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束網絡欺凌,立即採取行動

see時間海 發佈 2020-06-13T08:22:58+00:00

近年來,網絡欺凌屢屢成為頭條新聞。一群反對中國虐待貓的志願者最近報告說,他們在暴露了一些虐待者對貓的虐待之後,收到了死亡威脅,其個人信息在網上被泄露。5月,據報導,職業摔跤手Hana Kimura在真人秀中露面後遭受了網絡欺凌,她因涉嫌自殺而去世,享年22歲。



近年來,網絡欺凌屢屢成為頭條新聞。

一群反對中國虐待貓的志願者最近報告說,他們在暴露了一些虐待者對貓的虐待之後,收到了死亡威脅,其個人信息在網上被泄露。

5月,據報導,職業摔跤手Hana Kimura在真人秀中露面後遭受了網絡欺凌,她因涉嫌自殺而去世,享年22歲。

去年,兩位長期遭受網絡欺凌和沮喪的韓國歌手,女演員蘇利(Sulli)和古哈拉(Goo Hara)結束了自己的二十歲生活。

許多網絡欺凌案件表明,這種現象是普遍存在的,而與受害者的職業或國籍無關。


網絡欺凌的興起及其影響

今天,網際網路已成為人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Digital 2019報告的調查結果顯示,全球網際網路用戶每天平均花費6個小時42分鐘。

網際網路用戶,尤其是年輕用戶,已經在社交媒體,消息平台,遊戲平台和行動電話上花費了大量時間。根據GlobalWebIndex,僅在社交平台上,用戶平均每天花費2個小時16分鐘。

社交平台可滿足人們對社交,信息獲取,娛樂,情感支持等方面的需求。但是與此同時,網絡欺凌行為每天都在發生。

從散布關於受害者的謊言和張貼受害者的尷尬照片,到發送傷害性消息或威脅,各種形式的目的都是嚇scar,激怒或羞辱目標人群。


聯合國兒童基金會(UNICEF)在2019年2月警告說,全球70.6%的15至24歲的年輕網民面臨著網絡暴力,欺凌和騷擾的威脅。

當欺凌行為發生時,受害者可能會感覺到自己在各處受到攻擊。這種影響可能會持續很長時間,並在心理,情感和身體上影響受害者。

根據美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CDC)的研究,網絡暴力很容易導致失眠,焦慮,抑鬱,頭痛,胃痛和其他風險。

在極端情況下,網絡欺凌甚至可能導致人們自殺。

如何結束網絡欺凌?

為了結束網絡欺凌行為,我們應該首先採取行動。

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在其網站上提供了一些建議。建議人們謹慎地在網上發表評論並分享自己的個人信息,以防萬一,不要再欺負或協助在線欺凌。

為了鼓勵採取積極行動,聯合國兒童基金會於2019年10月發起了``善良鑰匙''運動,敦促年輕人重新思考他們在網上互相交談的方式,並在使用鍵盤時表現出善意。


對於網絡欺凌的受害者來說,有時被別人嘲笑或攻擊的感覺可能會阻止他們張開嘴來處理問題。聯合國兒童基金會提供的解決方案是保持沉默或要求欺凌者停止。如果這樣做不起作用,則會鼓勵受害者向可信賴的家庭成員,朋友或警察尋求幫助。

社交媒體平台也需要承擔責任。為防止網絡空間成為網絡欺凌的溫床,網際網路公司應使用數位技術識別欺凌內容,對人們在網上發布的內容承擔責任,建立友好的網絡環境,並為遭受網絡欺凌的用戶提供幫助。

各國政府在解決這一問題方面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可能的措施包括在學校,公共機構和私人企業中建立制度體系,以及支持社會組織預防和應對網絡欺凌行為,並幫助受害者康復。

在日本,法律要求學校防止和報告欺凌事件,包括網絡欺凌事件。此外,2013年設立了免費熱線,供全國各地的學生及其父母諮詢欺凌問題並尋求幫助。

制定法律來規範和教育欺凌者是必不可少的。中國於2017年發布了《網絡安全法》,其中規定未經許可公開他人的個人信息最多將被判處三年徒刑或拘留。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