆星生命走到盡頭時,超新星爆發所產生的塵埃,讓我們更好地了解恆星的整個生命過程。

化學複雜性起源:ALMA已經成功地從星際空間探測到了氧氣、水、鹽,以及糖和一批覆雜有機分子。宇宙中多樣的複雜有機分子和生命關聯物質都出現在毫米波/亞毫米波段,ALMA可以使人類更好地探索化學複雜性起源。

……

最後,讓我們共享ALMA所帶來的視覺盛宴,攜手星辰大海的征途……

上:ALMA部分科學成果,(左)愛因斯坦環;(中)年輕恆星的原行星盤中發現複雜有機分子;(右)環繞新生恆星的雪線,行星及其衛星的搖籃。下:ALMA全貌圖 | 圖源:ALMA

參考資料:

1)https://www.almaobservatory.org/en/home/

2)http://kids.alma.cl/category/discoveries/

3)https://chandra.harvard.edu/photo/2002/0157/

4)亞毫米波射電天文研究與ALMA國際合作項目項目建議書,紫金山天文台等,2004.10.

來源:中國科學院紫金山天文台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