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業成為設計師6年後,我總結的3方面思考

視覺當鋪 發佈 2020-03-16T02:27:16+00:00

畢業六年了,迷信的我感覺畢竟六六大順,那就復個盤吧,總結下自己的成長和反思,正好也跟大家交流一波。而且你會發現我們常用的、大規模的產品設計,基本都越來越像,甚至去了LOGO 都分不出來誰是誰。

畢業六年了,迷信的我感覺畢竟六六大順,那就復個盤吧,總結下自己的成長和反思,正好也跟大家交流一波。

關於設計

從大學到工作接觸設計有 10 年多時間,對它的理解、認識、困惑也在不同的階段發生著變化,不知道身為設計師的你有沒有同樣思考過這幾個問題:設計的價值有那麼大嗎?設計和產品的邊界在哪?設計能做一輩子嗎?

我先嘗試著聊一聊自己的想法。

1. 設計的價值有那麼大嗎?

工作這幾年,不定期的都會思考「設計的價值是什麼」,「它真的有那麼重要麼嗎」之類的問題,發現不同時段,自己的想法也不一樣。

剛工作的時候,覺得「設計」是一份很厲害的職業,對產品的價值太大了。

因為它決定著用戶對產品的第一印象,所以當時我認為設計一定要好看,要不一樣,要引領趨勢,要表達自我。反正設計就是「有價值」的。

工作三四年時,開始意識到自己如此的膚淺和自大,甚至開始懷疑「設計」對於企業來說價值沒那麼大,尤其是網際網路行業的設計。

因為像服裝設計、工業設計、珠寶設計等等,它們是可以通過「設計」提升議價能力,或者對客戶起著決策價值,是可以幫助企業賺錢的,所以很有價值。

再比如前幾天我逛超市,因為一個飲料的包裝吸引了我,我就要買它,哪怕發現並不好喝,我把飲料倒掉裡面換上可樂,都覺得美滋滋,但是確實是在為設計買單。

然而,我們回過頭想想網際網路產品中,有多少用戶會說:「哎呀這個產品的顏色用的還挺好的,我要買會員」,或者「哎呀他們的 icon 畫的還挺好,我要充值咯」。就算有,也會是那種有情懷且小眾的產品,或者嘗嘗鮮就走了。

而且你會發現我們常用的、大規模的產品設計,基本都越來越像,甚至去了 LOGO 都分不出來誰是誰。

就像整容臉一樣出自一個醫生之手,像很難分辨出真假美猴王一樣。

難道這些公司真的沒有厲害的設計師嗎?為什麼會這樣呢?所以在這個階段,我就在想網際網路設計師的價值,是不是沒那麼大,「設計」並不是影響用戶去留或者付款的重要因素。

時間一轉,到了現在,對這件事的想法又有了變化,我又開始覺得設計的價值是很大的。

原因是對「設計」的定義發生了改變,以前我覺得設計就是負責產品的「交互」和「視覺」,且「價值」很難被量化。

而現在覺得,我們不能孤立的去看「設計」,不能為了「設計」而「設計」,而是要對業務足夠了解的前提下,學會關注業務目標和利用數據,來挖掘「體驗設計」在其中的機會點,通過「設計」手段,來幫助業務完成目標,帶來數據的增長或者商業收益。

「設計師」甚至可以站在整個公司或者業務線的使命和願景上,去思考更創新的需求機會點,從而為企業帶來收益,而不是把自己框到一個小圈圈裡還抱怨是職責帶來的局限性。

以上,是我對「設計的價值」思考在這幾年中發生的變化,從覺得「價值很大」到「沒啥價值」再到「價值很大」,雖然結果回到了起點,但對設計的理解卻跟以前完全不同。

不過我相信這只是我現階段的想法而已,也期待之後的工作,能帶來更深入的思考,顛覆現有認知。

2. 設計和產品的邊界在哪?

