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歡古詩詞的孩子,究竟比別人強在哪兒?

全國產經平台 發佈 2020-06-15T09:31:46+00:00

「如果孩子從小就開始接觸古詩詞,你會發現孩子背的詩詞越多,在未來的語文學習當中會越輕鬆。這時,當孩子再看葉嘉瑩先生的這本《人間詞話·七講》時,一定會對中國古詩詞、我們的傳統文化有更深的理解,會發生一種碰撞,會產生共鳴。

【點擊右上角加'關注',全國產經信息不錯過】

本期嘉賓:程翔

北京一零一中學 語文特級教師

「如果孩子從小就開始接觸古詩詞,你會發現孩子背的詩詞越多,在未來的語文學習當中會越輕鬆。

這就是因為我們在教孩子古詩的時候,會幫助孩子去理解詩人所處的時代,所表達的詩詞的意義與情感,潛移默化的去了解我們的文化根脈是什麼。

而閱讀這本書是需要一定的文學素養的,需要孩子已經讀一些詩詞,並且對此有自己的見解。

這時,當孩子再看葉嘉瑩先生的這本《人間詞話·七講》時,一定會對中國古詩詞、我們的傳統文化有更深的理解,會發生一種碰撞,會產生共鳴。」

↑↑↑

睿智的先生

用最簡單、直白的語言,肩負文化傳播的使命

若有感悟,歡迎轉發!

1

推薦理由

推薦理由一

《人間詞話·七講》是一本很好的「語文教材」。

如果孩子從小就開始接觸古詩詞,家長會發現孩子背的詩詞越多,在以後的語文學習當中反而越輕鬆。這就是因為我們在教孩子古詩的時候,會幫助孩子去理解詩人所處的時代,所表達的詩詞的意義與情感。

在小學、初中的語文學習中,就有不少的語文題是讓孩子寫出詩人的感想,古詩所表達的中心思想。所以,我們之前幫助孩子培養的良好學習習慣,就可以有效地幫助孩子提升語文成績。

《人間詞話》是著名國學大師王國維所著的一部文學批評著作,也是晚清以來最有影響的著作之一,可以說是進入古典文學的敲門磚與基石。但因為它的解說方式是中國傳統的感悟式的意象批評,所以一般讀者,不易讀懂。

葉嘉瑩先生的《人間詞話·七講》,實際上就是對王國維本人以及《人間詞話》的重新解釋、演繹、闡述。讀不懂《人間詞話》原著的人,可以先來讀這個《七講》然後再去讀原著,這樣就會簡單很多。

推薦理由二

王國維曾說:

「教育不足造英雄和天才,

而英雄和天才自不可無陶冶之教育。

曾幾何時,當看到語文課文結尾處的「背誦全文」時,可能很多人會有疑問,我們為什麼一定要背誦古詩詞?

網上有個段子是這樣說的:

看這風景美如畫,

本想吟詩贈天下,

怎奈自己沒文化!

只能:

哈哈哈,浪好大。

所以,請告訴孩子,讀詩詞、背詩詞是為了在你看到讓自己動容的場景時,可以用一些感性的詩句,如「景色幽美似畫境,雖未撩人心已醉」來表達自己內心的情感

這也就是為什麼很多家長讓孩子從小就開始背誦古詩詞的原因,因為古詩詞養人,將來孩子的氣質和眼界都會不一般。

《人間詞話·七講》是葉嘉瑩與王國維兩位詞學大家,時隔百年的一次精彩「隔空對話」,是極其難得的佳作。

葉嘉瑩先生以深厚的文化積澱,運用東西方文學批評理論,旁徵博引、娓娓道來,而這樣的潛移默化的「濡染」,難道不正是當下孩子們所需要的嗎……

推薦理由三

王國維說過:

「人品高,則詩格高;心術正,則詩體正。」

詩歌可以說是語言的語言、文學的文學,那些精鍊短小的詩句不僅能提升了我們的思想境界、審美品位、更能給我們的內心注入持續的滋養。

讓孩子多去背誦些詩歌,既能培養孩子的表達能力、寫作水平和閱讀趣味,還能在潛意識中去訓練孩子的想像力和感受力。

不僅如此,在誦讀詩詞的同時,孩子還可習得做人的道理,知廉恥、懂禮儀,這更會讓我們的孩子受益終身。

王國維

2

關於本書

《人間詞話·七講》》封面

《人間詞話·七講》在整體內容上,分為兩部分:

第一部分:為著名詞學大師葉嘉瑩先生所著,以深入淺出、典雅細膩的文字,為讀者講述了王國維《人間詞話》中著名的「境界」說、詞與詩的美感特質的區別,及歷代著名詞家詞作。

第二部分:為王國維的《人間詞話》原文。

王國維的人生三境界與古詩詞學習的關聯

在視頻中,程翔老師提到他對這本書印象最深刻的一點,便是葉嘉瑩對王國維「人生三境界」說的解釋,那麼,什麼是人生三境界呢?

