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泉」般滋潤村民心田——記民和縣滿坪鎮清泉村第一書記郭曉峰

青海新聞網 發佈 2020-06-15T10:22:24+00:00

清泉村,有清泉、有青山,207戶936人傍山而居,群眾文化素質不高,經濟發展後勁不足,產業結構單一,26戶貧困戶居住分散,是典型的貧困村。

青海新聞網·大美青海客戶端訊 在位於海拔3540米的高寒地區的崑崙河北岸,有個被譽為崑崙山中第一個不凍泉的納赤台清泉。距它幾百公里外的海東市民和回族土族自治縣滿坪鎮清泉村也有一處泉眼,四季清澈、常年不干,曾在乾旱年代養育了村裡的百姓,因而「清泉村」之名由此得來。

2018年4月,曾在納赤台水文站守望高原的「水文人」郭曉峰,被省水利廳派駐到民和縣滿坪鎮清泉村任第一書記,辛勤工作、為民謀福,如「清泉」般滋潤村民心田。清泉村,有清泉、有青山,207戶936人傍山而居,群眾文化素質不高,經濟發展後勁不足,產業結構單一,26戶貧困戶居住分散,是典型的貧困村。郭曉峰是清泉村第二任第一書記,面對年底就要整村脫貧的艱巨任務,他對「補短板、強弱項」著重發力。2017年,對於飲水安全這個「老大難」問題。他聯繫「娘家」省水利廳通過項目支持在清泉村修建了3座蓄水池以及排洪渠工程,不僅使村裡家家通了自來水,還可滿足滿坪鎮及周邊村子的飲水供給。

2018年雨季,山體大面積滑坡影響了飲水管線,吃水再次成為村民的「難心事」,作為水利工程師的郭曉峰第一時間與鎮政府、水管所協調,組織村「兩委」現場考察,短時間內重新選擇線路接通了入村飲水管線。同時,完成了6.7公里的道路硬化。村裡的貧困戶都發展家庭小牧場,為了養殖發展更有空間,郭曉峰奔波協調,每戶貧困戶4.5萬元的國際農發基金六盤山片區扶貧畜棚項目在清泉村落了地。 2018年底,清泉村摘掉了「貧困帽子」。

扶貧既要解燃眉之急,又要打長遠基礎。面對後續的鞏固發展,郭曉峰思路明確。一方面繼續激發貧困戶自身發展動力,引導貧困戶堅持「種養結合」擴大種植規模。另一方面通過「黨建+合作社+貧困戶」模式,通過外商、合作社流轉土地、吸納勞動力帶動貧困戶增收,並讓合作社提供給貧困戶藥材莖葉加工成養殖飼料。目前,合作社種植藥材28公頃。 「愛人者,人恆愛之」。惠民實事一一落實,鄉親們對郭曉峰越發有好感。2018年8月,民和縣遭遇特大暴雨,清泉村村委會因大量雨水浸灌,地基下陷。郭曉峰挨家挨戶查看情況,低保兜底戶王花花老人看著身上裹著泥巴、嘴唇乾裂,連口水都顧不上喝的郭書記濕了眼角說「:書記,你住在辦公室休息不好,來我家裡住吧。」郭曉峰考慮到暴雨期間可以給老人作伴,向鎮上申請後搬進了王花花老人的家,並在自己所住的房門口掛上了「村務代辦點」的簡易牌子。從此,郭曉峰多了一位「姨娘」,老人多了一位親人。那段日子,自來水中斷,為了給老人打水,郭曉峰連桶帶人摔進了滿是淤泥的河道里。

他從鎮上買上蔬菜、水果,給老人做飯,聊天、餵羊、打掃院子。 「書記是城裡來的,但他從不嫌棄,處處心疼著我們老百姓。」郭曉峰的付出,「姨娘」全都看在了眼裡。不管郭曉峰多晚回家,他的屋子裡燈一直亮著,爐火也很旺。

有一次,郭曉峰加班到第二天早上六時,準備跑去開會時,「姨娘」拿來了一雙布鞋,端來了一大碗熱騰騰的「麵條」,麵條之下還有五個雞蛋。 「那一刻,扶貧路上所有的苦和累都化作了幸福的淚水。」郭曉峰說。他和村民同吃、同住、同勞動,成為了名副其實的清泉村人。 「群眾利益無小事,一枝一葉總關情」。郭曉峰從小在城市長大,但記憶深處是老家農村過去的窮困潦倒……扶貧路上,他深切的感知著農民的不易。

窗明几淨,這是低保兜底戶喬著麼的家。當上村保潔員的喬著麼打掃完衛生剛回到家,從柜子里拿出了幾個盤子,烤雞、肉片、花捲,還有一串香蕉。過去,這個家一貧如洗,要到過年時才能吃得這麼豐富。 「說什麼也要建起這房來。」2018年暴雨過後,喬著麼家的老屋成了危房,面對1.3萬元的資金缺口,郭曉峰一邊聯繫施工隊,一邊想方設法籌集資金,給她家蓋了房。之後,他又聯繫派駐單位和滿坪鎮黨委政府,為這個家置辦了家具。 「政策好、郭書記好,我現在有房住、有肉吃、有新衣服穿……」喬著麼說著便哈哈樂了起來,她的幸福感染了在場的每一個人。

見到貧困戶毛雙登時,他正在訓馬。失去兒子、自己從地震中逃生時受傷,儘管接連遭遇打擊,但他勤快老實,一心脫貧致富「。一匹馬前幾天剛賣出去,賺來的9000元錢又買了奶山羊回來。現在,共養了6匹馬、7頭牛、16隻奶山羊,一年能有5萬多元的收入。」毛雙登說。其實,去年毛雙登養的9頭待產的牛中毒流產。郭曉峰得知後,第一時間聯繫獸醫站全力救治保住了大牛,後來又給他爭取救助款項和飼草料,毛雙登的產業才得以繼續發展。在今年疫情交通管制期間,飼草料中斷,毛雙登急火攻心,郭曉峰知道後急忙聯繫了鎮長張慶鴻進行協調,最終以「接力」的方式從甘肅買來了兩噸多的飼料。

匯冰川溪流,集河流融水,納雪山谷地。郭曉峰曾在被稱為「生命禁區」的沱沱河留下「水文」腳印。在清泉村,他為民奔波的足跡遍布每個角落,腳踏實地繼續堅實地走好大山裡的扶貧路……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