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0分到915分,用對腦子,就能成為優秀的少數人

荊楚農家 發佈 2020-06-14T12:50:51+00:00

小沼勢矢是日本頂級腦科學領域專家。但他在學生時代時的成績一般,尤其是英語,用他自己的話來說,他上大一時英語完全不會,一直在想辦法逃避學習。因此,他剛入學的成績是350分。(不知道日本的成績是怎麼計算的。哈哈)而這個成績是屬於最低的水平。

小沼勢矢是日本頂級腦科學領域專家。但他在學生時代時的成績一般,尤其是英語,用他自己的話來說,他上大一時英語完全不會,一直在想辦法逃避學習。


因此,他剛入學的成績是350分。(不知道日本的成績是怎麼計算的。哈哈)而這個成績是屬於最低的水平。作為一名外國語大學英語專業的學生來說,這是一個相當讓人絕望的分數。


但是當時19歲的他,並不覺得這是一件多嚴重的事,還是在以玩耍的心態過大學的生活,直到他看到同學H君750分的成績單時,他還是有點吃驚,並且人家是自學考出了這麼高的成績!


小沼勢矢覺得自己受到了刺激。那種被好友甩在身後的不甘和無能感一起湧上心頭。



他開始發狠讀書,2個月後,他的成績變成了815分,超過了H君。這讓他體會到了成功的感覺。他也開始領悟到學習的樂趣。他又努力學習了2個月,最終取了915分的超好成績!


這次成功的學習經驗,也讓他總結出來學習心得:

1、很多人盲目學習,根本沒有找到阻礙學習能力的原因。

2、善於學習的人與學習沒效果的之間的差別在於用腦的方式不一樣。


01

找到三種學習障礙,才能提升學習能力


努力學習,卻效果不佳。我們要找到是什麼阻礙了我們的學習呢?《學習天性》這本書中指出-----


「專業用語過多」「內容過難」「雖然會基礎公式,但不會解答應用題」「不知道具體應該學習什麼、怎麼去學,找不到合適的方法」……


我們在學習過程中遇到的障礙可以大致分為三類,這三類障礙被統稱為「學習障礙」,它們分別是:


第一,無法理解語意

第二、瓶頸階段

第三、沒有榜樣。


無法理解語意——三大學習障礙中,第一個是無法理解語意,看不懂學習內容。當我們在學習一門新的知識時,突然一下接觸到大量的專業詞彙,一時會很難理解透徹。你是否也曾有過這種困擾呢?


這種狀況其實就是因為「看不懂學習內容」而碰壁一個典型的例子。如果碰到了這種學習障礙,我們就會陷入停止思考的狀態中。



理解能力是學習的基礎能力之一。如果看不懂詞彙,那麼就不能理解問題真正的意思。譬如,以一道數學題為例,如果不能理解題目中出現的專業術語,那麼便無法解答這道問題。


用腦科學的方式來說,這與我們的記憶構造有著非常緊密的聯繫。我們至今一切的所見、所聞、所學,都以資料庫的形式存儲在大腦中。


我的老師石川教授是腦科學領域的諮詢專家,他將這種資料庫稱為「參考資料庫」。暫且不論這些數據是自主獲取的還是無意識獲取的,我們通常都是以這個資料庫為參考來對事物進行判斷、理解的。


就好像你現在正在理解這本書所寫的內容一樣。因為你一直以來的所見所聞組成了參考資料庫,並不斷積累,所以你才能夠理解這本書中所寫的內容。


但是,在面對資格證書考試或升學考試的時候,我們會很容易忽略我們這個參考資料庫中存在的不足。


因此,如果陷入了「不懂語意」這一學習障礙,應對之法也十分簡單——提高理解能力,補充資料庫儲備。在相應的知識領域內提高自己的理解能力,那麼我們能夠自行解決問題範圍也會相應擴大。


瓶頸階段——所謂瓶頸階段,簡而言之,指的是「突然挑戰過於困難的內容」這種狀態。如果有一門考試科目的學習階段分為五個階段,那麼就算突然從第一階段跨越到第二階段,也會感覺學起來很困難吧。


就像是讓不會四則運算的孩子突然去解二次方程,一樣會很混亂。這就是一種瓶頸階段的狀態。



考前複習的時候,有時我們會發現從某個單元開始突然一下變難了,有可能是我們陷入了瓶頸階段。


在這種情況下,不妨回到自己已經掌握了的單元,更加仔細地一步一步重新學。總之,為了避免遇到這樣的情況,我們要一步一個腳印,踏踏實實學好每一個知識點。


沒有榜樣——這也是很多人陷入學習困境的一個重要原因之一。


在學習過程中一直沒有進展的學習者,往往會嘗試自己一個人去解決問題。但是就像前面所說的一樣,我們是以自己腦內的參考資料庫為基礎去理解信息的。換言之,對於我們的參考資料庫內沒有的信息,我們是無法理解的。


