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見海洋動物——海膽

這年輕人 發佈 2020-02-11T14:55:48+00:00

內骨骼互相癒合,形成一個堅固的殼,多數種類口內具複雜的咀嚼器,稱亞里士多德提燈,其上具齒,可咀嚼食物。

海膽(Sea urchin)是棘皮動物門下的一個綱,是一類生活在海洋淺水區的無脊椎動物。主要特徵為體呈球形、盤形或心臟形,無腕。內骨骼互相癒合,形成一個堅固的殼,多數種類口內具複雜的咀嚼器,稱亞里士多德提燈(Aristotle’s lantern),其上具齒,可咀嚼食物。消化管長管狀,盤曲於體內,以藻類、水螅、蠕蟲為食。多雌雄異體,個體發育中經海膽幼蟲(長腕),後變態成幼海膽,經1-2年才達性成熟。可分為規則海膽亞綱和不規則海膽亞綱兩個亞綱,22目。生種900多種,分隸於225個屬。中國已知約100種,化石種約7000種。

分布在從潮間帶到幾千米深的海底,多集中在濱海帶的岩質海底或沙質海底,或有廣泛的分布,或局限在特定的海域,因種而異。海膽是生物科學史上最早被使用的模式生物,它的卵子和胚胎對早期發育生物學的發展有舉足輕重的作用。是地球上最長壽的海洋生物之一。


海膽體呈球形、盤形或心臟形,無腕。內骨骼互相癒合,形成一個堅固的殼,分三部:第一部最大,由20多行多角形骨板排列成10帶區,5具管足的步帶區和5個無管足的步帶區相間排列,各骨板上均有疣突和可動的長棘。第二部稱頂系,位反口面中央,由圍肛部(periproct)和5個生殖板及5個板眼(ocular plate)組成,生殖板上各有一生殖孔,有一塊生殖板多孔,形狀特異,兼作篩板的作用;板眼上各有一眼孔,輻水管末端自孔伸出,為感覺器;圍肛部上有肛門。第三部為圍口部,位口面,有5對口板,排列規則,各口板上有一管足,口周圍有5隊分支的鰓,為呼吸器官。多數種類口內具複雜的咀嚼器,稱亞里士多德提燈(Aristotle’s lantern),其上具齒,可咀嚼食物。消化管長管狀,盤曲於體內,以藻類、水螅、蠕蟲為食。多雌雄異體,個體發育中經海膽幼蟲(長腕),後變態成幼海膽,經1-2年才達性成熟。

海膽一般都是較深色的,如有綠色、橄欖色、棕色、紫色及黑色。


海膽的體壁結構相似於海星,但真皮中無肌肉層,因此骨板是不動的。體壁內具發達的真體腔。除了膽殼內寬闊的體腔之外,在口後咽的周圍還有圍咽體腔。體腔液與海水等滲,具傳遞營養物質及代謝產物的機能。體腔液中有大量的體腔細胞,有的體腔細胞具偽足,有吞噬功能。體腔細胞還有凝血作用,在受到損傷時起作用。

海膽類的食性相當廣泛。可以是肉食的,以腹足類和其他棘皮動物等為食;也可以是植食的,以各種海藻為食。軟質海底的種類及不規則海膽則主要取食有機物碎屑,通過管足或刺收集周圍的有機物顆粒,再由纖毛作用送入口。口位於口面圍口膜中央(不規則海膽可能位於身體前端),口內為口腔,口腔內有結構複雜的取食結構,即由一系列骨板、齒及肌肉相連組成的方燈形結構,用以切割及咀嚼食物,稱為亞里斯多德提燈(Aristotle’s lantern)。它可以部分地伸出口外,其形態及結構是海膽類分類的基礎之一。一般心形海膽缺乏亞里斯多德提燈。

亞里斯多德提燈內包圍有咽,咽後為食道,再連到胃、腸,胃腸交界處常有一盲囊存在。腸道很長,在體內圍繞膽殼環繞成口面與反口面兩圈,再經短的直腸及圍肛區的肛門開口到體外。許多海膽腸道的第一圈(口面圈)腸壁上有一平行的水管(siphon),它的機能可能是更快地移走食物中過多的水分。腸是食物消化及呼吸的場所,盲囊處可以分泌消化酶。糖元是其主要貯存物,由腸壁進入體腔及其他組織中。

