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住山水就是留住遊客

駐馬店范兒 發佈 2020-06-14T18:57:41+00:00

葛勇軍沒有想到,世世代代生活的這座山村有一天會吸引遊客前來,而且自己還能靠旅遊掙錢。任治國是武陵山鄉石夾溝村6組村民,看到越來越多的遊客來武陵山鄉休閒旅遊,他當起「農產品經紀人」。

隨著鄉村旅遊扶貧的開展,重慶很多鄉村小院變得更美更熱鬧。

曾經的貧困鄉村變身熱門旅遊地,帶火當地民宿和特產銷售,進而帶動就業和增收。旅遊經濟成為重慶當地鄉村脫貧的重要支柱。綠水青山真正變成金山銀山。

重慶奉節縣永樂鎮白龍村位於「長江第一峽」瞿塘峽,東靠夔門,北望白帝城。作為曾經的市級貧困村,這裡依靠旅遊業正在發生著顯著變化,被不少遊客譽為「三峽第一村」。

「白龍村將打造成奉節脫貧攻堅示範點和鄉村振興示範區。」該縣文旅委相關負責人介紹,規劃期內(2019—2030年)有望實現年接待遊客達146萬多人次,規劃期末累計可創造綜合旅遊收入13.56億元。

事實上,白龍村只是重慶鄉村旅遊扶貧的一個縮影。隨著旅遊重啟,石柱縣中益鄉、巫溪縣紅池壩等深度貧困鄉都迎來了遊客。

貧困鄉村變熱門景區

「我們村還能成為景區,以前做夢都沒有想過。」白龍村村民葛勇軍提起以前村裡的情況,連連搖頭,「離城區遠,路太爛,誰都不願意來。」

葛勇軍沒有想到,世世代代生活的這座山村有一天會吸引遊客前來,而且自己還能靠旅遊掙錢。「村子來耍的人越來越多,我們收入跟著上去了。」他向記者透露,自己地里種的臍橙已全賣完了,收入2萬多元。如今,他準備把自己的農家小院裝修一下,開一家民宿客棧。

「整個村都在抓基建,變化一天一個樣。」村支部書記劉必勇興奮地說。他指著村頭的方向,「我們正在那裡修建一個精品水果園,以後遊客四季都可以來摘果遊樂。」依靠烏雲頂日出日落景觀、太子洞、文峰塔、穿心洞、犀牛望月等景觀,白龍村的旅遊潛力正在被慢慢激發。

劉必勇告訴記者,藉助「三峽第一村」的品牌,白龍村在加快完善基礎設施同時,通過「景區帶村」旅遊扶貧模式,以核心景區和具備特色資源開發價值的項目作為啟動,良性開發景區並帶動當地經濟的發展。

重慶旅遊業專家羅茲柏表示,「旅遊扶貧助推鄉村基礎設施建設,增強鄉村硬體實力;同時藉助城鄉要素流動,重塑鄉土文化,使村民見識也得到增長。」

這樣的見識增長,居住在重慶涪陵武陵山鄉龍洞溝的村民們感同身受。以前的龍洞溝就是一個雜草叢生的荒山溝,而如今變為一座集全景式生態餐廳、鄉村農家樂度假休閒館、生態養生為一體的溫泉城,成為遠近聞名的鄉村旅遊勝地。

每到周末,前來觀光度假的遊客絡繹不絕,旺季時甚至剛到村口就會堵車。「荒山溝成了美麗的度假村,這真是『山溝里飛出了金鳳凰』。」當地村民感嘆不已。

好山好水成脫貧法寶

今年「五一」小長假,南岸區市民錢大爺又來到武隆後坪鄉。這是他第三年將避暑度假目的地選擇在此。「這裡的山水太美了,住在這裡太舒服了。」

如果把時間倒回幾年,後坪鄉只是個被青山綠水環繞的窮山村,除了農作物,當地村民沒有其他收入。如今,這裡圍繞「旅遊+扶貧」傾力建設的天池苗寨,成為遊客流連忘返的打卡地。開寨僅一個月,就吸引上萬遊客前來觀光,為當地村民帶來旅遊紅利。