不管是資格證書考試還是升學考試,考試合格所應達到的水平或多或少都會高出我們原本的知識或技術水平。正因如此,如果單憑自己的力量去努力學習,學習效果會大打折扣。


如果你認識一些參加過這些考試的前輩,不妨直接去和他們交流經驗,最好是可以向剛剛通過這些考試不久的人取取經,聽聽他們的經驗和臨場感受。


首先,提前列好想要請教的問題,如關於學習的訣竅、應試的技巧等方面,儘量進行一次深入的交流。這樣便可以從前輩那裡了解到他們的實用經驗。



有時如果沒有找到有經驗的前輩,我們要學會靈活運用各種網際網路視頻、信息平台和論壇,以「××(你想通過的考試名稱)學習法」等作為關鍵詞去搜索相關信息,從而獲取考試經驗。


如果是比較普遍的考試,那麼也可以去一趟書店,那裡會有很多與應試技巧相關的書籍。


儘可能不要自己獨自苦思,學會吸取並靈活運用前輩的智慧,才可以解決「沒有榜樣」的學習障礙。


克服了學習障礙,讓我們了解下怎樣提升學習能力吧。


02

找到適合自己的用腦方式,擁有學習天性。


建立適合自己大腦的學習模式。《學習天性》根據大腦的類別分為視覺型、聽覺型、觸覺型。


一、視覺。視覺型,即在學習的過程中視覺占優勢的學習者。


這種類型的學習者擅長通過眼睛來記住事物以及對事物做出判斷。基本上,如前文所提到的,人類本來就是主要通過視覺來獲取信息的,但是視覺型的學習者在學習的時候能夠通過有效地使用視覺來獲得極佳的學習效果。


例如,記憶單詞的時候,很多人會將單詞讀出來,讓耳朵反覆接受信息,從而達到記憶的效果;但視覺型學習者則只需要看一眼單詞便很難遺忘。另外,由於這類人擅長使用眼睛去捕捉信息,所以他們的閱讀速度不僅快,讀到的內容也能很深刻地印在腦海中。


二、聽覺型。聽覺型,即在學習的過程中聽覺占優勢的學習者。


這種類型的學習者在利用音頻教材,通過反覆聽,用耳朵去接收信息的時候,往往會更容易取得學習成效。順便說一句,我就屬於這種聽覺型學習者。


因此,在上班途中的碎片時間,我會積極地利用講座音頻、音頻教材等材料進行學習。



另外,僅僅只聽是不夠的,我們還應大聲朗讀,讓自己的耳朵聽到自己的聲音,這種學習方法對於聽覺型學習者非常有效。


三、觸覺型。


即擅長通過讓身體動起來,以獲得信息的學習者。例如,我們經常會看到老師們教導學生「好記性不如爛筆頭」,這種方法對於觸覺型學習者來說,是能發揮最大學習效果的方法。


用手寫實際上是通過肌肉運動來記憶學習內容的。當然,並不是說這種方式對視覺型學習者和聽覺型學習者來說就完全沒有用,只是相對用視覺和聽覺的人來說會比較低效。


讀到這裡,你已經能夠找到屬於自己的學習方法了吧!


要想確立適合自己大腦的學習方法,有以下兩點需要注意。如果忽略了這兩點,即使你找到了正確的學習方法,也很難獲得相應的學習效果。


一是,不要用非此即彼的思維去看待學習方法。假設你的學習模式屬於視覺型,不代表你完全不屬於聽覺型或是觸覺型學習者。雖然利用視覺是最基本的學習模式,但如果能夠合理運用另外兩種感官,學習的效果還能更上一層樓。請一定要明白這一點。


二是,隨著自身條件不斷變化,學習模式也有可能會發生變化。也就是說,有的人雖然現在是視覺型學習者,但不知什麼時候就有可能會變成聽覺型或者觸覺型學習者。為什麼會發生這樣的情況呢?



這是和我們的大腦具有 「可塑性」息息相關。所謂大腦的可塑性,簡而言之就是通過學習大腦會產生新的變化或者能力。也就是說,我們的大腦並不是一直保持著一種特定的狀態,而是隨著不斷的學習,會逐漸發生變化。


所以,即使現在你是視覺主導的學習者,隨著新知識的注入和積累,你的學習模式也很有可能會發生變化。


第三、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要看下自己屬於哪類腦子。


我們一定不能忘記的一條準則是-----不管多好的學習方法,都是別人總結出來的。最為重要的是,不要以其他人的學習方法為標準,我們要根據自己的大腦特性去尋找學習方法。也就是說找到「適合自己大腦的學習方法」。


《學習天性》這本書提供了一套測試方案,經過一系列的測試,判斷你是哪類的大腦。


比如視覺型學習者是擅長以「眼觀」來進行學習的人,應儘量有意識地利用視覺去獲取信息,以提高學習效率。


聽覺型學習者擅長以「耳聽」來進行學習,應充分利用音頻資料,儘可能多地利用聽覺來獲取信息。


觸覺型學習者則善於利用「身體動作」進行學習,我們可以試著通過「動手」,如記筆記、製作思維導圖等方式來加強學習效果。


現在,我們一起用腦學習吧。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