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秘濉溪明清釀酒作坊群遺址 600餘件文物再現古鎮繁華

安青網 發佈 2020-01-11T12:51:38+00:00

三個作坊重溫釀酒過程長豐街明清釀酒作坊群遺址位於濉溪老城後大街,距離濉溪古街——石板街並不遠,在遺址發掘後,當地人紛紛表示:「一直知道我們這裡以前有許多釀酒作坊,但沒想到原來就在我們的腳下。」

據安徽日報報導,2018年9月,在濉溪縣北苑風景棚戶區改造工程施工過程中,濉溪長豐街明清釀酒作坊群遺址得以重見天日。這一遺址位於濉溪縣故城內後大街兩側,面積達37萬平方米。2019年,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對該地點進行發掘,清理面積近3000平方米。

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副研究員陳超說,濉溪長豐街明清釀酒作坊群遺址分布面積是迄今發現全國最大的,比已發掘的近十處釀酒遺址面積總和還要大,是安徽省乃至華東地區首次經過科學考古發掘並獲取大量釀酒流程設施的遺址,對研究釀酒工藝具有重要的考古價值和學術意義,填補了華東地區古代釀酒遺存的空白。

三個作坊 重溫釀酒過程

長豐街明清釀酒作坊群遺址位於濉溪老城後大街,距離濉溪古街——石板街並不遠,在遺址發掘後,當地人紛紛表示:「一直知道我們這裡以前有許多釀酒作坊,但沒想到原來就在我們的腳下。」

記者在現場採訪時了解到,此次發掘主要是圍繞三個釀酒作坊展開,分別是祥源坊、大同聚坊和魁源坊。「經過與濉溪老地圖對比,發掘位置與文獻記載的釀酒作坊能夠一一對應,增強了考古與歷史文獻的互證,提高了發掘的可信度。」陳超介紹。

酒窖群發掘現場。

考古人員經過發掘發現,這幾個作坊之間界限明確,作坊內分為蒸煮區(蒸餾區)、晾曬區、發酵區、制曲區等,有蒸餾灶、制曲房、曲池、晾堂、發酵池、水井排水溝等,值得一提的是現場還發現了種類多樣的窖池,有磚窖、泥窖、磚泥混合窖以及缸窖等形式,窖泥豐富,在陽光下呈現五顏六色的形態。考古人員表示,這反映了各家作坊發酵技術和釀酒工藝上的差別,「釀酒香型和風味的不同,這是為了適應不同的市場和消費群體。」經考古人員清理後發現,長豐街明清釀酒作坊群遺址設施齊全,規模大、保持完整,較全面地反映了皖北乃至北方蒸餾酒製作工藝發展的生態模式,「如此完備的蒸餾酒製作生產體系全國稀有。」在現場,考古人員還在「大同聚」釀酒坊發現了一處並排雙蒸餾灶。「這樣的釀酒布局我從沒有見過,是為了提高產量還是有其他目的,還不清楚。」安徽口子酒業股份有限公司退休職工劉金釗從事釀酒職業一輩子,表示並排雙蒸餾灶這種布局十分罕見。

記者從當地人那裡了解到,釀酒作坊的布局一向都是「前店後坊」,「前面銷售,後面釀酒,這展示了當時皖北地區釀酒手工業生產和銷售的模式。而此前發現的這種布局主要集中在四川地區。」

六百文物 再現古鎮繁華

濉溪作為地處皖北的小縣城,這次發掘出的酒坊遺址聚集了明朝至民國幾十家釀酒作坊,約37萬平方米,三個坊遺存出土遺物約600餘件,瓷片約1噸。按質地分陶器、缸胎瓷、瓷器、紫砂器、玻璃器、銅器、骨器、鐵器、石碑等。專家表示,這從一定程度上說明了當時釀酒工業的發達,對於研究明代至民國時期北方釀酒輕工業發展有著重要的學術價值和意義,同時能從一個側面反映當時當地的繁華景象。

