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歡香港電影的那些年

三聯生活周刊 發佈 2020-03-28T14:35:41+00:00

來稿請投:zhuangao@lifeweek.com.cn小時候,媽媽在奶奶家平房對面的街上,開了一家店。

本文系讀者投稿。

來稿請投:zhuangao@lifeweek.com.cn

小時候,媽媽在奶奶家平房對面的街上,開了一家店。店裡生意不錯,人來人往,都是熟客。

我自小奶奶家長大,那時候頑皮得像個小子,家裡只我一個女孩,我便跟著哥哥們到處亂跑,騎車比賽,上房抓鳥。每天回家都是一臉的灰。

直到有一天,三叔在媽媽的店旁邊開了一家音像店,不過幾平米大的屋子,滿牆都是碟片。店裡專門配了電視和DVD,三叔白天就一直放電影。記得剛開業的時候剛好上映鐵達尼號,屋子裡好幾日都堆滿了人,鴉雀無聲地圍在那看,我坐在角落裡的小板凳上看著Jack和Rose在冰冷的水中吻別,哭得一塌糊塗。很多年後我提到這個場景的時候,三叔說,那時候就指著這部片子賺了不少錢。當然那是後話了。

從那之後,我便不愛跟著哥哥們亂跑了,一到放假就鑽到三叔店裡,一坐就是一天。那年我七歲。三叔二十三歲。

除了有大片上映,三叔最常放的是左邊牆壁上的片子,那一整面牆全是香港電影。後來我才知道,八九十年代是香港電影的黃金時代,那時候誰不愛港片呢?我也愛上了看港片。

愛看《縱橫四海》《喋血雙雄》《英雄本色》,喜歡周潤發的玩世不恭和瀟洒倜儻,喜歡張國榮的絕世美顏和風華絕代,喜歡劉德華的鷹鉤鼻和他認真努力的眼神……那時候爸媽都在店裡忙,沒時間管我,也從不怕我跑丟了。我就那麼坐在音像店門口的小板凳上,看得忘記了時間,日落了也不察覺,直到奶奶罵著來喊我回家吃飯。我不情願地跟在奶奶的後面,穿過小巷,走過通往奶奶家的那條土路,鳥兒在頭頂上嘰嘰喳喳地飛過,北方夏天的傍晚,熱氣剛剛散去,巷子裡飄著飯香。

過了幾年,奶奶家的平房要拆了蓋樓房,媽媽的店和三叔的店也要拆了重建,門前的道路也進行了翻修。經歷一番折騰,我們的生活又回到了往日。

媽媽繼續開店,但三叔已經攢了些錢下海做生意去了。奶奶家搬進了離大街最近的那棟樓。我站在陽台上隔著窗戶就能看到媽媽忙碌的身影。

不上學的時候,我還是在店裡和奶奶家兩邊竄,只是這時候哥哥們大了,平房也沒了,馬路上的車也多了起來。沒人再帶我上房抓鳥,騎車比賽了。我便總待在奶奶家看電視。那時候看的最多的是金庸小說改編的電視劇,古天樂版的《神殿俠侶》,張智霖朱茵版的《射鵰英雄傳》,黃日華版的《天龍八部》……看多少遍都不膩。

有一天中午吃飯,電視里放《射鵰英雄傳》,媽媽突然回來,我來不及關電視,嚇得不敢說話。媽媽總不讓我看電視,每次被她發現我偷看都免不了被一頓痛罵。沒想到那天她竟沒生氣,只說了一句,這演員演得不好,沒有83版的好看。後來電視里放了83版的,我看了幾集,覺得媽媽騙人,明明就是94版的最好看。

那些年三叔做生意賺了錢,送了我一個隨身聽,我攢錢買了好多磁帶,BEYOND,劉德華,張學友,張國榮,周華健,任賢齊……每天晚上寫完作業就偷偷地抄歌詞,歌詞中的盪氣迴腸,愛恨情仇,引得我滿腹惆悵。到了睡覺的點就關了燈蒙上被子偷偷聽,如果被媽媽發現,她定要罵我玩物喪志。

又過了幾年,我要到外地上高中了,爸爸買了一個精緻的MP3給我偷偷帶著,還囑咐我收好,不要被媽媽知道。老爸總是這樣,縱著我做壞事,帶著我去公園坐過山車,教我開車,市面上新出了什麼好玩意,從不等我開口就捧到我面前。

