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想學秦皇漢武泰山封禪,魏徵為什麼反對?

島主歷史觀 發佈 2020-03-05T08:36:30+00:00

實際上,唐朝皇帝是非常熱衷於封禪的,李世民的兒子李治以及孫子李隆基都曾封禪於泰山,就連兒媳武則天也封禪過,只不過地點沒選在泰山,而選在嵩山,女皇嘛,總要來點不一樣的。

文/藍夢島主

原創文章,已開啟全網維權,抄襲必究!


《左傳·成公十三年》有云:「國之大事,在祀與戎。」祭祀天為「封」,祭祀地為「禪」,帝王封禪昭示著君權神授、國泰民安,有穩固皇權、歌功頌德的作用。


泰山被古人譽為「天下第一山」,秦始皇與漢武帝先後在泰山舉行過封禪大典後,泰山封禪便成為了歷代帝王的最高理想。能夠封禪於泰山,意味著比肩秦皇漢武,必將名垂青史。

(泰山封禪)


但是,只有真正功在千古的一代明君才有資格泰山封禪,否則,必將遭到言官阻撓,並且會在史書中留下罵名。所以,帝王想要泰山封禪,首先要掂量一下自己的歷史地位夠不夠格才行。


縱觀兩千年封建王朝史,舉行過泰山封禪大典的皇帝一共只有六個,除了上文提及的秦始皇嬴政和漢武帝劉徹,剩下四個分別是:漢光武帝劉秀、唐高宗李治、唐玄宗李隆基、以及宋真宗趙恆。


看到此處我們不禁要提出這樣一個疑問:唐太宗李世民堪稱千古一帝,為什麼卻沒在泰山封禪之列呢?

(李世民劇照)


實際上,唐朝皇帝是非常熱衷於封禪的,李世民的兒子李治以及孫子李隆基都曾封禪於泰山,就連兒媳武則天也封禪過,只不過地點沒選在泰山,而選在嵩山,女皇嘛,總要來點不一樣的。


論歷史功績,李世民自然是要高於李治、高於李隆基、也高於武則天的,按理說他更有資格封禪天地,之所以未能成行,是受到了意料外的阻撓。


《資治通鑑》記載,早在貞觀六年(公元632年),李世民就有意效仿秦皇漢武到泰山舉行封禪大典。但是,按照歷朝歷代的慣例,這種事情不能由皇帝自己主動提出來,必須是臣子再三上書請求,皇帝再三推辭,最終「實在不得已」,方能「勉強」答應。這只是走過場,並不難,只要皇帝稍微一暗示,臣子們馬上心領神會,紛紛上書。但是,偏偏有一位重臣跳出來反對,沒錯,這個不識趣的人就是千古第一諫臣魏徵。(註:魏徵,漢字簡化後寫作「魏徵」,以下採用此種寫法。)

(魏徵劇照)


半路沒殺出個程咬金(程咬金是支持李世民封禪的),卻殺出個魏玄成(魏徵,字玄成),這是李世民始料未及的,他十分不悅,連問魏徵六個問題:

上曰:「公不欲朕封禪者,以功未高邪?」曰:「高矣!」「德未厚邪?」曰:「厚矣!」「中國未安邪?」曰:「安矣!」「四夷未服邪?」曰:「服矣!」「年穀未豐邪?」曰:「豐矣!」「符瑞未至邪?」曰:「至矣!」



李世民的六個問題擲地有聲:朕的功勳不夠高嗎?朕的德澤不夠深厚嗎?江山不夠安定嗎?四夷不夠臣服嗎?糧食不夠豐收嗎?祥瑞不夠多嗎?每一個問題,魏徵都給出了肯定答案,但仍堅持反對封禪。李世民不解,問其原因,魏徵則給出了令他無法反駁的理由。

(魏徵畫像)


第一,隋末唐初常年征戰,人口銳減,到貞觀六年時尚未恢復到隋文帝開皇年間的水平。 盛世表象下,是國家糧庫空虛的現狀。


第二,聖駕東去泰山,必然文臣武將、騎兵車輦跟隨,浩浩蕩蕩規模宏大,勞民傷財,非賢君所為。


第三,陛下封禪泰山,則各國君主咸集,夷族首領也要前來觀賞恭賀,這會給戎狄進入大唐腹地提供可乘之機。


第四,長途跋涉需要錢,舉辦典禮需要錢,賞賜夷族首領也需要錢,而這些錢都是民脂民膏,最終都會轉嫁到百姓身上,成為百姓的沉重負擔。


魏徵的意思很明確,首先,如今國家的實際情況不滿足封禪條件,更重要的是,所謂的泰山封禪,只不過成就了皇帝的個人虛名,最終受苦的卻是百姓,真正心繫百姓的明君,是不會搞這種沽名釣譽的面子工程的。

(李世民畫像)


魏徵堪稱千古第一諫臣,李世民也堪當千古第一明君,他的確是能聽得進去逆耳忠言的好皇帝。聽罷魏徵一席話,李世民便放棄了泰山封禪的想法。


正如李世民所言,如果天下太平,百姓富足,即便是不封禪,又有什麼關係呢?秦始皇曾經封禪,而漢文帝不曾封禪,難道後世會認為漢文帝不如秦始皇賢明嗎?(出自《資治通鑑》,原文為:卿輩皆以封禪為帝王盛事,朕意不然。若天下乂安,家給人足,雖不封禪,庸何傷乎!昔秦始皇封禪,而漢文帝不封禪,後世豈以文帝之賢不及始皇邪?)


封禪與否並非評價皇帝功過的唯一標準,一個真正偉大的君主,應當愛惜百姓勝過愛惜自己的名聲,李世民能為了減輕百姓負擔放棄泰山封禪,不愧為一代明君。


參考資料:《資治通鑑》

文中圖片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