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康復輔具調查·丹麥理念

看看新聞 發佈 2020-01-27T22:19:47+00:00

看看新聞Knews記者婁佳 陳斌 陳維琴2020-01-27 18:09丹麥,是安徒生為孩子們打造的「童話王國」,也因照看一生的免費醫保,被當地人稱為「老人的天堂」。

看看新聞Knews記者 婁佳 陳斌 陳維琴

2020-01-27 18:09

丹麥,是安徒生為孩子們打造的「童話王國」,也因照看一生的免費醫保,被當地人稱為「老人的天堂」。60年間,丹麥65歲老人占總人口比例,從10%飆升到19.81%。不過丹麥65歲以上老人的出國游比例,高達83.7%,遠高於歐盟48.8%的平均值。丹麥老人的生活為何如此多彩?康復輔具,在老人生活和整個社會中,又扮演著什麼角色?

在距首都哥本哈根10公里的格拉德薩克斯自治市索伯格鎮,有一家康復輔具運營中心。這個中心提供康復輔具的使用諮詢、租賃、維修以及洗消等服務,面積約600平方米。除中心負責人凱爾德外,中心還有2名司機、2名技師、1名洗消員,以及2輛車,一輛運送新的或洗消過的輔具,另一輛運輸使用過的回收輔具。

格拉德薩克斯市約6萬7千人,其中1萬2千人需要上門清潔、護理、輔具租賃等服務和幫助,使用康復輔具的約為3千人。6個人、2輛車,如何服務整座城市?答案是一套高效的信息共享和設備管理工具。社區服務中心負責人索菲·希曼告訴記者,他們有一款實用的APP,處理訂單全程無紙化操作,高效又方便。這裡的輔具倉儲,同樣使用標準化、電子化管理。輔具按照功能種類、尺寸大小分類擺放,輔具中心和醫師共享APP里的庫存信息。丹麥全國的輔具運營中心,基本都使用這款APP。

這套「小中心服務大社區」體系,丹麥摸索了近40年。上世紀80年代,高福利讓丹麥政府不堪重負,開始推行居家康復和養老,以釋放有限的醫護資源,緩解醫療和康復的資金壓力。1988年,政府立法,限制新建護理中心數量。原有護理中心,部分保留,部分關閉,還有一部分向社區綜合服務中心轉變,提供日間看護、康復理療、全天應招上門以及居家協助等服務,相應的,丹麥老人也被鼓勵居家自主康復養老,防止老人因過分依賴護理而導致身體機能退化。

2007年1月,丹麥改革政府體制,14個省級政府合併為5個大區政府,271個市政府減少為98個,由此形成獨特的醫療和養老體系。公立醫院和社區醫生統歸大區政府管理並劃撥預算;病人出院後的康復、養老設施等則由市政府負責。得益於政府相關政策,康復輔具在丹麥的應用越來越廣。對康復輔具的使用指導,也成為醫護人員的必修課。在丹麥第二大城市奧胡斯,記者走訪了VIA大學的護理學院。學院模仿典型的丹麥家庭格局,建了間「實驗室」,學生就在這裡學習如何使用各類輔具、提供護理服務。

康復的目的,是為了回歸正常生活。這句話,或許才是丹麥「居家和社區康復養老」理念的精髓。不過,隨著老齡人口增加,政府全買單模式,也給國家和市級財政帶來不小壓力。2018年,僅醫療衛生支出,就占到丹麥GDP的10.5%。丹麥是典型的高收入、高稅收、高福利國家,其康復養老模式,一直被世界各國研究和學習,但各國情況千差萬別,只有合適的,才會是最好的。從丹麥身上,各國借鑑最多的,還是其「居家和社區康復養老」理念。

(看看新聞Knews記者:婁佳 陳斌 陳維琴 編輯:陳佳雯)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