到了離家千里之外的大城市的第一個月,我每晚都聽著MP3哭,想家,想我從小生活的那片樂土。

後來慢慢適應了新環境,適應了這裡的學習和生活。只是每到周五放學,看到同學們都被爸爸媽媽接回家,心裡總覺得傷感,終於體會到什麼是」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

有一次,室友的爸爸開車帶我倆去看了一場電影,我心中仿佛一下子找到了慰藉。於是每隔兩周就跑到市中心去看電影。因為我們學校在郊區,還臨近鐵道,出門很不方便。每次去市里都要跨過鐵道,走一條長長的被廢棄的街道,然後還要坐上一個多小時的公交。可我一點都不嫌遠。有時候回學校的時候天都黑了,我坐在公交車上,穿過街道,走過高架橋,看外面車水馬龍,遠處萬家燈火,心裡想,總有一天我會在這座城市裡紮根,留在這裡,像當地人一樣生活。到時候我要把爸爸媽媽都接來,我每天都能回家吃上熱乎的飯菜,再不必受鄉思之苦。那時候我一個外地人,比本地的同學認的路都多。

三年後我終於如願考上了當地的大學,再後來考上了研究生。也早已習慣一個人生活在外,給爸媽打電話也不再哭哭啼啼,放假也不再著急回家,而是跑出去到處旅行。

大二那年寒假,我一個人跑去了香港,坐著巴士去淺水灣吹海風,去太平山頂上看維多利亞港的夜景,耳機里放的是陳奕迅,是楊千嬅,是薛凱琪。

那幾年,我還是雷打不動,一有空就跑出去看電影。有一次,男友問我,你到底喜歡坐在電影院裡的感覺,還是喜歡電影里的故事情節?我想了想,只覺得這兩者分不出彼此,它們都能讓我忘記現實,沉浸在我喜歡的世界裡。便說,都喜歡。那時候香港電影上映得少了,電影院裡循環播放的是美國大片,漫威系列,速度與激情系列……我就那樣樂此不彼,一有新電影上映就往電影院裡跑。

慢慢地,我似乎漸漸開始喜歡歐美文化,手機里的粵語歌也漸漸被英語歌覆蓋。

畢業後,我順利找到了工作,留在當地生活,單位同事都以為我是本地人,說我口音純正,舉止大方,我知道他們沒說出口的是,你一點也不像小地方出來的人。聽了這些我總是笑笑,心中不知是苦是樂。

近幾年,我也去過香港幾次,每次都會跑到太平山頂上看夜景,感受港島氣息。我喜歡那裡的繁榮,也喜歡那裡的文化,融合著中國傳統文化的寬厚積澱和香港特有的超越突破,剛毅朗健也不失浪漫,方覺得「東方之珠」這個美譽名副其實。

2020年初的假期特別地長,我回老家陪在父母身邊。電視上的綜藝節目總愛懷舊,香港電影又被拿出來一遍一遍地解說,粵語老歌也被拿出來一遍遍地播。

有一天我看到一個視頻,裡面一幀幀的畫面,都是八九十年代香港演員的劇照。每一張劇照上都標著這些演員的年齡,周潤發65歲,張學友59歲,梁朝偉58歲,張智霖48歲,吳彥祖46歲……背景音樂是劉德華的那首《十七歲》。歌曲最後唱到:「音階起跌拍子改變,年月變但我未變……如今我五十看從前,沙啞了聲線……」聽到這裡,我已偷偷濕了眼眶。

本文為讀者投稿。

如果你對社會熱點話題有敏銳的感知力與豐富的寫作經驗,歡迎自薦為《三聯生活周刊》微信公號自由撰稿人;如果你在藝術時尚、影評娛評、美食體育、旅遊地理等任一領域有所專攻,歡迎隨時給《三聯生活周刊》微信投稿。

撰稿人申請與原創投稿皆發至:zhuangao@lifeweek.com.cn,此郵箱長期開放。投稿需從未在任何公開平台發表過。

一經投稿,即默認由《三聯生活周刊》編輯修改及發送。20天內未收到回復可另投他處。

來稿請寫明聯繫方式,標題註明「自薦撰稿人」或「投稿+稿件領域」。

稿件字數2000~3000字為佳。

一經採用,我們將提供有競爭力的稿酬。

期待你的文字。

B站解讀☞UP主:三聯編輯部

⊙文章版權歸《三聯生活周刊》所有,,轉載請聯繫後台。全球抗疫 惟有合作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