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軍起義將領有6位成開國少將,只有他後來官至副國級

趙恩婧 發佈 2020-06-14T09:04:55+00:00

在開國將軍中有不少是起義的國軍將領,而成為開國少將的就有6位,其中鄧兆祥 張世珍 林遵 魏鎮 廖運周等五位將軍是55年授銜的,而開國大校劉善本是在1961年成為開國少將。

國軍起義將領有6位成開國少將,只有他後來官至副國級

在開國將軍中有不少是起義的國軍將領,而成為開國少將的就有6位,其中鄧兆祥 張世珍 林遵 魏鎮 廖運周等五位將軍是55年授銜的,而開國大校劉善本是在1961年成為開國少將。

在國軍起義將領中,要說以後發展最好,職務最高是鄧兆祥,海軍出身的他多年後不但成為海軍副司令員,而且還當選為政協副主席,妥妥的副國級。

鄧兆祥將軍為何能夠有此輝煌成就,也還要從他那傳奇的從學經歷說起?

1903年,鄧兆祥生於廣東高要縣,辛亥革命的爆發對這位幼小孩童的內心影響很大,小小年紀就在心中萌生了強國從軍之志,11歲時,在家人支持下考入黃埔海軍學校(原廣東水陸師學堂,1912年改稱黃埔海軍學校),成為學校年齡最小的學生。

黃埔海軍學校的入學年齡最低是13歲,而且考試嚴格,11歲的鄧兆祥是怎麼進去的呢?

原來他虛報了兩歲,而且他自幼聰慧,英語、數學成績優異,語文考試中對海軍國防還有獨特的見解,深受閱卷老師的稱讚,自然順利通過考試。

小小年紀考入海軍學校自然很高興,但是他沒想到這學業一上就是十幾年。

黃埔海軍學校五年學業完成,按規定應上吳淞海軍學校繼續深造,沒想到趕上學校停辦,在這裡學了一年就轉到煙臺海軍學校,這一學還學上癮,幾年後又進入南京水魚雷槍炮學校深造,雖然整個學業就花了十多年功夫,但是他幾乎掌握了海軍幾乎所有專業知識,為他以後發展幫助很大。

25歲那年,剛當上少校副艦長的鄧兆祥又被選為留學生,被送到英國的皇家海軍學校學習,五年歸國後,幾乎成為當時中國海軍最優秀的軍事人才。

縱觀鄧兆祥前半生,他當過北洋海軍少尉,東北海軍中尉、國軍海軍少校副艦長,後來還當上「重慶」號巡洋艦的艦長,雖然海軍從軍經歷豐富,但是滿腹的海軍知識卻無法幫助祖國走上強國之路,無法實現幼時的初衷令他頗為苦惱。

對舊海軍越來越不滿的他,最終選擇一條光明之路,帶領全艦官兵舉行著名的「重慶艦起義」。

對於鄧兆祥率部的起義,主席表示熱烈的歡迎,而且還在開國大典之時,邀請他登上城樓,見證這一具有歷史紀念意義的時刻,不久後,主席接見了鄧兆祥,希望他將所學的海軍知識,運用到祖國海軍建設當中。

鄧兆祥沒有辜負主席的期望,他歷任青島海軍快艇學校校長、第一海軍學校副校長、海艦隊副司令員、海軍副司令員,將自己的後半生全部放在新中國海軍建設中,中國海軍從無到有,從弱到強,鄧兆祥將軍付出大量心血。

鄧老終於實現當年的初衷,1998年8月6日鄧將軍在北京病逝,享年85歲。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