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俄核武器角力,法國不甘寂寞!海基核打擊迎來里程碑成功

石江月 發佈 2020-06-14T15:39:49+00:00

不久前,美國軍備管控總統特使馬歇爾·比林斯利表示,他已與俄羅斯副外長里亞布科夫達成協議,將於6月22日在維也納,就2010年4月8日簽署、將於2021年2月5日到期的《新削減戰略武器條約》問題進行會談。

作者:石江月


眾所周知,目前中美俄正處於核角力的關鍵期。

不久前,美國軍備管控總統特使馬歇爾·比林斯利表示,他已與俄羅斯副外長里亞布科夫達成協議,將於6月22日在維也納,就2010年4月8日簽署、將於2021年2月5日到期的《新削減戰略武器條約》問題進行會談。

比林斯利還聲稱,已經邀請了中國參加。不過,中俄已經明確表態中國不會參加。而對於這個即將到期的條約,美國總統國家安全事務助理奧布萊恩曾表示,美國未必退出《新削減戰略武器條約》,並希望中國加入這項條約,但首先要與俄羅斯開展談判。

一、法國核彈頭世界第三

就在中美俄展開核角力之際,另一個核武大國——法國不甘寂寞,展開了最新的行動。在6月12日,法國海軍在大西洋試射了一枚可搭載核彈的潛射彈道飛彈,順利飛至約6000公里外的預定目標位置。



法國國防部長帕利於6月13日公布了試射飛彈的消息。同時,帕利聲稱,這次M51型潛射彈道飛彈沒有搭載彈頭,試射旨在驗證飛彈的運作性能。

此外,在法軍進行這次飛彈試射之前,追蹤軍機動向的社交網帳戶發現,美國空軍追蹤彈道飛彈的RC-135S偵察機罕有地在加勒比海上空出現,法軍一架海上巡邏機則在附近飛行。外界估計RC-135S參與試射,主要負責追蹤飛彈的飛行中段及末段的飛行情況。

根據國外相關機構發布的資料數據,當前世界共有現役(並不包括處於貯存狀態的)核彈頭14480個,其中俄羅斯為6850個,美國6450個,其他國家都在500枚以下。而排在世界第三位的就是法國,其現役核彈頭數量約為500枚。



法國由於國土面積相比於其他大國來說較小,但法國保持了海基和空基「兩位一體」的核力量結構,其中海基核力量占90%以上的比重。過去法國的戰略核力量結構體系,也是陸、海、空「三位一體」,但是陸基維護成本比較大,而且用處不如海基方便,最後法國方面做出了調整。

冷戰時期,在歐洲,法國戰略核潛艇一直是前蘇聯乃至現在的俄羅斯反潛力量最大的威脅之一,強大的核力量也保證了法國地緣政治創造了固有的條件。特別是海基核力量大大增強了生存能力,對於遊蕩於海上的幽靈,各國都難以尋蹤。

二、所有戰略核潛艇都能發射


這次試射是由法國「凱旋」級彈道飛彈核潛艇中的第二艘——「魯莽」號完成。該潛艇在布列塔尼的歐德恩灣成功發射M51型潛射核彈道飛彈,這次試射的成功也令該潛艇獲得了部署M51型潛射核飛彈的資格。

在法國現有的4艘彈道飛彈核潛艇中,「魯莽」號是服役年齡第二老的戰略核潛艇。該艇於1999年12月開始正式服役。為了能夠部署M51型潛射核飛彈,「魯莽」號花了19個月的時間,進行檢修和改進。



2018年7月23日,「魯莽」號彈道飛彈核潛艇進入法國朗格島海軍核潛艇基地,這標誌著該潛艇進入重大改裝的關鍵一步。此次大修和改裝要求打開「魯莽」號艇體並安裝M51飛彈發射套筒,該工作將持續大約3、4個月。

