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希臘和先秦中國為什麼走向不同的道路,教育思想決定一切

白楊說史 發佈 2020-06-14T03:08:25+00:00

古希臘和中基本上處於同一歷史坐標,分別是古代西方和東方教育的代表。

古希臘和中基本上處於同一歷史坐標,分別是古代西方和東方教育的代表。中國先秦儒家教育思想,奠定了中華民族教育思想發展的基礎,它系統完整,兼容並收,深深影響了我國此後兩千多年的傳統教育和古代社會的發展;古希臘教育思想是近代西方教育思想的萌芽,它博大精深,豐富多彩,對西方教育思想的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古希臘的教育

古希臘的教育制度分為兩種類型,一類是斯巴達城邦,另一類是雅典城邦。斯巴達人推行以尚武為核心的教育,培養斯巴達人的愛國主義、服從法律、熱愛自由和英雄主義精神。斯巴達人不事生產,全力以赴地投入軍事訓練以備戰爭,因而他們的教育宗旨就是鍛鍊強壯的體魄、堅忍的毅力和頑強的精神,培養合格的軍人。他們教育的目的,就是通過嚴酷的軍事體育操練把氏族貴族的子弟訓練成體格健壯的武士。因此,體育教育和軍事訓練居於德育之上,德育只是為它們服務的。

雅典具有直接的民主政治制度,教育的目標是培養和諧的公民,培養身體健康、道德高尚、具有廣泛文化知識的社會活動家和商人,因此雅典的教育包括體、德、智、美等方面的內容,既有唱歌弦琴的音樂教育,又有五項競技的體操學校;既有體育館的強化學習,又有文法、修辭和辯證法的"三藝"教育,還有"埃弗比"的軍事訓練。各種教育之間又是相互協調,相互配合的。

在德育和美育方面,雅典人十分注重培養青少年的審美情趣和道德修養,他們強調對青少年從小培養習慣,以形成良好的品德。蘇格拉底認為,教育的任務就是培養人們具有智慧、正義、勇敢、節制等四種美德,而人的德行是教育的結果。

在智育方面,雅典教育兼顧了個性與公民性的雙重要求,使受教育者的身心都得到發展。"身"的教育可以說是一種軍事體育教育,而"心"的教育除宗教、道德和審美外,還包括文化教育,即通常所說的智育。亞里士多德認為,智育的任務就是讓兒童掌握真理,發展思維能力並培養他們的"善行"。

公元前5世紀,希臘開始出現了"智者運動",形成了一種廣泛的社會思潮。這些"智者"收費授徒,以演講、修辭和訴訟為主要學習內容,以訓練人的思維方法、表達能力和政治才能為主要學習目的。他們遊歷各地,巡迴教授,教學形式多樣,生動活潑。隨著雅典奴隸主民主制初步建立,公民參加社會活動和政治活動的意識逐步增強,文化學校也應運而生。這些學校主要授課內容有文法、修辭學、邏輯學、天文地理等。

以雅典和斯巴達為代表的古希臘兩種類型的教育,有著許多共同的文化特徵。二者都很重視教育的社會功能,帶有明顯的階級性。他們把教育對象限定在統治階級內部,平民和奴隸都被排斥在教育範圍之外。斯巴達的教育制度是為國家培養戰士,而雅典則是為國家造就適合戰時需要的以及和平時期的公民。

古希臘人重視教育的方法,師的作用在於幫助和推動學生自己思考,起著啟發學生的作用。蘇格拉底發明了教育上的"精神產婆術",用討論問題的問答方式推行教育,所以教育的過程也是師生雙方共同努力、教學相長的過程。

古希臘兩種類型的教育文化類型帶來了不同的結果。斯巴達的軍事強盛,政治保守,文化默默無聞,商業和手工業始終得不到發展。它的教育制度完全是為從事戰爭這一目的而服務的。單一的軍事化教育不僅把受教育者訓練成了戰爭機器,而且也禁錮了他們的頭腦。而雅典卻在政治、軍事、經濟、文化諸方面呈現出空前的繁榮,哲學、文學、藝術、體育都達到了奴隸制社會頂峰,不僅代表著古代希臘的文化,而且成為歐洲文化的起源。

先秦時期儒家的教育

先秦時期是中華民族由原始氏族社會發展為奴隸制社會,並向封建制社會過渡的時期,也是我國教育由自髮狀態發展為自覺活動的時期,形成了諸子百家教育思想爭鳴的繁盛局面。

儒家的教育目的是培養從政的君子,而成為君子的主要條件是具有道德品質修養,所以在儒家教育中,道德教育居於首要地位。孔子主張以"禮"為道德規範,以"仁"為最高道德準則,凡是符合"禮"的道德行為,都要以"仁"的精神為指導,"禮"與"仁"是儒家道德教育的主要內容。

