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配手機,就等於高端機了嗎?

虎嗅app 發佈 2020-04-16T16:42:27+00:00

題圖| 視覺中國中國消費者對於國產手機廠商動不動就說自己高端這個事情,已經有點兒疲勞了。當消費者已經習慣了國產手機品牌拿出高性能低售價的旗艦產品,高端手機這個概念,在普通人眼中,就成為了廠商單純為了獲得更高利潤而編出的一套營銷話術。確實,各家廠商都有拿到旗艦硬體,做出所謂「旗艦手

題圖 | 視覺中國


中國消費者對於國產手機廠商動不動就說自己高端這個事情,已經有點兒疲勞了。


當消費者已經習慣了國產手機品牌拿出高性能低售價的旗艦產品,高端手機這個概念,在普通人眼中,就成為了廠商單純為了獲得更高利潤而編出的一套營銷話術。


確實,各家廠商都有拿到旗艦硬體,做出所謂「旗艦手機」的能力。各家旗艦產品價格相仿,硬體大差不差,但實際上,高配手機不完全等於高端手機。


雖然消費者在選擇各家產品時候都會考慮到品牌因素,但拋開品牌溢價,單純從產品角度來分析,即便是同樣配置的手機,也會有不一樣的細節體驗。


而這部分體驗差異,主要來自於不同的成本投入,一款手機的成本,主要包括兩塊:顯性成本和隱性成本。


看得到的顯性成本,主要就是手機性能元器件,結構件,包裝成本等等。而隱性成本的構成則更加複雜,比如從立項開始的研發成本,手機外觀定性之後的開模成本,小批量試產成本,測試成本,量產生產成本等等。


高配手機,往往意味著這款手機的顯性成本在當今的市場環境下,是處在行業中比較高的位置上,同等配置下,各家成本相差不大,基礎體驗也不會差太多。


但真正的高端手機對比所謂的「高配旗艦機」,體驗差異主要產生在手機的隱性成本上。廠家在研發上投入的每一分隱性成本,都會讓產品的每一點體驗改變「看得見,摸得著」。


同樣的配置,為什麼體驗有差異


當消費者拿到一款手機時,最直觀的感受是手機是否擁有所謂的「高配旗艦硬體」。而在各大廠商基本能夠保障手機旗艦配置的當下,其實影響產品「高端質感」更多的是優化調校所帶來的細緻體驗。從國內廠商近幾年推出的產品來看,一加其實就是一個擅長發現用戶需求,並投入大量隱性成本為「挑剔用戶」不斷優化細節體驗的手機廠商。


比如,在決定產品上手第一印象的螢幕體驗和機身工藝兩個方面。


如今,很多廠商都喜歡突出自家手機螢幕的兩個參數,一個是螢幕解析度,一個是螢幕刷新率。似乎螢幕解析度高就是螢幕清晰透亮,刷新率高就代表滑動流暢。


但實際上,真正影響體驗的,除了解析度和刷新率兩個硬指標,還有螢幕流暢度、亮度調節等等很多細節維度。


消費者滑動手機時,決定螢幕流暢度的第一個因素是觸控採樣率,也就是螢幕是不是很快知道你在滑動,隨後是系統接收到信號,開始處理畫面,反映到螢幕顯示上。另一方面,因為目前主流視頻 APP的內容基本都是30幀的水平。這意味著,目前的高幀螢幕都是被浪費的,滑動再流暢,看到的內容還是低幀率的。



對於這兩個問題,今晚剛剛在國內發布的一加8 Pro 就給出了自己的解決方案,一加在今年推出了高幀2.0,不單單是把螢幕刷新率提升到了120Hz,還把螢幕採樣率提升到了240Hz,定製高性能觸控IC,優化Android底層圖像處理優先級,來確保螢幕的「跟手度」。另外通過硬體和軟體的協同適配,給國內主流的在線視頻平台都適配了插幀技術,提升在線視頻觀感,與眾多遊戲廠商合作120Hz高幀遊戲。


這塊直接會提升消費者使用體驗的螢幕,如果單純用我們熟悉的參數表述,無非是2K+的解析度,再加上120Hz刷新率,也就是2020年開年這一波旗艦機里的頂級螢幕之一,但螢幕真正的使用差異,也就是我們所謂的產品高端感,就隱藏在大量類似於上述內容的細節技術中。


