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死金牌長啥樣?浙江一家族藏有一塊免死金牌,現已無償獻給國家

因酷判無期 發佈 2020-06-14T12:55:27+00:00

主頁愛看古裝劇的朋友應該見過這個橋段——某位重要角色原本命懸一線,眼看著對方的刀子就要碰到他脖子了,他便不慌不忙地掏出一塊「免死金牌」,對方當場放下武器,說不定還要下跪磕頭。那麼如此牛的物件,到底是不是真的存在呢?


主頁

愛看古裝劇的朋友應該見過這個橋段——某位重要角色原本命懸一線,眼看著對方的刀子就要碰到他脖子了,他便不慌不忙地掏出一塊「免死金牌」,對方當場放下武器,說不定還要下跪磕頭。那麼如此牛的物件,到底是不是真的存在呢?


答案是,確實存在,並且直到20世紀50年代,浙江一家族都還藏著一塊「免死金牌」,後來他們主動無償捐贈給了國家,今天我們就來說說這塊「免死金牌」背後的故事。


「免死金牌」,顧名思義,可以免去死罪的憑證,不過此乃民間的說法,在正史中,它被稱為「丹書鐵券」或「金書鐵券」,是古代帝王頒給功臣、重臣的一種特權憑證,不過最早它並沒有「免死、免罪」的作用。

時間回到2000多年前的西漢時期,當年漢高祖劉邦剛剛奪得政權,為了穩固政權,第一件要事便是籠絡各位大功臣,於是劉邦「發明」出了丹書鐵券,上面寫著功臣的姓氏等信息,然後作為一種憑證,發放給對國家做出重大貢獻的人,說簡單點,它有點像「榮譽證書」,在當時誰要是能拿到丹書鐵券,簡直是至高無上的榮耀,對統治者自然要愈發忠心,可以說劉邦的這個舉動,達到了很好的效果。

於是後世的統治者們皆延續了丹書鐵券,還給它加了不少特權,南北朝時期,它第一次有了「免死」的特權,後來孝文帝上位,還加上了「免罪」的特權,而且「免死免罪」次數多達3次,同時可以傳給子孫用。此消息一出,大臣們簡直「瘋狂」了,甚至一度出現大臣向皇帝乞求、討要丹書鐵券的局面。

等到隋唐時期,這個局面再次擴大,面對「忠心耿耿」的大臣們,統治者也不好拒絕,於是乎開國元勛、中興功臣、各大將領,以及受寵的宦官,都給發放丹書鐵券,其中最有名的就是「錢鏐鐵券」。

錢鏐(liú),吳越武肅王,唐朝末年,他跟隨董昌保護鄉里,抵禦亂軍,立下赫赫戰功,一路晉升,後來還占據了以杭州為首的兩浙十三州,由於錢鏐統治期間,實施了一系列利民便民的措施,得到了老百姓的認可和喜愛。後來各方勢力趁機在唐朝領地上爭奪地盤之時,他依然忠心耿耿地輔佐當時的唐昭宗,幫著唐昭宗鎮壓了多次叛軍。

這樣的臣子,統治者自然是非常喜愛,於是唐昭宗給錢鏐頒發了一塊丹書鐵券,並且直接在上面刻上「卿恕九死,子孫三死,或犯常刑,有司不得加責」,意思是錢鏐可以免死9次,子孫後代可以免死3次,不得不說,唐昭宗對錢鏐著實寵信。

但最為難得可貴的是,拿到了9次免死機會的錢鏐,完全沒有因此恃寵而驕,甚至在他去世前,1次都沒有用過,統治者十分欣慰。

再後來,趙匡胤奪得政權,建立宋朝,錢鏐的子孫立刻拿著這塊丹書鐵券,呈給了趙匡胤,在了解到了錢鏐的故事後,趙匡胤非常欣慰,不但沒有拿走這塊丹書鐵券,還讓錢家子孫好好把它供奉起來,傳為一段佳話,而錢家的後人,也立志要守護好這塊珍貴的免死金牌。

轉眼間,來到了1949年,新中國成立,錢家人經過商討,一致同意要把這塊祖傳的丹書鐵券無償捐獻給國家,如今,它被收藏在國家博物館中,成為國家一級文物,而錢家的後人,每年都會從世界各地趕回來,祭奠他們的祖先。

其實故事說到這裡,丹書鐵券早已不是故事的主人公,真正的主人公是守護了它千百年的錢家人,若是沒有錢家人的堅持,想必它早已消失在歷史的洪流中,從這裡也不難看出,錢家人繼承了錢鏐正直忠誠的品性,你們覺得呢?

本文及配圖均為趣頭條自媒體用戶上傳,不代表平台觀點。

天涯看點

專注南明史的歷史公眾號,有趣有料

4

分享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