酒窖群發掘現場。

事實上,濉溪長豐街明清釀酒作坊群遺址的發現並非偶然。濉溪古老的酒文化一直為人們津津樂道,濉溪鎮是濉溪城關鎮所在地,其處於汴水入濉之口,這也是「口子鎮」的來源。戰國末期韓非子周遊列國來到濉溪,著有《宋人酤酒》,其中提及「為酒甚美……」可見當時此地飲酒已十分普遍。漢建武二十年(公元44年)設沛國於相城,頒布「酒榷」,對酒實行專賣政策,壟斷酒的產銷,以獲酒利,足見當時濉溪的釀酒業已相當可觀。1984年11月,在今濉溪東蔡里荒冢中,曾發掘一個四耳盤口壺,經鑑定為東漢時期所造,經常用作酒器。此外,在文學上,著名的「竹林七賢」中的嵇康與劉伶都是濉溪人,都酷愛飲酒。嵇康在《秋胡行》篇中留下了「俞酒盈樽,莫與交歡」的詩句;人稱「斗酒學士」的王績因性喜酒,辭官隱居武里山東麓(今濉溪蔡里)以酒詩自娛,好種黍,采草藥配合釀酒,後來著文《酒譜》;明朝相山隱士任柔節曾以「隔壁千家醉,開壇十里香」來讚美濉溪美酒……宋時,濉溪釀酒更上一層樓。據古碑記載,當時朝廷在濉溪和柳孜專設稅官,徵收鹽酒稅。元朝時,濉溪釀酒業仍然興旺,朝廷專門在渠溝設立「酒監」以課酒稅。

光緒三十年,津浦鐵路通車,這為濉溪酒外銷創造了有利條件,來自上海、杭州、無錫等地的糧商、酒商雲集於此。當地農民也兼營販運,簍背、桶裝,把美酒銷往四面八方。其時當地便流傳著這樣的民謠:「團城七十二,居中盡得法,千瓮皆上品,甘美泉水佳。」大量濉溪釀酒銷往外地,與此同時,外地很多優質的商品也進入到濉溪,反映出當時人們前衛的消費觀念。在釀酒遺址群現場,考古人員除了發掘出酒罈、酒杯、酒瓶、酒盞等與釀酒、盛酒、品酒、飲酒相關的物品外,還發掘出紫砂壺、香水瓶、骨簪、麻將、牌九、菸嘴、鼻煙壺、筆筒等一大批物品,比如考古現場就發掘出景德鎮著名瓷號「邵義昌造」的瓷碗。

一脈相承 延續工業文明

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副研究館員陳超說,從發掘情況來看,此次發掘的三個釀酒作坊中,魁源坊的時代跨度是從清代中期到民國時期,大同聚坊的時代是清代早期至民國,祥源坊的年代是明代晚期到民國。目前,相關科研院校正在對發酵池、曲坊、曲池以及儲水池等遺蹟進行微生物的科技檢測,分析得出許多與酒相關的酵母菌和真菌,同時,現場採集到的木炭也被送檢以測出年份。

曾經的作坊已經消逝在歷史煙雲中,好在距這一遺址群僅一路之隔尚存有一「同聚酒窖」,讓人可以一窺歷史氤氳。現場一石碑記載,老窖始建於元末明初,「深四尺八寸」。歷史上,口子鎮(今濉溪鎮)酒香關山十萬里,同聚糟坊獨占七十二坊之巔,「實賴此窖之功焉」。一條條方形的老窖池像肥沃的農田,窖池之間阡陌相連,牆壁上兩層古樸的木製雕花窗,可以上下翻動,控制風力和採光,適當調節室內發酵的溫度和濕度。寬大的老窖池、一輛輛用於運料的獨輪小車,看到這些,可以讓人想像出,當年「同聚酒窖」站在濉溪七十二酒坊之巔的盛況。

歷史的車輪滾滾向前,昔日作坊式生產已很少再能見到,1949年,以「同聚酒窖」等為前身,「國營濉溪人民酒廠」成立,即今日口子酒業前身。2006年口子酒業被國家商務部首批認定為「中華老字號」,是第一家獲此殊榮的徽酒。2008年全國文物普查時,將口子窖酒遺址評定為「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重要新發現」。(本報記者 丁賢飛 文/圖)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