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澤東評價白居易

毛的追隨者 發佈 2020-06-15T21:15:22+00:00

白居易(772—846)唐朝詩人。山西太原人,字樂天,自號香山居士。貞元進士。曾貶為江州司馬,後任杭州、蘇州等地刺史,多有政績,為民傳誦。晚年居洛陽龍門香山,信佛。其詩今存三千多首,多有揭露黑暗統治,反映社會衰敗和人民痛苦生活之作。有《白氏長慶集》。 白居易是唐朝中期的詩人。


白居易(772—846)唐朝詩人。山西太原人,字樂天,自號香山居士。貞元進士。曾貶為江州司馬,後任杭州、蘇州等地刺史,多有政績,為民傳誦。晚年居洛陽龍門香山,信佛。其詩今存三千多首,多有揭露黑暗統治,反映社會衰敗和人民痛苦生活之作。有《白氏長慶集》。

白居易是唐朝中期的詩人。他的詩不少是以諷喻時事為題材的,通俗易懂。毛澤東充分肯定白居易的人品和文品。1949年12月,毛澤東在首訪蘇聯途中的西伯利亞列車上,應陪同的蘇聯漢學家費德林之請,談到了唐朝大詩人李白、杜甫和白居易。當時費德林記下了要點:白居易(8—9世紀),唐代大詩人,他用通俗易懂的口語寫出精彩的文藝作品。儘管他在宮廷身居高位(左拾遺,相當於司法部長),但是仍然接近群眾,並在作品中表達普通老百姓的情緒和願望。

1958年1月16日,毛澤東在南寧會議上說:光搞現實主義一面也不好,杜甫、白居易哭哭啼啼,我不願看。毛澤東此說,可能與當時的大背景有關。那時正好是熱氣騰騰的「大躍進」前夕。事實上毛澤東還是喜歡白居易的詩的,由他圈定的白居易詩詞有《上陽白髮人》、《秦中吟十首》等,有些如《寄殷協律》、《賦得古原草送別》還作有手書。

毛澤東熟讀白居易詩,更能恰如其分地作比喻。1952年10月29日,毛澤東視察江蘇徐州,途中談古論今,如數家珍,在指點古代來過徐州的大文人群,就提到了白居易,說:大詩人白居易父親曾任彭城令,九歲時便來過徐州,以後又多次到徐州。他曾寫下著名的《燕子樓詩》,這首詩還引起了一些矛盾。1953年3月,他為林克解釋薩都刺《彭城懷古》,竟然能一字不誤地背出白居易的七絕《燕子樓》,須知此僅是白氏《長慶集》的一篇,非其代表作,也不見多家注本;1954年的一天,當他發覺有警衛戰士默寫的白居易新樂府《賣炭翁》,其中有寫作「心擾炭賤願天寒」和「曉駕炭車輾冰撤」時,先後指出「擾」、「撤」這兩個別字。對白居易的《放言》五。。首,毛澤東篇篇都作了精讀,有的還作了恰當的引用。1939年5月30日,他在延安的一次演講里,引用了《放言》的第三首:

贈君一法決狐疑,不用鑽龜與祝蓍。

試玉要燒三日滿,辨才須待七年期。

周公恐懼流言日,王莽謙恭未篡時。

向使當初身便死,一生真偽復誰知。

背完後,又接著說:永久奮鬥就是要奮鬥到死。汪精衛、張國燾沒有這個精神,於是中途變節。白居易這首詩說的就是蓋棺論定,人到死的時候,才能斷定他的功罪是非。1972年,在談到林彪時,又引用了這首詩的後四句。然後說明:一個人錯誤的發展是有一定過程的,認識一個人是真革命還是假革命也是有一定過程的。

毛澤東特別喜愛白居易的《長恨歌》、《琵琶行》。他生前曾多次讀過,至少有五次在各種版本上留有圈點,且抄錄過這首《長恨歌》開篇的三十二行。由他讀過的《注釋唐詩三百首》里,在《琵琶行》篇名上連畫有三個大圈,在「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兩句旁,畫滿了圈圈,並在詩篇的天頭空白處寫有一段批語:「江州司馬,青衫淚濕,同在天涯。作者與琵琶演奏者有平等心情。白詩高處在此不在他處,其然豈其然乎?」(《毛澤東評點唐詩三百首》,中國檔案出版社、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1999年版)又手書了此詩全篇。毛澤東曾與毛岸青、邵華談起白居易的這首詩,說:《琵琶行》不但文採好,描寫得逼真細膩,難得的是作家對琵琶演奏者的態度是平等的,白詩的高明處在於此而不在其他。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