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鄭強教授當選清北等名校校長,在留住人才方面他會做得更好嗎?

螞蟻他二姨 發佈 2020-06-14T17:38:40+00:00

最近,網絡上掀起了支持有愛國情懷的鄭強教授擔任清華校長或者北大校長。中國國內所有大學應該每隔5年時間就應該交換校長,要挑選有愛國品德、有正能量的校長放在中國最前沿、最牛B的大學裡擔任校長。這一點,大家都會認可:鄭強教授的演講,每次都是熱血沸騰、激情澎拜!

最近,網絡上掀起了支持有愛國情懷的鄭強教授擔任清華校長或者北大校長。中國國內所有大學應該每隔5年時間就應該交換校長,要挑選有愛國品德、有正能量的校長放在中國最前沿、最牛B的大學裡擔任校長。

這一點,大家都會認可:鄭強教授的演講,每次都是熱血沸騰、激情澎拜!有一點可以肯定,鄭強教授是堅定的愛國主義者,而大學校長,特別是清華、北大這樣的中國最頂尖的兩所大學的校長,更必須是堅定的愛國主義者。

眾所周知,中國有許多的優秀人才,特別是清華、北大等中國名校的人才,流失非常嚴重。其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我們大學的愛國主義教育出了問題,至少可以這麼說,是工作不到位、沒成效。大學的愛國主義教育工作不成功的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但大學的校長和領導們有著不可推卸的責任!

長期以來,我們在大學校長的選擇上,走進了諸多誤區。大學的校長,不一定要是大師,教授才應該是大師。

中國許多高校,在校長的選擇上過多地注重其本人的學術成就或者社會名聲,通俗地說,不是院士就是頂級的專家或學者。如果在選擇校長人選時,過分地注重學術方面的成就,而沒有考慮這個校長有沒有愛國主義的情懷的話,很有可能會誤人子弟!

大學的校長,首先應該是一個教育家,而不應該首先考慮是著名的學者或專家。

校長的專業是抓教育,不是搞科研,更不是出科研成果。我們的很多大學為了自己學校的名頭,或者為了學校的招牌,再或者為了招生的競爭需求,往往會儘可能選擇學術成就很高、很有名氣的專家學者做校長,例如,一個名牌大學,如果校長不是院士就覺得是一件很丟人的事,這其實是一個很大的誤區!

大學的校長,首先必須是一個堅定的愛國者,而不是應該首先考慮他的能力和水平。

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其職責是「傳道授業解惑」!其中的「道」,首先就是愛國這一道。因為教師這個職業的特殊性,如果大學校長的人選不合格,就會影響或傳染一大批、一大片的學生,甚至會影響一代人、影響整個社會,其後果是非常嚴重的。

因此,大學校長,必須是一個堅定的愛國主義者。愛國教育在大學要天天講、時時講,大學校長的一言一行,都必須有愛國的表現。不僅校長自己要愛國,而且要帶動和影響大學所有的教師和學生成為真正的愛國者。

近期,中國有一些大學的教授或者老師,發表了一些與其身份完全不相符的言論,直接責任在其本人,但大學的環境和氛圍也是一個方面的原因,因此,大學的校長也有責任!

有人會說:我愛國,不需要掛在嘴邊,不需要到處宣揚,愛國是要埋頭苦幹,是要兢兢業業做好本職工作,這話很對!但對於一個以教書育人為主業的中小學、大學校園,愛國就應該時時掛在嘴邊、到處宣揚,必須有深厚的氛圍、豐沛的土壤!就算在中國大學本科畢業出國留學深造後,大部分真正有愛國情懷的留學生也會留戀中國,回到中國、效力中國!

鄭強教授是堅定的愛國主義者,也是一個合格的教育工作者,所以,假如鄭強教授當選清華、北大等名校的校長,在留住人才方面,也許會有顯著的成效!你認為有沒有可能呢?(摘自網絡)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