「天池苗寨是武隆鄉村旅遊扶貧的代表,我們在保留山水苗寨原有特色基礎上,打造了民宿度假住宿區、苗醫苗藥體驗區、特色美食加工區、民俗文化體驗區和田園山野遊憩區。」該項目負責人介紹道。

守住山水原鄉風貌,就是留住遊客腳步。這在武隆打造的鄉村旅遊扶貧項目中隨處可見。作為重慶市首批鄉村旅遊扶貧示範村,仙女山雙河鎮木根村把好山好水好空氣變成村民脫貧增收的法寶。最近兩年每年接待遊客近60萬人次,旅遊收入達5000多萬元。白馬鎮豹岩村以天池茶村為核心,將休閒觀光、採摘體驗、避暑養生等功能融為一體,打造成旅遊扶貧示範新村,被評為「全國十大最美鄉村」。全村85%的農戶藉此實現穩定脫貧。

綠水青山變成金山銀山,這是重慶很多貧困鄉村的寫照。

劉益洪是石柱中益鄉偏岩壩桃園民宿老闆。每年5月到10月,他會迎來一年中最忙的時段。他告訴《工人日報》記者,早些年都在外務工,去年看到有村民返鄉創業,開起民宿。於是他抱著試一試心態做起民宿。沒想到,鄉村旅遊的發展「錢景」迅速讓他嘗到甜頭。「去年夏季營業幾個月毛收入就有10多萬元,快趕上在外面打工一年的收入了。」劉益洪道。

像劉益洪這樣辦起民宿的村民,在偏岩壩還有9家。

記者了解到,「五一」小長假期間,中益鄉每天接待遊客達3000多人,自駕車更是在鄉道沿線排成長龍。「前些年這裡是無人知曉的貧窮之地,現在通過大力發展以山水原鄉文化為主的鄉村旅遊,讓村民吃上『旅遊飯』,走上致富路。」中益鄉副鄉長郎滔說。

旅遊帶火特產銷售

這幾天,巫溪縣紅池雲鄉村民劉建坪「犯了愁」。「以前愁收下來的蜂蜜沒人買,送都送不完。現在愁的是,蜂蜜太好賣,產量不夠。」他告訴記者,自己養了二十幾箱蜜蜂,一年有100多斤蜂蜜,「五一」小長假裡就被遊客買光了。現在他每天都接到很多電話,全是求購蜂蜜。「手中無貨」成了他「甜蜜的」煩惱。

在武陵山貨市場,每天都能見到任治國忙碌的身影。任治國是武陵山鄉石夾溝村6組村民,看到越來越多的遊客來武陵山鄉休閒旅遊,他當起「農產品經紀人」。「天然竹筍、野生獼猴桃、糯玉米、野生菌、天麻……這些以前銷不出去的農貨,現在搶手得很!」他開心地對記者說道。

從村民手中收購農貨,然後代為銷售給遊客,再跟村民利潤分成,任治國藉助持續升溫的鄉村旅遊,既為貧困村民解決了農貨銷售的難題,又讓這些農貨「酒香」不再怕「巷子深」。他由衷地感慨,「旅遊帶旺了鄉村的人氣,也帶火了農貨的銷路,大伙兒的日子肯定是越來越紅火。」

「鄉村旅遊扶貧為農副產品銷售探索出一條新路。城裡人來鄉村遊玩後,順便購買一些當地土特產,已成為鄉村旅遊市場的常態;另一方面也為村民減輕滯銷風險,降低了運輸成本等。」羅茲柏道。

重慶市文化和旅遊發展委相關人士表示,今年內,重慶還將新建成50個區縣鄉村旅遊扶貧重點村,爭創市級鄉村旅遊重點村,創建鄉村旅遊A級景區10個,力爭實現鄉村旅遊綜合收入900億元。

來源:工人日報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