涼山多業並舉壯大集體經濟

四川省人民政府網站 發佈 2020-06-15T10:23:31+00:00

近年來,涼山州高度重視農村集體經濟發展,接力推動涼山州特別是貧困地區村集體經濟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弱到強。

圖為會東縣鰺魚河鎮熱水塘村貴鴻溫泉酒店。涼山州委組織部供圖(資料圖)

近年來,涼山州高度重視農村集體經濟發展,接力推動涼山州特別是貧困地區村集體經濟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弱到強。

5月30日,涼山州委出台了《關於進一步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的意見》,梳理出10種路徑,推出5條政策壯大農村村級集體經濟。

6月2日,記者從涼山州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現場推進會上獲悉,涼山州將把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與脫貧攻堅、基層治理和鄉村振興等工作緊密結合,與農村產權制度改革有機銜接,幫助群眾增收致富。會議還明確了涼山州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的總體目標:2022年涼山全州村級集體資產總收入同比增長10%以上,2025年,30%以上的村集體經濟達到10萬元以上。

近日,記者走進涼山三個村,看集體經濟發展給鄉村帶來的變化。

開發資源抱團發展

集體增收村民受益

怎樣突破傳統烤菸、蔬菜等產業瓶頸,讓群眾致富路子寬起來,腰包鼓起來?2017年,會東縣鰺魚河鎮熱水塘村黨支部書記、村主任王永貴提出了大膽的想法:「雞冠山腳流淌著的溫泉水不能白白流淌。」

當年7月,圍繞「發揮溫泉資源優勢,發展鄉村特色旅遊產業」,村裡展開了廣泛的討論,確定了「村主導+村民入股+投資商投資」發展模式,村級集體產業——貴鴻溫泉酒店應運而生。

「不懂經營」的王永貴專門赴成都、昆明、攀枝花等地的溫泉酒店實地考察,探索出「化零為整、抱團發展、共同盈利」的經營模式。村黨支部牽頭成立合作社,以中央、省州縣試點項目扶持資金100萬元、村集體資金12萬元牽頭入股,廣泛吸收農戶入股78萬元,投資商投資700餘萬元,建立起利益聯結機制,以實現村集體經濟收入與村民增收「雙提升」。

2017年10月,集食宿、洗浴、休閒娛樂、康養為一體的熱水塘村村級企業貴鴻溫泉酒店正式開工建設,2018年8月竣工營業。目前,這個「旅遊新村」綜合體有可容納200餘人的衝浪池、可容納130餘人的水療澡堂8間、可容納100餘人的兒童水上樂園、可同時容納500餘人就餐的餐廳,還有占地160多平方米的會議室、客房23間。

熱水塘村將收益進行合理分配,投資商、村集體投資、入股村民、其他村民都得益。村集體股權所得利潤的40%用於改善基礎設施、整治環境衛生、資助學生等公益事務,既激發了村集體經濟發展活力,又讓村民得到實惠。

截至2019年底,貴鴻溫泉酒店實現總營業額240餘萬元,純利潤74萬元,村集體獲利約15萬元。

流轉土地規模種植

「空殼村」走上致富路

5月30日,記者來到冕寧縣石龍鎮雙橋村,迎面而來的是一大片整齊的大棚基地,嶄新寬闊的水泥路、錯落有致的小洋樓。村民們說:「雙橋村的發展變化,得益於村集體經濟的壯大。」

建檔立卡貧困戶劉燕一大早就來到村葡萄種植大棚,給新栽種的「陽光美人」葡萄種苗綁枝、摘芯。劉燕是村集體經濟產業園建設的第一批受益者,土地流轉每年有近3000元的收入,她在園區務工每月能掙2000多元。

以前的雙橋村是典型的集體經濟「空殼村」,村民經濟來源主要靠傳統種植養殖和外出務工。2019年3月,村黨支部書記李林坤帶著村幹部10餘人到雲南考察學習後,決定開發雙橋村的農田優勢,將土地整理後,實行規模化、機械化、產業化發展。

通過多次動員,雙橋村流轉了40餘畝土地,發展反季節大棚葡萄種植業。

採取「支部+合作社+專業種植戶+農戶」合作模式,雙橋村實現了經營主體、農戶、村集體三方共贏。流轉土地的村民每年每畝可獲得2400元的租金。專業種植戶和村委會簽訂租賃大棚流轉合同,每年合作社可獲每畝4800元的大棚租金。村民還可以在基地務工,按每天70元獲取用工報酬。

「今年底把修樓房欠的錢還完,就專心掙錢供娃娃讀書了。」劉燕說。

2019年,雙橋村集體經濟收入達21.6萬元,其中,10%補助貧困戶,40%用於維修溝渠道路、環境治理等公益事業,50%用於村集體積累繼續擴大種植規模,進一步壯大村集體經濟。

整合資源文旅融合

貧困村變「最美村鎮」

昭覺縣特布洛鄉谷莫村貧困發生率曾高達23.3%,2016年以來,發展特色產業,打造谷莫村產業品牌,走上了脫貧致富之路。

2018年,谷莫村順利退出貧困村,並榮獲「中國最美村鎮精準扶貧典範獎」。

谷莫村農牧業資源豐富,農產品具有原生態、綠色、無污染等特點。在選准了產業發展切入點後,該村大力種植苦蕎、花椒、核桃、馬鈴薯、花魔芋等當地傳統特色產業,開展核桃、油菜籽榨油加工,提高農產品附加值,依託當地的特色烏金豬、閹雞等發展養殖業,採取「飛地養殖」模式與養蜂專業合作社合作,在德昌縣養殖蜜蜂,累計增收6萬元以上。

谷莫村黨支部還充分利用良好的文旅資源,打造傳統彝族村莊,統一傳統民居風貌,發展彝繡工藝品。用好「中國最美村鎮」、《索瑪花開》原型地兩張「金字招牌」,發展鄉村旅遊業,目前已實現10萬元的收入。2020年,脫貧攻堅題材電視劇《深山的呼喚》劇組已將谷莫村作為拍攝地,預計可為谷莫村帶來旅遊收入40萬元以上。

為有效整合資源,谷莫村成立了種養、造林和鄉村旅遊3個農民專業合作社,帶動村集體經濟發展。2016年至2019年,村民人均純收入同比增長20%以上,村集體資產規模達150多萬元。(記者 何勤華)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