「設計和產品的邊界在哪」這個問題看似不難回答,一般人都會說:「產品是把控方向、挖掘需求、思考商業模式,設計就是將這些需求以最恰當的方式滿足用戶,同時平衡好商業需求和用戶體驗……」

聽起來很有道理,分工明確,和諧共處,似乎大家手牽手一起共創美好未來的畫面已經浮現在你腦海中。

但是,在日常工作中你會發現它們的重合度非常高,比如:某某產品覺得設計太差再改改吧,某某設計吐槽這個需求是不是沒長腦子還不如自己寫。

甚至常聽到有人說:「我是做視覺的,感覺交互更核心一些,我要轉行做交互」,有人說:「我是互動設計師,我感覺互動設計師的話語權不夠,我想轉行做產品」。

為什麼會這樣呢?它們的邊界在哪呢?

我去年也一直在思考這個問題,因為我發現不管什麼設計(交互&視覺)走到頭都是要關注體驗,而你想做出優秀體驗,就必須要深刻理解產品,了解所處行業,甚至所處的經濟形式。因此我們會發現,走到終局它們並沒有什麼邊界,因為交互即產品,視覺即品牌,它們是一體的。

就像查理芒格所說的:「現實世界的問題,不會恰好落在某個學科之內,它們會跨越界線」。

一旦心態是開放的,你就不局限於自己的職責是什麼了,因為所謂的職責劃分也不過是企業為了更好的管理,所以無所謂要不要轉行,因為你擅長的領域還不一定已經做好了,就不要猶豫不決了,首先踏實把手頭的事兒搞好,其次不用給自己設限。

3. 設計能做一輩子嗎?

很多人都覺得設計是吃青春飯的,是不是年紀大就做不了了?

甚至有時腦補一下自己年過 40,還在那畫圖的場景,瞬間有一絲悲涼。

當設計工作越久,尤其是網際網路行業,這是必不可免會思考的問題。比如:自己的未來在哪?下一步該怎麼走?身邊有人自己創業,有人轉了管理,那執著於做設計的人,該何去何從?

因為不像傳統行業,有各種的建築大師、服裝大師、工業大師,來腦補自己的天花板。而網際網路行業設計這個職位,本來存在的年數就比較有限,年齡較長且成為榜樣的大師屈指可數,這也造成了大家不知道這行老了還能不能幹。

但我覺得,如果你只是把設計當作一個賺錢的手段,或者局限在畫圖層面,其實較難做一輩子。

雖然聽起來有點虛,但我真的認為如果你把它當作自己的事業,發自內心的熱愛,且擁有思辨能力、架構思維、跨界思維,你職業的想像空間就會更大,它就能夠做一輩子。哪怕未來你不再是網際網路的設計師,但很多事情的底層邏輯都是相通的。

以上,就是我近幾年關於設計的一點思考。

關於心態

以前聽到別人說心態很重要,要積極樂觀之類的話,總覺得很空,又是一碗濃濃的老母雞湯吧。

但這幾年越來越意識到好心態的重要性,關於「心態」這趴我想跟大家聊幾個問題:你經歷過至暗時刻嗎?你日常焦慮嗎?

1. 你經歷過至暗時刻嗎?

從小到大,我都覺得自己是一個開朗、樂觀的女生,說的最多的就是:「這都不是事兒」,我也因為這種心態收穫很多,且我以為會一直這樣。

然而在 2016 年冬天,我經歷了所謂的人生中第一次「至暗時刻」。

可能有人會問:「什麼是至暗時刻」?

我回憶起來覺得那是一種灰暗痛苦時光,長期處於低落、抑鬱、迷茫、自我懷疑中,一種伸手不見五指的「人生低谷」。

大多數人都是經歷了什麼大的挫折、失敗帶來的打擊導致的。而我的情況就很特殊,我並沒有經歷什麼大的失敗和挫折,可笑的是,我是在自己目標完成後開始陷入低谷。

我是個目標性比較強的人,喜歡給自己定目標,而且很享受完成之前努力的過程,但是在 2016 年,我完成了對自己來說很有挑戰的目標後,瞬間失落、崩塌了。

因為那時的我找不到下一個目標是什麼,當我想辦法尋找自己下一個目標時,內心裡另一個自己開始對話說:「那下個目標完成後呢?最終的目標是什麼?成為一個很厲害的人?再厲害又能怎樣?我到底想要什麼?」