"仁"是儒家道德教育的最高準則,也是儒家學說的核心內容。"仁"最通常的意思就是愛人,就是承認別人的資格,把人當作人來愛。愛人並不是不分善惡而普遍地愛一切人,而是以"仁"為基本準則,有所愛也有所憎。因此受教育者要樹立以"仁"為個人志向和人生理想,為了實現這個理想,不能過多地計較物質生活。

在處理對人對己的關係上,儒家主張約束和克制自己的言行,使之合乎禮和仁的規範。克己的人能以同情心待人,設身處地為別人著想,自己不要痛苦和麻煩,也不要把這種痛苦和麻煩強加到別人身上。如果有缺點,首先應檢查批評自身的差錯,同時對別人的缺點錯誤採取寬容和諒解的態度。

儒家認為現實生活中不存在不犯過錯的聖人,人人都或多或少會犯錯誤,加強道德修養是為了減少犯錯誤。人會犯錯誤是客觀存在,正確的態度是改過。要正視錯誤而不是掩蓋錯誤,公開改正而不是刻意掩飾。"君子之過也,如日月之食焉,過也,人皆見之,更也,人皆仰之。"對別人的批評忠告,採取歡迎的態度,才能提高自己的修養。

道德認識和道德實踐之間應該有著密切的聯繫。既要認識到道德知識的作用,也要認識到道德實踐的重要性,相比而言,道德實踐更加重要。孔子認為只言不行的人,只承諾義務而不履行的人,不是道德高尚的人,作為有人格的人,應當是"言必信,行必果"。

現實中,人的行為不一定都符合道德準則,常有做得過分和不及的情況。因此儒家強調"中庸",認為待人處事都要"中庸",一切行為都要中道而行,不偏不倚。人的道德情感、意志信念的產生,要靠"心"的作用。道德意志信念一旦形成,便會對情感起指導作用,即理智能夠控制情感,而不會出現道德行為的越軌。要時時刻刻保持頭腦清醒,充分把握道德的基本規律,建立穩定的道德信念,這樣以理化情,以心知道,道德行為才會成為一種自覺,才會養成良好習慣。

古希臘與先秦教育的差異

1、思想上的差異。古希臘教育閃爍著哲學的光芒,自然色彩十分鮮明,是後世羅馬時代自然唯實主義教育的啟蒙。教育中注重探求人與自然的關係,強調科學精神,自然科學對社會價值觀的影響必然滲透到教育思想的精髓。

希臘民族是比較注重人本主義的民族,追逐於人的最大價值的實現,競爭和角斗意識很強烈,古希臘的教育思想洋溢著濃烈的奧林匹克精神。

先秦時期儒家的教育更多地是關心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富有道德精神。先秦儒家教育著重修身養性,注重培養學生的道德品質與健全人格,孔子提出的"和為貴"、"和而不同"的思想,,被樹立為後世教育的主體思想,滲透著人與社會和諧、自然和諧的思想光輝。

2、教育制度主體的差異。

古希臘實行的是全民教育制度,國家掌管教育資源,公民必須接受強制性教育。斯巴達強制實行統一的軍事制度教育,體格健全的男兒必須寄宿國立的共同教育所,接受全封閉的兵營式教育。

中國的春秋戰國時期,正值王官之學式微,私學教育興起,私人講學風氣日盛。私學從"學在官府"的傳統束縛中衝破出來,宮廷、官府的學校下移到民間,教育對象由貴族擴大到平民,教師可隨處上課,學生可隨意擇師,孔子首創"有教無類"的教育思想,不論貴賤、貧富,都應受到良好的教育,教育的下移,拓展了教育面,為社會人才的培養提供了廣闊的平台。

3、教育實踐的差異。

古希臘教育實踐圍繞培養目標組織教學,實踐活動著重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教育實踐突出軍事訓練,青年組學生的教學科目有徒手格鬥、武裝奔襲、戰術訓練,既要把他們訓練成為身強力壯、具有單兵作戰能力的軍人,還要培養成具備政治家或商人素質的社會精英,教學內容都與實踐緊密聯繫。

在雄辯家風生水起的春秋戰國戰國時期,學生的口才訓練作為一種教學實踐,達到了登峰造極的地步。戰國的縱橫家精通縱橫捭闔之術,深得其雄辯真傳,以"合縱連橫"之術,活躍在政治舞台之上。儒家的孔子則通過帶領學生遊歷各國,去增長學生們的實踐積累。孟子也曾親自帶領學生實習攻城之術,在反覆演練中理解"天時地利人和"的戰爭要領。

古希臘與先秦教育差異的原因

古希臘社會生態是階級組織分明,自由民高居上流社會,他們是社會的統治力量,是享有國家一切權利和自由的特殊社會階層,可以任意支配使喚平民和奴隸。奴隸則處於社會的最底層,像牛馬一樣任由主人支配和買賣,專門從事繁重的體力勞動。在這樣的社會形態下,教育資源成了自由民享用的奢侈品,成為炫耀人格的裝飾品,囿於國家教育和宮廷教育,脫離大眾。

在漫長的歷史繁衍中,古希臘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