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教授拒絕給黑人學生提供特殊待遇被停職,平權不等於特權,幾萬華人站出來為他撐腰

醫師報 發佈 2020-06-15T11:34:57+00:00

戈登·克萊因,是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的會計學教授,因為拒絕給黑人學生提供特殊待遇,他先被扣上了「種族歧視」的帽子,接著又被校方停職。

來源:敲黑板 文 | 王安憶 張超


最近美國人都在忙著反種族歧視,而幾萬美國華人卻忙著為一名被控種族歧視的教授撐腰。

戈登·克萊因,是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UCLA)的會計學教授,因為拒絕給黑人學生提供特殊待遇,他先被扣上了「種族歧視」的帽子,接著又被校方停職。

為什麼華人要給克萊因教授撐腰?原因也很簡單,美國高等教育平權運動已經完全脫離了目標,平權正在變成特權,而華裔亞裔人群卻因為特權受到了越來越不公正的對待。

教授被扣「種族歧視」帽子

事件起因,是克萊因教授最近收到的一封電子郵件,郵件里說:

「大家正在為黑人爭取權利,希望我們此刻能萬眾一心,也請您有所表示,給黑人同學一些特殊待遇。」

什麼叫「特殊待遇」,媒體報導存在出入,有說是要求推遲期末考試時間,也有說是要求期末考試給黑人學生評個高分,總之,是有違考試公平性的特殊要求。

這一不合理要求,被有39年教齡的克萊因教授斷然拒絕,他還洋洋洒洒地回復了一篇郵件,既感謝了這位學生的建議,又解釋了拒絕的理由:

你知道班裡哪些同學是黑人嗎?現在都上網課,要如何分辨?

混血的同學怎麼辦?比如一半亞裔一半黑人的同學,直接給特殊待遇,還是給一半?

住在明尼阿波利斯的同學怎麼辦?他們的生活和心理都受到衝擊。

我這門課的考核標準,就是期末考試,如果存在「特殊待遇」,怎樣才能給出一個不傷害任何人的解決方案?

結尾時,克萊因教授還引用了馬丁·路德·金的名言:

「人們不應該以膚色評估他人」,你覺得你的要求有沒有違反馬丁·路德·金的忠告?

這份回復有理有據有禮貌,卻徹底激怒了UCLA的部分黑人學生,他們認為克萊因教授的這封信充滿了白人教授高高在上的優越感,還以「極端種族主義」為由,向學校投訴了克萊因教授。