在《人間詞話·七講》中葉嘉瑩先生指出:

「古今之成大事業、大學問者,

必經過三種之境界:

『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

此第一境界也;

『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獨憔悴』

此第二境界也;

『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

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此第三境界也。

此等語皆非大詞人不能道。

然遽以此意解釋諸詞,

恐為晏、歐諸公所不許也。」

王國維《人間詞話》手稿

而真正好的詩詞作品,是讓人家從表面的第一層意思,還可以聯想到很多層的意思。

就像王國維所說的古今成大事業大學問者的那三種境界:

第一重境界

「昨夜西風凋碧樹,

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

此一境:「望盡天涯」正從一夜無眠生出,脈理細密。「西風凋碧樹」,不僅是登樓即目所見,而且包含有昨夜通宵不寐臥聽西風落葉的回憶。

景既蕭索,人又孤獨,幾乎言盡的情況下,作者又出人意料地展現出一片無限廣遠寥廓的境界:「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

這三句雖然包含望而不見的傷離意緒,但感情悲壯,毫無纖柔頹靡。此一境界,乃對人生的迷茫,孤獨而不知前路幾何。

第二重境界

「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獨憔悴」

此一境:詞人所憂「春愁」,不外是「相思」二字。

詞行至此,可知滿懷愁緒之所以揮之不去,正是因為他不僅不想擺脫這「春愁」的糾纏,甚至心甘情願為「春愁」所折磨,即使漸漸形容憔悴、瘦骨伶仃,也決不後悔。

投影至人生,第二境界人有了目標,在追逐的道路上,求之不得之後形容消瘦而卻繼續追逐無怨無悔。

第三重境

「眾里尋他千百度,

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此一境:尋覓千百次,竟然是在燈火冷落之處發現了那人。人們都在盡情的狂歡,陶醉在熱鬧場中,可是她卻在熱鬧外。

燈火寫得愈熱鬧,則愈顯「那人」的清高,人寫得愈忘情,愈見「那人」於世間的不同境地,更是在詩人心中的不同境地。

此一境界表明立志追逐的,在足夠的積累後,量變成為質變,不經意間已追逐到了

在葉嘉瑩先生看來,王國維從這些小詞里,看到成大事業大學問的境界,這是一種「興」的聯想,而「興於詩」是孔子教育學生的根本,要求學生有一顆富於感發的心,而且經常能夠從詩裡面感發到做人的道理。」

好的作品,它有很豐富的內涵,若讓孩子從小把它背下來,很奇妙的事情就發生了。它隨著年齡的慢慢增長,以及對人生體驗的逐漸豐富,每個階段都會有更深入的體會。

那麼,葉嘉瑩先生的「七講」,又講的究竟是什麼呢?

《人間詞話·七講》經典摘錄

建議感興趣的朋友,買來此書仔細閱讀。

第一講 經典摘要

詞以境界為最上。有境界,則自成高格,自有名句。五代、北宋之詞所以獨絕者在此。

有有我之境,有無我之境。

「淚眼問花花不語,亂紅飛過鞦韆去」、「可堪孤館閉春寒,杜鵑聲里斜陽暮」,有我之境也。

「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寒波澹澹起,白鳥悠悠下」,無我之境也。

有我之境,以我觀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無我之境,以物觀物,故不知何者為我,何者為物。

古人為詞,寫有我之境者為多,然未始不能寫無我之境,此在豪傑之士能自樹立耳。

而後他還在《哲學叢刊》的序文中還說過一段話:「余正告天下曰:「學無新、舊也,無中、西也,無有用、無用也。凡立此名者,均不學之徒,即學焉而未嘗知學者也。」

王國維的《人間詞話》說了一段話:宋人詩不如詞,以其寫之於詩者,不若寫之於詞者之真也。

我給小孩子講詩時,還寫過這個象形字「葉嘉瑩先生《人間詞話七講》摘記」字,古人造出這個「之」字表示用腳行走的意思。在「之」字下邊加上個象形字的「心」字,就成了「葉嘉瑩先生《人間詞話七講》摘記」字。這個字是會意的字,是「心之所之」,就是說,你的心往那裡去,那就是你的「志」。

第二講 經典摘要

《詩經》里有十五國風,其中一個就叫《鄭風》。

周天子派使者到各諸侯國採風。所謂採風,就是收集各地的流行歌曲。在採集來的各地流行歌曲之中,鄭國和衛國的歌曲常常都是涉及男女愛情的,於是就有了「鄭風淫」的說法。

「步搖」是女子戴在頭上的首飾,就是一根簪子下面串著飾品,你一走路它就搖晃,所以叫步搖。

「蓮」,它的諧音可以是「憐愛」之「憐」,所以古人寫到蓮常常涉及愛情,這在中國詩歌里是有傳統的。

第三講 經典摘要

《花間集》里的18位作者卻都是男子,沒有一個女子。男子以女子的口吻寫愛情,說我要找一個愛我、我也愛的人嫁給他。這種話女子自己敢寫嗎?