另外一個細節技術是一加8 Pro前後兩顆高精度的光線傳感器,它們可以更加精準地檢測環境光線,快速將螢幕調節到最合適的亮度,亮度調節的級數也提升到了4096級,調節螢幕亮度的過程。這樣的細節,到目前也是大多數旗艦Android手機還做不好的。

對於大部分國產手機品牌,這樣的體驗細節是很難用一兩個直觀參數來展現的,即使兩顆光線傳感器的硬體成本並不高,但仍然需要很高的研發投入,看上去有些費力不討好。


當消費者買下一款手機去高頻率使用,廠家投入的隱性成本就會逐漸釋放其價值。


高昂的硬體成本以及5G硬體帶來的顯性成本增加,讓大量的旗艦手機為了保持高性價比,第一個放棄的就是機身的手感以及輕薄感。但無論是早期的功能機和現在的智能機時代,區分高端手機和普通手機最直接的方式,就是手機的上手質感,也就是手機的CMF。


CMF是一個複合概念,指的是手機的顏色,材料和工藝。這其實是一加這個品牌的傳統優勢,當年一加第一代手機,使用了一種特殊的BabySkin塗料,讓機身的手感更加溫潤,而當如今智慧型手機為了保證NFC和無線充電功能把機身背蓋都換成了玻璃材質。一加8系列使用了第五代AG玻璃工藝,簡單來說就是讓玻璃的磨砂程度更為細膩,手感更潤。


除了玻璃背殼觸感優秀,一加8系列還用非常特別的OC0鍍膜工藝做了一個專屬配色-銀翼,在不同的角度,機身會呈現不同的顏色,很有高級感。為了實現這種獨特顏色帶來的高級感,手機廠商需要投入的隱性成本也相當之高。選色,選材料,選工藝,每個環節都會影響最後的顏色呈現效果。這種高級感,也會通過色彩心理學中的色彩聯想引起消費者知覺和情感的共鳴。


一加8 Pro

另一方面,當市面上大部分「旗艦產品,性能怪獸」的機身重量到了210克以上,機身厚度也超過9甚至10毫米時,一加8的重量降到了180克,機身厚度只有 8mm。在2020年的性能旗艦中,只有三星和一加能把手機做的如此輕薄。輕薄也是從各家品牌開始做雙面玻璃機身後,最難實現的一個重要的機身手感影響因素。


保證極強性能的前提下輕薄且手感溫潤,其實就是大部分人對一款高端手機的樸素期待。


高端感並非想有就有


如果按照上述邏輯,其實做一款高端手機,只要保證旗艦硬體,再投入大量研發搞好細節,這事兒就成了。


但顯然,事情沒有想像中那麼簡單。


心理學中有一個「沉錨效應(Anchoring effect)」,說的是人們做決策前,思維往往會被所得到的第一信息所左右,第一信息就會指向沉入海底的錨一樣,把你的思維固定在某處,從而產生先入為主的歪曲認識。我們的思維往往會被前面的信息所局限,導致我們失去了發散思維。


無論是消費者還是國產廠商,都被這個沉錨效應所影響。


從廠商的角度,當你投入巨大做出一款高端產品,準備衝擊高端市場時,你很難去評估消費者是真的認可你的高端產品去買單,還是因為產品趕上了某種潮流或紅利消費者才來購買你,在推出產品時候也畏畏縮縮,生怕自己不賺錢還沒交上朋友,衝擊高端的零散戰略就很難堅持。


細數一加過往的產品線,很容易發現,這家公司的「不將就」並不僅僅是種營銷話術,而是一種一加從創立之初到現在打造產品的精神內核。無論從最早的特殊機身材質,到後來的氫OS系統,再到5G時代後不少次的「全球首發」,都可以看出,一加一直是個非常擅長創造和維護消費者心理價值的品牌。


從最初小而美到極客范兒,再到後來走向大眾市場,不斷在隱性成本上投入,持續提供高配置產品的同時保證足夠的產品美感與體驗細節,是一加能夠讓自己保持是一個高端品牌,而非高配置品牌的核心。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