我發現自己根本回答不上來,瞬間心慌和心跳加速,因為這種對話從來沒在我腦海里出現過,打破了我的思維框架,而且無解。

持續半年時間,每天內心裡有兩個小人對話:「人生的意義是什麼」,「我們終將走向死亡,那麼我們經歷這些的價值是什麼」,「什麼對自己最重要」,甚至一度想活著就是一件沒有意義的事情。

我嘗試著去各種網站去搜索:「人生的意義是什麼?」試圖找到些安慰,然而當我看到有的回答是:「人生本來就沒有意義」時,我更加崩潰和絕望。

所以我不知道還能有什麼支撐著我有激情的生活,以前樂觀積極、傻樂的自己仿佛已經丟了。

回憶起來,那時每天都覺得自己生活在迷霧中,只能看到自己的腳,看不到眼前,看不到周圍,不知道前方是路還是懸崖,頂著一團烏雲在行走,感覺自己什麼都不會做了,什麼也做不好,做什麼都提不起興趣。

還會感覺所有人跟我都在平行空間,沒人能理解我當時痛苦的感受,因為大家覺得我一切都很好,有啥好胡思亂想的。

失眠,每天早上 5 點鐘醒就開始哭,因為害怕天亮,不知道怎麼熬過這沒有意義的一天,每到天黑又開始哭,因為我覺得還有無數個沒有意義的日子需要度過。

我當時特羨慕那些因為購物而開心的人,最起碼物質還能帶來快樂;羨慕渴望賺更多錢的人,因為金錢還能給他帶來滿足感;羨慕玩遊戲能很投入的人,覺得低成本的遊戲都能帶來快樂的話真幸福……

慢慢的我走出了迷霧,花了差不多半年時間,漸漸的也能感受到生活中一些小細節帶來的幸福感,這個期間我嘗試探索自己人生意義。

那就是「經歷」和「體驗」,接受生命帶給我的快樂和平淡,也體驗生命帶來的磨難和委屈。

就像是拿到了來地球這個遊樂園的門票,我知道「旋轉木馬」很舒服,很安全,但也要挑戰下「過山車」的刺激,最重要的是經歷,這樣離開的時候才沒有遺憾。越來越理解別人說的:「生命就是一場修行,讓心平靜下來,坦然面對人生的起起伏伏」。

現在回憶起來,那段經歷可以說很痛苦了,比身體疾病更痛苦。但這也是我從小到大收穫最大的一次經歷,因為沒人能幫得了自己,只有每天無數次跟自己的對話,去尋找答案。

它使我更了解自己、更平靜、更從容,更懂得快樂的重要性,同時沒那麼在乎別人怎麼看自己,只要自己開心就行。

所以,當時很喜歡莊子的一句話:舉世而譽之而不加勸,舉世而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內外之分,辯乎榮辱之境。

因為很喜歡,我還把這句話做在了包上。

而且,我覺得很多時候我們容易被外界的言語,氣的像青蛙一樣鼓鼓的,但我們確實不能取悅所有人(YOU CANT PLEASE EVERYONE ),所以就畫了下面的小插畫。(終於理解,有時候靈感真來源於痛苦)

也喜歡萊昂納德·科恩《anthem》里的一句歌詞:萬物皆有裂痕,那是光照進來的地方。

鏡頭拉回到現在,三年過去了,我還是原來的我,樂觀活潑,但我不是以前的我,因為我認清了生活的真相,還依舊愛它。

然後,分享下當時對我調整情緒不錯的方法:

  • 寫日記,記錄自己當下的狀態,不做評價;
  • 專注自己的情緒,跟自己對話,感受它,接納它;
  • 看書,發現以前看不懂的哲學類的書,瞬間能懂了;
  • 冥想,練習專注能力,學著活在當下。

然後再推薦幾本對我有幫助的書,《有限與無限的遊戲》是我今年覺得很棒的一本書,看到凱文凱利說這本書改變了他對生活、宇宙和其他一切事情的看法,感興趣的可以讀讀。

所以,如果你也同樣經歷著這些,不用擔心,珍惜這次經歷,因為一旦走出來將看到不一樣的風景。

2. 你日常焦慮嗎?