在中國詩歌傳統裡面,「美人」所指的常常不只是女子,而是一切有美好志意和才能的人,主要還是指男子。

詞之為體,要眇宜修。能言詩之所不能言,而不能盡言詩之所能言。詩之境闊,詞之言長。

第四講 經典摘要

所以,一般人所追求的的就是個人一己的目的。由這個目的出發,所以世界上就有了俗濫的藝術。其實,現在我們的媒體所宣傳的,也都是吸引人的慾望,而不是提升人的理想。

「經」字本義是指絲織物的縱線,後因古代典籍是由熟牛皮繩穿竹簡而成的,形制頗似縱橫交織的紡織物,因此經又被引申為典範性的著作或書籍。

溫庭筠的《菩薩蠻》一共寫了十幾首,但我們可以只看一首;韋莊的《菩薩蠻》寫了五首,你卻一定要一口氣讀下來才能夠真正懂得韋莊。

「我瞻四方,蹙蹙靡所騁」,詩人之憂生也。「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似之。「終日馳車走,不見所問津」,詩人之憂世也。「百草千花寒食路,香車系在誰家樹」似之。

第五講 經典摘要

孔子的「五十而知天命」,什麼是天命:我說那是天理之自然、事理之必然、義理之當然。

孟子說:「良人者,所仰望以終身者也。」

所以這男女的關係和君臣的關係,其實是有一個可以相對比和相對稱的地方。

好的詞,都能夠寫出來一種不得已的感情。

固哉,皋文之為詞也。飛卿《菩薩蠻》、永叔《蝶戀花》、子瞻《卜算子》,皆興到之作,有何命意?皆被皋文深文羅織。

第六講 經典摘要

節制和約束不只是一種禮法,也是一種藝術,藝術不是只有任縱才是好的。

客觀之詩人,不可不多閱世。閱世愈深,則材料愈豐富,愈變化,《水滸傳》《紅樓夢》之作者是也。主觀之詩人,不必多閱世。閱世愈淺,則性情愈真,李後主是也。

小令可以變成長調,可是小令已變成長調以後就失去了餘味,讓人一覽無餘,於是就不像小令那樣能夠給讀者留下比較豐富的想像餘地了。

第七講 經典摘要

在豪放的詞人裡面,一個是蘇東坡,一個就是辛棄疾,只有他們兩個人在豪放之中不是空口說大話,而是有許多低回婉轉,有許多挫折的生活背景隱藏在裡面。一般的人沒有他們的理想和遭遇,只是在表面上做出一個豪放的樣子而已。

詞這個東西不能趕時髦,不能追風氣。

象喻是一種約定俗成的比喻,它的喻意是比較固定的。

引用《傅雷家書》裡面提及《人間詞話》的內容,權當是學習下『名家見解』:《人間詞話》青年們讀得懂的太少了;肚子裡要不是先有上百首詩,幾十首詞,讀此書也就無用。

再說,目前的看法,王國維的美學是『唯心』的,在俞平伯『大吃生活』之際,王國維也是受批判的對象。其實,唯心唯物不過是一物之兩面,何必這樣死摳!我個人認為中國有史以來,《人間詞話》是最好的文學批評。開發性靈,此書等於一把金鑰匙。

詩人對宇宙人生,須入乎其內,又須出乎其外。入乎其內,故能寫之;出乎其外,故能觀之。入乎其內,故有生氣;出乎其外,故有高致。美成能入而不能出,白石以降,於此二事皆未夢見。

3

關於作者

葉嘉瑩 先生

葉嘉瑩先生,出生於1924年,1945年畢業於北平輔仁大學國文系,自1954年開始,在台灣大學任教15年,1969年遷居加拿大溫哥華,任不列顛哥倫比亞大學終身教授,1991年被授予「加拿大皇家學會院士」稱號。現任中央文史館館員、南開大學中華古典文化研究所所長。

有人這樣來描述葉嘉瑩先生:

「在中國文學界,被世人尊稱為先生的女性,我所知道的,除了楊絳,便是葉嘉瑩。有人說她是現代社會碩果僅存的『士』。」

葉嘉瑩先生講詩詞的成就,與她的詩詞創作、詩詞研究的全面才華息息相關。

她在講座中曾說:

「我之所以90多歲還在講,

因為我覺得我既然認識了中國傳統的文化,

這麼多美好、有意義、有價值的東西,

我應該讓下一代的人能夠領會、也能夠接受。

如果我不能夠傳輸給下一代,

是我對不起年輕人,對不起古人,

也對不起師長和老師。」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轉載自首都教育,所發內容不代表本平台立場。

全國產經平台聯繫電話:010-65367702,郵箱:hz@people-energy.com.cn,地址:北京市朝陽區金台西路2號人民日報社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