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攬金1000萬!周杰倫不過氣,是華語樂壇的悲哀

悅佳娛樂 發佈 2020-06-14T11:27:48+00:00

周杰倫新歌的狂歡是屬於8090後們的勝利,但這勝利卻又是華語樂壇的悲哀。  因為公眾號平台更改了推送規則,如果不想錯過八妹的文章,記得讀完點一下「在看」,這樣每次新文章推送才會第一時間出現在你的訂閱列表里。  人生總會有遺漏,但是不要忘記點「在看」!!!

  周杰倫新歌的狂歡是屬於8090後們的勝利,但這勝利卻又是華語樂壇的悲哀。

  因為公眾號平台更改了推送規則,如果不想錯過八妹的文章,記得讀完點一下「在看」,這樣每次新文章推送才會第一時間出現在你的訂閱列表里。

  人生總會有遺漏,但是不要忘記點「在看」!!!

  ···

  

  2019年9月16日,已經一年多沒有發布新的歌曲的周杰倫,上線新歌《說好不哭》,QQ音樂平台一度崩潰,短短几分鐘銷量突破百萬,而且一路攀升。

  2020年6月12日凌晨零點,熟悉的場面再次出現。周杰倫新歌《Mojito》上線,還是QQ音樂崩潰,還是朋友圈刷屏,粉絲像商量好一樣湧現在各大平台為周杰倫打call。

  截至12日18點前,《Mojito》在QQ音樂、酷我音樂、酷狗音樂等騰訊音樂集團三大平台的總銷量超過333萬張,按每張3元計算,預計收入超過1000萬元。誰說付費音樂沒有黃金時代?

  

  一個長得不算很帥的男人,一個不怎麼設立人設的偶像,一個一年才出一首歌的歌手,20年前攜帶自己的第一張專輯《Jay》橫空出世,撼動整個華語音樂圈。20年後,為什麼他還是歌壇「流量收割王」?

  / 1/

  時光撥回到上個世紀,父母一輩沉浸在鄧麗君的甜美中,年輕人買滾石唱片聽王傑的《一場遊戲一場夢》,少女們為電視機里的四大天王著迷不已。

  當屬於8090後的21世紀到來時,周杰倫出現了。華語樂壇迎來新的曲風,新的唱作,新的力量。吐字不清,曲風中西結合,節奏既不是R&B,也不是Hip-hop,人們第一次知道,原來歌還可以這麼唱。

  老中青三代通吃,經典歌曲隨手一抓一大把,幾乎所有路人都能哼兩句周杰倫的歌。自那之後,每一年,都有新的歌手帶著新的音樂走出來,但是周董還是站在那裡。人們還是喜歡聽他的歌。

  在6月3日網絡上公布的一份華語主流歌手日收聽人數實時排行榜上,周杰倫雄霸榜首,雖然歌曲是vip才能收聽,但收聽人數達到千萬級別,下面第2、3、4名加起來不及他一人的人數多。

  

  在周杰倫發布新歌的前3天,孫燕姿開啟出道20年線上直播,直播中,一首《天黑黑》楞是把粉絲唱哭。

  

  網友顧西城說,「我還是小孩的時候,那些人是年輕人,我在聽他們的歌。現在二十了還是覺得他們的歌好聽。」

  在網易雲音樂,曾有這樣一個評論,獲得了12.5萬個贊:

  

  / 2/

  明明新生代大批在誕生,歌迷們還是習慣抓著人到中年的老歌手們的衣角不放。技術在進步,文明在進步,華語樂壇的大趨勢一定是在不斷進步不斷上升的,但也是存在斷層的。有幾方面原因:

  1、市場匱乏,做音樂人越來越難

  21世紀第二個十年之初,網際網路大潮幾近殺死了傳統唱片業這一上世紀音樂產業的主體。據業內數據,「2011年音樂產業版權收益為300多億元,音樂公司與音樂人收益不足其中2%。」著名音樂人宋柯斷言「唱片將死」。

  失去光碟或磁帶作為載體的數字音樂讓傳統變得廉價,華語樂壇不缺乏想要做出好作品的音樂人,但無奈只能眼睜睜看著大家在網絡上尋找並下載免費數字音樂。

  再加上中國統一、規範、競爭、有序的現代音樂文化產業市場體系一直沒有建立,國內音樂市場不停受國際音樂產業巨頭的打壓,中國音樂產業發展不容樂觀。

  正如有些音樂界業內人士指出:「曾經我們熱愛的產業,如今正在經歷倆眼一抹黑般的巨變,從生產者到消費者無一例外。既然選擇做音樂行業,我們相信從沒有人一開始就憋足勁說我要做個奇臭無比的爛公司,肯定都是有點小情懷小想法。前仆後繼,時代既然把我們推到了當下,期待這夜晚過去後,太陽照常升起。」

