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長瓶頸何解?奶粉從業者需專業制勝

奶粉圈 發佈 2020-06-15T14:17:21+00:00

近年來,奶粉行業進入存量競爭,市場「蛋糕」變小後更是加劇了渠道銷售不暢、竄貨亂價等一系列問題的發生。

近年來,奶粉行業進入存量競爭,市場「蛋糕」變小後更是加劇了渠道銷售不暢、竄貨亂價等一系列問題的發生。在這些現象的背後可以看到,奶粉市場越來越向著品牌化、規模化、專業化發展,越往後走發展越難,讓很多奶粉從業者感到日子越來越不好「混」了。

兩極化加速上演,粗放式運營終淘汰


走市場時沒有說不難的,都在愁新客,愁動銷,尤其是母嬰店,不少生意下滑20%,甚至50%。當然也有增長的,但營收雖然上去了,利潤卻下降了,市場投入越來越大。在這種困境下,有母嬰連鎖負責人吐槽:「靠品牌方做動銷還不如靠自己,團隊服務完全跟不上。」



有業內人士認為:「以前賣奶粉靠客情,靠關係,誰和店老闆、導購把關係維持好,他家的奶粉銷量就不用愁了。時代變了,奶粉營銷人專業性越來越重要。再說導購,信息不對稱時,導購推薦什麼消費者就買單,現在消費者越來越理性,導購必須靠專業和服務『吃飯』了。粗放型經營早已是過去時。」

今年,市場格局在變化,品牌方、代理商、零售商都在進行市場角逐,進一步搶奪市場份額。在這種競逐中,誰能「攪動」市場,成功卡位,關鍵就在於專業化發展。就拿裸價產品來說,沒有團隊和服務的高毛利驅動效應正在終端失靈,這類產品終被淘汰是可預見的。為門店創造價值,提供動銷服務能力,滿足消費者需求的品牌會更有市場和未來。


「從行業角度來看,出生率在降低,但這只是一種表象,要清晰的認識我們已經從增量經濟到存量經濟這麼一個時代,行業還在形成過程中,競爭會越來越激烈,有的部分沒做好,就應該用更高的效率為消費者創造價值,這樣企業才有生存的價值。」樂友國際商業集團有限公司、樂友孕嬰童創始人兼CEO胡超在去年CBME表示。

消費市場年輕化,重塑人才方是出路


如今,奶粉消費者正在不斷年輕化,90後漸成消費主力。據艾瑞諮詢《中國90後媽媽消費洞察白皮書》顯示,90後媽媽更為信任母嬰社區中的群友以及現實生活中有真實交流的親友的推薦,影響力分別達到61.4%和52.2%。此外,專家、KOL及母嬰編輯等專業人士的推薦,對90後媽媽也有較大的影響力,近92%媽媽為專業推薦動心。由此可見,90後消費越來越理性,更加信賴專業人士和垂直平台,這就對奶粉從業者的專業素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就如奈特天使總經理馬曉雷所言:「團隊越來越強,發展才能越來越快。團隊專業服務過硬才能實現老客的激活和新客的高效轉化。」當下,門店動銷不動,老客流失,新客減少,唯有重構「人貨場」,提升購物體驗,強化團隊服務才能更好扭轉生意困境。因此,這也是為何越來越多的品牌方、代理商和零售商今年都在強調要重塑人才,進行人才梯隊的培養。

對此,有品牌方銷售無奈表示:「最近很多品牌在招人,也有很多銷售在找工作,但匹配度不高。大部分品牌方要求銷售年齡在35歲以下,一些有經驗但還在基層的銷售根本沒有機會了,要麼按兵不動要麼轉行。現在對銷售的專業度要求很高,銷售越專業門店客情越好,這對部分銷售很有挑戰。」



同時,伴隨著消費市場年輕化,無論是品牌方、代理商還是零售商都有對筆者表示招聘員工時都更偏向於90、95後,他們普遍認為,奶粉市場3年更迭一次,消費者永遠在變年輕,團隊年輕了才能更了解消費者的需求點,更能和他們走到一起,產生深層次互動。「必須招年輕團隊,我們現在做一些新創意,公司一些年紀大的銷售怎麼教都不會,索性不管他們了,但是年輕人就不存在這些問題。」一位代理商直言。

大浪淘沙始見金,實力比拼專業制勝


某品牌向筆者坦言:「對於中小企業來說,這個時期挖一些有價值潛力的人員正是好機會。人力成本這兩年都比較高。我們一個業務經理的固定成本每月都要1.3萬以上,這還只是固定費用,不算獎金提成。並且受疫情影響,人效比明顯不如從前。不過人力成本雖然高一些,但這個時期能儲備一些人才總是好的。」

今年下半年,資金比拼、實力比拼、團隊比拼尤為重要,而「人海戰術」在一些大品牌中更是體現的淋漓盡致。不管是後台維護、前台銷售、市場動銷、渠道分銷等等都需要團隊去做執行。但是同樣的產品,不同的團隊操作,皆會因執行力、專業力和服務力的不同而呈現不同結果。


說到專業力,就不得不講一個小故事,之前走訪市場,在一家不起眼的門店遇到了一個專業性很強的優秀店長,通過溝通後了解到她是奶粉智庫的重度粉絲,關注奶粉智庫4年了,每天堅持學習奶粉智庫2次,並且很喜歡奶粉智庫網的「比奶粉」功能,對她熟悉奶粉、了解行業資訊、學習奶粉餵哺等方面有很大幫助。因此,學用利用「奶粉智庫網」等學習工具讓自己變得更優秀,更專業,這也不失為一個方便快捷的好方法。奶粉圈&奶粉智庫一直在您身邊。

縱觀奶粉行業的發展,依靠操作模式和強大的團隊執行力而突圍的有很多,但因此而沒落的也不在少數。再好的模式也需要一支強悍的團隊去執行和落地,這也是馬云為什麼寧願選擇一流的團隊和三流的方案,也不願意選擇三流的團隊和一流的方案。


大浪淘沙始見金,現在的競爭已經轉向了專業淘汰非專業的進程,精耕細作、專業制勝才能守得雲開見月明。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