改裝工作結束之後,「魯莽」號潛艇預計還將繼續服役9年。當時,「魯莽」號是繼「警戒」號和「凱旋」號之後第3艘為攜載M51飛彈進行改裝的彈道飛彈潛艇,而這個發展計劃已耗時10年時間。

如今,「魯莽」號也成為4艘法國現役戰略核潛艇中,最後一艘有資格發射這種潛射戰略核武器的核潛艇。



在這枚M51型三級飛彈飛行期間,法國軍方一直通過雷達跟蹤飛彈飛行,直到它最後落在北大西洋的某個地方,那裡距離波多黎各及多明尼加共和國650公里,離其他國家的海岸也都有幾百英里。法國武裝部隊在其網站上表示,M51的基本射程超過6000公里。

M51潛射彈道飛彈,已經成為法國其他3艘戰略核潛艇上的作戰武器。這三艘潛艇包括:「凱旋」號(1997年投入服役)、「警戒」號(2004年正式服役)和「可懼」號(2010年正式服役)。



「凱旋」級戰略核潛艇每艘潛艇都能攜帶16枚M51潛射飛彈,其中一些搭載的是M51.1型,在2010年開始具備作戰能力。一些搭載的是M51.2型,自2016年開始具備作戰能力,射程更遠。

法國軍方沒有具體說明6月12日試射的,具體是哪一種型號的M51潛射飛彈。

三、可搭載12枚分彈頭,射程超過一萬公里

這是M51型潛射彈道飛彈的第九次發射,該飛彈發展開始於1996年。第一次發射是在2006年11月。



2013年5月5日,M51型潛射彈道飛彈的試射曾經遭遇過失敗。當時,飛彈升空後不久爆炸,發射失敗但原因不明。法軍方說,「機警」號戰略核潛艇在法國西部海域發射一枚M51型彈道飛彈,預定飛往大西洋北部,在「第一推進階段自毀」。

而上一次發射,也就是第八次發射,還是在2016年7月1日。此次試射的完成,意味著法國目前所有的戰略核潛艇已經具備了搭載M51型潛射彈道飛彈的能力,這對法國的海基戰略威懾力來說,是一次里程碑式的事件。



法國的「凱旋」級戰略核潛艇,水下排水量達到了1.4萬噸。動力裝置採用了1座K-15型一體壓水反應堆,2台蒸汽輪機,一台推進電機,總功率可達41000馬力。在水面航行時,速度為20節,在水下的最大航速為25節。

M51潛射彈道飛彈是法國原子能軍需事務局和法國原子能總署正在研製的新一代戰略核飛彈。M51飛彈重54噸,長13米,直徑2.35米。飛彈上安裝電力噴嘴調節器、慣性制導與天文制導系統,展開式減阻帽能夠降低發射後的空氣阻力;它的整流罩由複合碳基材料製造。



這種潛射彈道飛彈的射程可達8000公里至13000公里。飛彈的初始型號(M51.1)能夠搭載6個TN76分導核彈頭,分彈頭的爆炸當量為10萬噸到15萬噸。而升級版本(M51.2)將能搭載12枚新型TNO分導核彈頭。據稱圓機率誤差在200米以內。

在裝備了M51型潛射彈道飛彈之後,「凱旋」級戰略核潛艇部署在母港,就可以通過發射核飛彈,打擊世界上任何目標。



發展M51型潛射彈道飛彈,是對以M45潛射彈道飛彈為主力的核力量中升級, 確保法國戰略核威懾力量的有效性。況且,M45型潛射飛彈的射程僅為6000公里,無法實現全球打擊與威懾。飛彈採用的是慣性制導方式,動力裝置為3台固體發動機。

而且,有消息稱為了提高飛彈的突防能力,M51潛射道飛彈在飛行過程中將做出一定的旋轉穩定飛行,並採用抗雷射加固措施,用以抵抗敵方雷射武器在飛行主動階段對飛彈的攻擊。M51潛射飛彈還配備了先進的突防裝置和誘餌彈頭。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