  2、快餐時代,快餐歌手流行

  去年7月,周杰倫蔡徐坤的打榜事件還歷歷在目。一名豆瓣網友因為周杰倫超話排名低,質疑他的粉絲數量,雖然「被迫營業」的粉絲奮起戰鬥迅速將周杰倫超話送至排名第一,但全網都見識到了飯圈文化的奇特力量。

  粉絲在社交平台上為自己偶像製造聲勢,在人氣、商業資源、「氪金」(吸引粉絲給明星代言產品支付費用)等方面研究自家偶像優勢,資本看重能夠快速聚集流量的歌手,而不是歌手能力本身。

  吳曉波曾在《知道鹿晗的請舉手》一文中解釋了這樣的現象:

  「過往的明星製造路徑,基本上延續了「演藝產品——大眾媒體關注——話題營銷」的三部曲,可是「鹿晗們」則大大縮短了發酵的過程,首先是在社交媒體里實現精準粉絲的聚集,而其渠道則是貼吧、QQ群、微信朋友圈、微博名人排行榜等等,在形成了相當的粉絲群體後,再反向引爆於大眾媒體。」

  早年的老牌歌手,大多結婚生子成了半隱退狀態,只剩下幾位還在苦苦支撐。新生代華語樂壇不缺乏好作品好音樂人,但是娛樂導向明顯,快餐文化是這個時代他們必須面對並接受的現實。

  3、審美決定的音樂品質在下滑

  前不久,楊坤在直播間diss短視頻配樂神曲《驚雷》「難聽、俗氣」。引髮網絡對於經典音樂和喊麥音樂孰是孰非的爭議。

  2019年1月,鄭鈞在節目《今晚九點見》中吐槽中國的音樂排行榜毫無公信力,稱排行榜里的歌10首有9首聽不下去,「這就是屎啊」。

  短視頻和各種綜藝節目的興起為驚雷們的火熱提供了優秀的傳播機制,群體的音樂審美達不到資深音樂人的水平。地位不同、圈層不一、文化各異,個體審美在碰撞的同時,趨向於融合到一致的層次。

  知乎上,關於「現在中國人的音樂審美真的倒退了嗎?」的發問層出不窮。為什麼大家印象深刻脫口而出的歌詞不是」誰在用琵琶彈奏一曲東風破「,而是」燃燒我的卡路里「?

  事實上,全世界都一樣,billboard排行榜上也有口水歌。節奏簡單歌詞洗腦的歌曲讓人放鬆,流行音樂當然都是商業的產物,這也不難理解大眾所追捧的音樂風格。

  李宗盛說,「各位的審美決定我們這個時代音樂的面貌。」但誰又能給現在時代的面貌下一個標準明確的定義呢?

  / 3/

  回到周杰倫本身,從純流行音樂的角度,周杰倫對華語樂壇的貢獻,無論是顛覆性還是影響力,都是現象級的存在。

  如果你試著站在此刻的時間點上,再去聽一下周杰倫在2000年和2001年創作的《JAY》和《范特西》這兩張專輯,從曲風、到歌詞、到演唱方式,對比同期華語樂壇的其它音樂,你會明白經典為何會成為經典。

  一張《JAY》融合了R&B、hiphop等多種音樂元素在其中,一首《星晴》獲得了第24屆十大中文金曲優秀國語歌曲金獎,並在第二年獲得第12屆台灣金曲獎最佳流行音樂演唱專輯獎和最佳製作人最佳作曲人的提名,這份成就不論是放眼過去還是現在都是難以超越的成績,周杰倫的才華不是蓋的。

  周杰倫的新歌還會再出現,粉絲們的狂歡還會再有。這狂歡大部分是屬於8090後們的勝利,但勝利的同時卻又是華語樂壇的悲哀。

  參考資料:

  百度文庫《論當前中國音樂產業的困局及未來的發展方向》,作者:陳玉榮

  娛樂獨角獸《從MC天佑到驚雷,被圍剿的喊麥與割裂的音樂審美》,作者:赤木瓶子

  北國網《音樂產業沉浮錄:從邊緣化到邊界突破點》,作者:秦小童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