水管系統相似於海星,反口面有一篩板(由生殖板形成),由石管連到口面的環水管,環管上有5個波里氏囊,由環管分出5個輻水管,在膽殼內沿步帶區向反口面集中,由輻管沿途向兩側交替發出側管,向內連到壇囊,向外伸出管足。管足穿過步帶板,具吸盤、肌肉及支持骨片。不規則海膽的管足主要用於呼吸等其他機能。血系統與海星綱相似,即與水管系統伴行,也有環血管、輻血管、軸腺等,同時也伴有圍血系統,其在海膽綱中的循環作用了解的還不多。

海膽在圍口區具有5對鰓。鰓是體壁向外凸出的分支狀結構,是氣體交換的主要場所,其內的腔與圍咽部體腔相通,其中充滿體腔液。亞里斯多德提燈的骨片及肌肉的收縮壓擠體腔液進入鰓,以進行氣體的交換。其抽吸運動是由體腔液中氧氣與二氧化碳的改變刺激神經,再由神經支配骨片及肌肉的運動。

不規則海膽沒有鰓,由管足來完成呼吸機能。其管足短而扁平,管足外纖毛的運動造成水流,正好與管足內體腔液的流動方向相反,以促使氣體進行交換。即使是規則海膽,其反口部位的管足也主要執行呼吸機能。代謝產物主要是氨及尿素,由體腔細胞攜帶到鰓及管足處,然後排出體外。

軸腺可能也是排泄器官,因為其中的體腔細胞也滿載有代謝廢物。神經系統與水管系統伴行,最重要的為外神經系統,在提燈內環繞咽形成一圍口的神經環,由它分出5條輻神經穿過提燈骨板到膽殼內面步帶區的中線處,位於輻水管的下面,再由輻神經分出分支穿過膽殼達到管足及體壁、刺及叉棘。每個管足神經在末端吸盤處形成網狀,上皮下神經叢也以神經網形式到達刺及叉棘處。下神經系統在圍口環上分出神經到提燈的肌肉等處,內神經系統在圍肛區形成環,並發出神經到生殖腺。

沒有特殊的感官,感覺細胞主要分布在管足、刺及叉棘處的上皮細胞之間,具觸覺及味覺功能。也有球形小體,有平衡作用。海膽對光也很敏感,多為負趨光性,在反口面的表皮細胞中有眼點或感光細胞。


棲息環境

大多數海膽喜歡生活在岩石、珊瑚礁及硬質海底,主要靠管足及刺運動,運動常與取食相關。周圍食物豐富時,很少移動,每天僅移動幾個厘米。當食物缺乏時,每天可移動50厘米。平時多潛伏在縫隙或凹陷處。不規則海膽由於多在沙中穴居,主要靠刺在穴中或沙面移動。

生活習性

天生膽小,只要一見敵人,就會逃跑,但是海膽不能很快的移動。海膽大多生活于海底,喜歡棲息在海藻豐富的潮間帶以下的海區礁林間或石縫中,以及堅硬沙泥質淺海地帶,具有避光和晝伏夜出的特性。

海膽是會隨著攝食而作出運動:若食物豐富的話,每天可以移動超過1公尺;若食物稀少,則每天海膽可能只移動10厘米。海膽的運動是靠透明、細小、數目繁多及帶有黏性的管足及棘刺來進行的。管足在運動時,與海星相似,可以抓緊岩石,而位於底部的棘刺則是把海膽的身體抬起,以幫助海膽隨意的運動。它們運動時可以隨時以步帶的方向作為前導,不用轉頭。當海膽被反轉時,它的棘刺及管足更可以把它翻正。

海膽的食糧十分廣泛,肉食性的會以海底的蠕蟲、軟體動物或其他棘皮動物為食糧,而草食性的主要食物是藻類,另外,亦有以有機物碎屑、動物屍體為食的海膽等。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