輿論壓力之下,UCLA先向黑人學生表示歉意,同時把克萊因教授給停職了。

克萊因教授停職之後,事件又發生了意想不到的進展。

在change.org請願平台上,有兩撥人正在同時發起請願。

一部分人請願,要求UCLA徹底開除克萊因教授,現在已有超過2萬人簽名。

另一部分人請願,要求UCLA儘快讓克萊因教授複課,並向教授道歉,目前已超過4萬人簽名。

為了推廣支持克萊因教授的請願,還有人發起了捐款,很多人為此捐出幾十美元到上百美元,而捐助者名字顯示,這些支持克萊因教授的請願者,多為華裔亞裔。

以平權之名侵害華裔亞裔權益

為什麼華裔亞裔支持克萊因教授?因為克萊因教授反對提供特殊待遇,或者明確點說,反對為黑人學生提供特權。

而過去的十幾年,在美國轟轟烈烈的高等教育平權運動中,提供給非洲裔拉丁裔學生的特殊優待,幾乎都是以犧牲華裔亞裔學生的正常權益為代價的。

2011年,歐巴馬政府建議,大學招生應考慮種族因素。為此,美國名校紛紛出台了一些「種族配額」的招生潛規則,即新生中一定要有「指定名額」的各少數族裔。

這便意味著,一些成績優秀的學生,會因為「名額有限」而被排除在外。

2015年,一位印度裔小哥在比他更優秀的學長被15所名校拒絕之後,決定假扮黑人身份申請學校,結果輕鬆拿到了包括哈佛、耶魯在內的11所名校的面試邀請。

2018年,哈佛大學因「種族配額」問題遭到非營利組織「美國大學生公平錄取組織」起訴。

早在2014年,該組織就起訴哈佛在招生時歧視亞裔學生,更傾向於白人、黑人以及拉丁裔,哪怕他們的學業成績遠遠不如亞裔學生。

哈佛對此一直予以否認,但校方同時也承認,早在2013年內部調查時便發現,如果只看學業成績,亞裔學生錄取比例將從當時的18.7%上升到43.4%。

2018年7月,川普政府宣布取消「種族配額」,推行公平競爭,不分膚色,擇優錄取。

然而,緊接著芝加哥大學率先宣布取消了SAT/ACT考試的強制性要求,這兩項考試相當於「美國版高考」,過去一直是美國各所大學招生的重要參考條件。

目前,已有超過1000所美國高等院校作出了這個決定。

平權運動的目的,是讓貧困人群和少數族裔優先享有教育和就業機會。

可是當平權運動以種族配額和取消考分的方式開展,最終卻走向了平權的對立面——因為賦予非洲裔、拉丁裔等少數族裔學生的特權,會犧牲到華裔亞裔學生的權益。

早在2009年,普林斯頓大學兩位社會學家在《不再分開,不再平等》一書中,便量化了各種族在SAT考試上需要取得什麼分數,才能獲得相同的入學機會。

通常來說,黑人學生只要獲得1000分,白人學生需要獲得1350分,而亞裔學生需要考到1450分。

華裔亞裔學生成績好,源於亞洲人重視教育的文化傳統。華裔亞裔普遍相信教育改變命運,這完全是公平的體現,可如今卻成了遭到招生歧視的罪狀。

《洛杉磯時報》對此評論,亞裔人群努力學習想要打破階級壁壘,結果反而因為成績太好而受到不公平待遇。

為什麼不直接給黑人發文憑

聖地亞哥大學法學院法學教授、美國民權委員會委員蓋爾·赫略特經過研究後認為,高校平權運動效果並不好。

首先,那些靠「特權」進入高水平大學的少數族裔學生,入學後根本跟不上學習進度。

赫略特調查了美國最頂尖的法學院,發現51.6%的黑人學生,在大一學年成績排名位列最後10%,而白人學生這一比例只有5.6%,法學專業所有年級幾乎都是這個狀況。

而且,這些黑人學生在接受高等教育的過程中,與白人的成績差距會越來越大,這讓他們在畢業後很難獲得高聲望職業並融入主流社會。

赫略特教授還發現,那些「特招」入學的非洲裔和拉丁裔學生,往往會避開最硬核的科學或工程類專業,普遍缺乏上進心。

調查發現,35歲及以下的黑人大學畢業生,擁有科學或工程學學士學位的可能性僅為白人的36%,擁有這些領域博士學位的可能性為白人的15%。

作為對比,亞裔大學畢業生擁有科學或工程學學士學位的可能性是白人的4.5倍以上;擁有博士學位的可能性是白人的7倍以上。

赫略特教授就此得出結論,「既然如此,為什麼大家還在堅持『平權運動』而不是採用『色盲原則』(儘可能平等地對待個體,而不考慮文化或種族)?」

蓋洛普2016年一項調查顯示,60%的美國人贊成實施高等教育平權運動。

同時也有70%的美國人表示,大學招生應僅憑才能評判,而不應過多考慮種族背景。

也就是說,人們支持平權,卻不支持把平權變成特權。

民意如此,為什麼美國大學卻堅持不忘初心?

蓋爾教授認為,這是因為既得利益者太多了。

赫略特教授一針見血地指出,成千上萬受益的少數族裔學生反對改革,而大大小小的政治人物都在以「平權」攫取政治資源,指望他們解決這一問題並不實際。

亞裔人群的正當利益,唯有靠亞裔人群自己爭取。

近年來,亞裔人群一直在抗議哈佛等院校在招生中對亞裔採取的種族偏見、種族配額和超高標準。

「美國大學生公平錄取組織」起訴哈佛大學時,也受到包括美國亞裔教育聯盟在內的眾多亞裔組織的鼎力支持。

這一次,在克萊因教授事件中,也有更多亞裔人群站了出來。

黑人權益需要保護,但不該以犧牲華裔亞裔權益為前提,而且這樣違背了教育本身的目的,如果克萊因教授最終遭到開除,那將來不如直接給黑人學生髮個文憑得了。


參考文獻:

Fox Business:UCLA prof responds to students' 'woefully racist' charge: 'My record is pristine'

Insider:A UCLA lecturer was placed on leave after students condemned his 'woefully racist' response to a request for accommodations amid BLM protests

NBC News:UCLA lecturer on leave after complaints of 'woefully racist response' to request to postpone exam

The Heritage Foundation:A "Dubious Expediency": How Race-Preferential Admissions Policies on Campus Hurt Minority Students

Vox:Asians are being used to make the case against affirmative action. Again.

Los Angeles Times:Opinion: As an Asian American, I』m running the college admissions race with a handicap

American Bar Association:Affirmative Action in Higher Education: Relevance for Today's Racial Justice Battlegrounds

NPR:How Americans Feel About Affirmative Action In Higher Education

Shout Out UK:Why Chinese And Asian Students Do So Much Better In School, Or Do They?


#醫師報超能團##超能健康團#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