我們日常刷著傳播焦慮的文章,身邊充斥著忙碌且焦慮的同學,似乎整個世界都很著急,一天不努力就掉隊,我以前也經常有這種感受。

但是當我經歷了上一趴說的痛苦經歷後,就很少被身邊的「焦慮」影響了。

因為我覺得焦慮的原因大部分都來自於兩個部分:

  • 「不知道自己想要什麼」而把「別人當自己的對手」,看到別人變優秀了焦慮,感覺自己拖延了焦慮,其實與其焦慮後立刻通過「做事」來彌補內心的恐懼,倒不如好好思考下自己到底想要什麼,想成為什麼樣的人,這樣才能解決本質問題。
  • 每天都覺得自己有忙不完的事兒,但是回憶起來也沒什麼成長,多半是低效的瞎忙,所以越想越焦慮。

推薦大家一本書《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這本書對我的時間管理、溝通合作、人生規劃都有很大幫助。

所以,找到對的方法,沒什麼好焦慮的,生活方式本來就有很多種,不需要被所謂的「焦慮」和「成功學」牽著鼻子走,找到最適合自己的節奏,做好時間管理,然後工作的時候足夠投入,玩的時候足夠盡興,就可以了。

關於生活

明明標題是工作總結,但還是想寫一下生活相關的內容,因為我覺得不管工作多忙,都不能忘了生活。

以前的我算是個「工作狂」了,感覺很少過周末,就喜歡跑到公司加班,最開心的事情就是不被別人打擾聽著歌專心做設計。

所以就不用說「生活」了,不存在的。我媽經常打電話說:「你還記得你有個媽媽麼?」背後一滴冷汗流過……

關於生活這趴我想聊的就是:照顧家人,認真生活。

1. 照顧家人

像上面說的,很多人應該跟我一樣,經常因為工作忙碌而忽視家人,因為工作擠壓的情緒而對家人沒有耐心。

然而隨著自己慢慢長大,發現爸媽也漸漸老了,他們會更需要我們,而我也意識到盡孝要儘早。

前幾天半夜刷抖音時,看到有個 19 歲的女生出車禍成了植物人,爸媽不放棄,一直無微不至的照顧,終於在半年後醒了,但基本什麼都忘記了,她的爸媽像照顧嬰兒一樣,教她吃飯、教她走路、教她識字,欣慰的看著她像寶寶一樣的壘積木。

我就在想這個世界上,應該也只有自己的家人,在自己最無助,甚至失去所有的時候,不拋棄不放棄地照顧自己吧。

所以,我覺得我們一定要珍惜跟家人在一起的時光,有時間多陪陪父母,把時間管理,事情優先級處理好,多打些電話的時間還是有的。

2. 認真生活

雖然很多人都在討論「如何平衡好生活和工作」,聽起來感覺它們天生是對立的,似乎只要想工作的好,就別想有生活,只要你選擇了好好生活,工作就會落下。

而且我們周圍充斥著「996」,「35歲了被離職」之類的文章,大家都會覺得「這還敢生活嘛,我只想生存」。

然而,我覺得他們是相輔相成的。因為我們工作的目的不就是為了生活得更好嗎?同樣你懂得生活、關注生活、認真生活,才能給工作帶來更多的靈感,讓自己變得更加積極。

不過我說的「生活」,不是要四仰八叉地躺在沙發上當個死宅,或者是不工作了,辭職出去旅行,浪跡天涯。

而是我們能從生活中習以為常的細節感受到幸福,能關注到別人關注不到的事物本質,這些都能為工作提供不一樣視角。

尤其是設計師,一定要多玩、多看、多好奇,我發現我好多靈感和感悟都來源於這些。所以學會擠出時間「玩兒」,去認真生活。

總結

寫這篇文章讓我回憶很多,有成長時的興奮、有絕望中的痛苦,像在腦袋裡來了一場倍速播放的電影,一場有關於自己六年來對設計的思考,關於心態的變化,以及對生活的理解的電影。

時間好快又好慢,來不及眨眼我們就長大了,希望不管未來經歷什麼,我還是那個嘻嘻哈哈嘰嘰喳喳的牙,也希望你們不管經歷什麼都保持樂觀以及愛我。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