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退化不重視,農作物根系病害多、蔓延快,成本越大、收入越低

農人顧流芳 發佈 2020-06-14T04:01:41+00:00

最近隔壁陳大媽來家中諮詢流芳說,自己家中的果蔬種植地病菌滋生的非常厲害 ,而且不管是哪種作物其根系病害都在逐漸的增加,而且控制困難。

最近隔壁陳大媽來家中諮詢流芳說,自己家中的果蔬種植地病菌滋生的非常厲害 ,而且不管是哪種作物其根系病害都在逐漸的增加,而且控制困難。大棚種植的蕪青甘藍、塌棵菜、芥藍的根腫病以及番茄、黃瓜、茄子等等蔬菜的青枯病、黃萎病頻繁發生難以防控。

流芳到了陳大媽的果園以及蔬菜種植區,發生她家種植地區的土壤大多都呈現土壤偏酸,而微酸性以及強酸性的土壤比例已經達到了45%左右。在交談中流芳得知陳大媽為了能夠獲得更高的產量,大量施用酸性和生理酸性肥料[例如過磷酸鈣、硫酸銨、氯化鉀等等],以及管理粗放與從來不施有機肥而導致土壤酸化嚴重,土壤酸化嚴重後,土壤中的部分物質會使作物根系中毒、死亡,以及滋生大量病菌和引發更多的蟲害。


我們農民在種植果蔬、糧食的過程中,土壤對這些農作物產量與質量有直接影響。隨著在農村種植的面積不斷增加土壤酸化問題導致了土壤營養元素的逐漸下降,土壤的保肥能力慢慢變得不足,直接對農作物產量與品質造成很大影響。在各個地方的農村酸性土壤分布相對較廣,而且土壤的酸化面積呈現上升趨勢,為了能夠更好的對酸性土壤問題進行處理,提升農民的種植產量,就需要對酸性土壤進行改良,從而更好的促進農作物健壯生長,為增產保質奠定有利的基礎。

土壤酸化是指土壤pH值在原有基礎上逐漸下降的現象,當土壤酸化至影響作物正常生長時就會變成酸性土壤。土壤自然酸化的過程相對比較緩慢,不過農民自身農事操作的因素更會加快酸化過程。

一、以下原因造會成土壤酸化

與環境有關:

當土壤處於高溫多濕環境時,土壤中的有機物會產生厭氧發酵,會加重土壤酸化,當土壤中的有機質含量較低時,土壤的緩衝能力下降,無法有效涵養和稀釋各種酸離子,會加重土壤酸化。

與自然條件有關:

土壤酸化主要原因之一是在自然情況下形成的,例如部分地區具有持續的多雨的季節,降水量會超過蒸發量,從而使得土壤溶液中鹽基離子隨著雨水向下移動,最終導致土壤中易溶鹽減少,造成土壤出現酸化,對農作物產量產生很大影響。[在土壤濕度大降雨頻繁時,大量鹼性離子被淋失到耕作層下,造成耕作層土壤酸化]

與種植戶農事操作有關:

在土壤酸化原因之中,其中會受到人為因素影響,造成土壤酸化。農民在種植生產中,不合理的進行施肥而引起土壤酸化,這對農作物的最終產量影響很大。同時,種植戶在生產過程中,大量使用未充分發酵腐熟的禽畜糞便,這種物質施入土壤後會繼續發酵產生大量有機酸以及在生產中偏重氮磷鉀的使用,進而加重土壤酸化。


二、土壤酸化對農作物有這些危害

在種植生產的過程中大量使用化肥,以及隨著種植時間的延長,土壤化學肥料蓄積過多,尤其是磷鉀元素蓄積過多土壤酸化、鹽鹼化障礙的危害就越大。

會影響微生物生存與繁殖

過酸或過鹼都會抑制土壤微生物的生存,從而影響氮素及其它養分的轉化和供應,並增加作物根部病害的發病率。土壤酸化後也會對土壤微生物的活動產生影響,導致微生物的數量有所減少,造成土壤有機質的分解能力有所下降,對農作物品質產生影響。

會增加作物病蟲害發病幾率

地下害蟲生存環境與土壤PH值有直接的關係,線蟲的爆發流行和土壤的酸化也密切相關。土壤PH值越低線蟲的危害越嚴重,因線蟲相對喜酸性的環境。同時造成使得土壤中磷和鉬有效性有所降低,導致土壤越來越貧瘠,對作物的生長造成一定的影響。

會造成作物缺少某種元素

酸化土壤中氫離子超標,它會直接危害作物根系,造成作物根系捲曲、變脆、變硬,吸收功能受阻。同時,作物在缺乏營養嚴重時可造成死棵爛根,以及造成作物缺鐵缺鈣缺鎂及多種營養元素的吸收,導致果蔬的果實產量下降、著色不良等等情況。


三、改善土壤酸性,農民這樣做會更好

☑合理增施有機肥

有機肥能提升土壤有機質,改善土壤結構,促使生長在土壤上的果蔬葉菜健康。在作物收穫戶,可向地塊施用有機肥能夠起到提升酸化土壤的PH值,達到改善效果。有機肥主要的優勢就在於有極大的緩衝性,能調節土壤酸鹼度的作用,長期施用有機肥可以改善土壤平衡酸鹼。

☑施用石灰,配用生物肥

農民施用石灰能夠調節酸鹼,可以增加養分的有效性。同時通過施加微生物肥料,也可以很好的促進土壤中物質轉變,提高農作物對養分的吸收,更好的促進農作物生長,達到對酸性土壤改良效果,並促進農作物生產。

☑秸稈還田,選用合理品種

有部分老農在對酸性土壤進行管理中,利用作物秸稈還田也能對土壤環境進行改善,減少鹼性物質的流失對酸性土壤進行控制。其次,老農建議可以通過合理選擇氮肥品種,以減緩土壤酸化。當然為了更好的酸性土壤進行管理,也需要合理選擇作物品種。


@農人顧流芳總結:

農民在種植生產的過程中,不能只講高產再高產,一味地施用太多的氮肥。土壤耕作制度應輪作倒茬、實現套種等等。為了更好的對酸性土壤進行改良,也可以通過施用土壤調理劑,以提高土壤肥力。同時,農民配合秸稈直接還田後,新鮮腐植質是在土壤中慢慢形成的,它會隨即與土粒結合,能夠有效可以促進土粒團聚,從而改善土壤理化性狀。

我們農民種植的作物能不能增產,並不是施肥量的多少來決定,百分之75%取決於土壤的好壞。在農村農民種植的作物大多都會施用農藥化肥,進而造成土壤嚴重板結、惡化、酸化等現象,這種已經是普遍存在的。因此,農民想給作物增產保質,最關鍵的措施一定是改良土壤。


看植保、學農技,點擊按鈕搜索頭條三農,萬篇優質文章供您參考~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