挨上偃月刀只有死路一條?羅貫中真沒吹,馬上神器的用法感受一下

冷兵器研究所 發佈 2020-05-11T23:23:58+00:00

編者按:在小說《三國演義》中,青龍偃月刀可謂是百戰百勝的神兵利器,伴隨關羽南征北戰,揚威華夏,而青龍偃月刀也成為中國人最耳熟能詳的兵器之一。不知道讀者們有沒有注意到這樣一個細節,在小說當中,但凡與關羽對陣敗北的武將,一旦被青龍偃月刀挨到,有死無傷。


編者按:在小說《三國演義》中,青龍偃月刀可謂是百戰百勝的神兵利器,伴隨關羽南征北戰,揚威華夏,而青龍偃月刀也成為中國人最耳熟能詳的兵器之一。不知道讀者們有沒有注意到這樣一個細節,在小說當中,但凡與關羽對陣敗北的武將,一旦被青龍偃月刀挨到,有死無傷。而與關羽同等武力的趙雲、馬超等人,都曾留下過刺傷對手的記錄,那麼,這個細節真實嗎?青龍偃月刀在馬上的技法又是什麼樣的呢?今天我們便來探討下關於這把傳奇兵器的馬上技法。


偃月刀是長杆大刀的一種,形制最早出現於《武經總要》中,稱掩月刀。在周緯先生的《中國兵器史稿》中關於宋代長兵有這樣的論述:「宋代長兵沿襲隋唐遺制,以槍為主,長杆大刀次之,……長刀則大都承襲三國兩晉及隋唐之制。《武經總要》所圖宋代長兵,都數十器,其中固有宋人創製者,但大多數均由舊兵仿製而來,與宋代前後之兵器極有關係,……藉以推知六朝以迄隋唐兵器之形制,且可見後代刀槍等制之所從出焉。」而唐代長兵也有「唐人長兵重槍、重長刀」的記載,因此可以推測,在隋唐甚至更早的兩晉時期,長杆大刀便已出現並投入戰爭使用。


▲《武經總要》中的刀八色,其中4號為掩月刀


偃月刀,俗稱大刀,也稱三停刀,明代武學家程子頤在《武備要略》中關於偃月刀有一篇《大刀制說》的記載,「古云:三停偃月刀,蓋頭一停,而鑽柄兩停也。如刀長六尺六寸,刀頭二尺二寸,共鑽、柄該四尺四寸矣。以刀形如半月,故名曰偃月刀。其造刀,銅、鐵務熟練,夾鋼打就,兩邊須起劍脊,自下而上,漸薄至刀尖、刀口,不宜太彎,歀制相稱。……刀之長短,隨用刀之人一人一舉手之高為率。……但刀重十餘斤,至二十斤止。若太重,其馬奔馳,恐難久戰。」從上述論斷中,我們可以很清楚地提煉出偃月刀的結構具有極具辨識度的特點,那就是三停結構,即刀頭占刀總長的三分之一,而刀鑽與刀柄合占刀總長的三分之二。而其長度,以用刀者向上伸舉手臂的離地高度為宜,如文中距離的六尺六寸的通用長度,按明營造尺一尺合32厘米計,其長度大概在兩米一左右。刀重在十斤上下為宜,太重一則加重馬的負擔,二則笨重使用不便,根據刀的選材和結構,偃月刀的重心大概位於刀杆與刀頭的連接處,這也是現存大部分大刀套路中前手的持握位置。

▲筆者自用偃月刀,刀長2.1米,刀尖至刀盤0.7米,重8斤


現存較為常見的大刀用法主要有兩種,一是以明清偃月形武科刀為原型的技法,按清《皇朝禮器圖示》中記載,武科刀「制如偃月,刀刃及柄俱以鐵,下圓如錐,末為鐏,亦分三等一等重百二十觔(斤)長八尺一寸五分,次百觔長七尺八寸七分,次八十觔長七尺四寸,視所舉以較力」此類刀,極其粗重,按記載最輕的也有八十斤,遠超程子頤所說的十至二十斤,是作為校場較力示雄所用,而非戰場實戰使用。其用法多利用大刀的三停結構,以肩擔輪轉刀身,《明史》中記載明末猛將劉綎用百二十斤鑌鐵刀,可在馬上輪轉如飛,天下稱之為「劉大刀」,根據其技法和重量描述,應為武科刀一類。另一類,則為傳統武術套路中的「春秋大刀」,此類刀法因其借托三國時期關雲長所傳,所謂「留下偃月寫春秋」之意,而得名。春秋大刀共有九個主要架子,可合化八十一個架子。主要有劈、砍、斬、架、截、雲、掛、挎、挑、攔、掃、抹、托、撥、壓、絞、錯、搗、隨、扇、舞花等。由於其用法基本涵蓋大刀的各種技巧,筆者認為此類刀法有可能由馬上刀法演化而成,並經過時間積累形成現在的套路動作。在下文筆者將就其中的一些技法反推大刀的馬上用法並比較其與地面套路的區別。

▲明代武科刀,傳為盧象升練功所用


大刀的馬上用法,程子頤在關於大刀的另一篇《大刀說》也有很詳細的論述,「夫大刀利於馬戰,乃將家之技,非步士之所宜,何也?蓋用大刀者,必有力之士,兼以快馬,而手法為要,格開彼器,便能近身,焉能不勝?唯其不用步法,所以為便。與斬馬刀同一類。其法,或刃前鑽後,或藏頭獻鑽,有撩、有劈、有勾、有砍、有拖刀等勢。……若步下用大刀,其刀雖格開彼槍,還要滾身或剪步方能進得,若稍遲反被彼槍扎矣,所謂不利於步者,此也。」概括而言,大刀適用於馬戰主要原因主要有二,其一大刀為重兵器,藉助馬的衝擊力可形成巨大威力,但由於動作較慢,稍有延遲則被敵輕便兵器所傷,更適於馬戰中回合制的衝擊打法,而非步下的連續動作;其二大刀格擋後的反擊需要縮短與敵攻擊距離,如在地面則需通過進步的方式完成,在馬上則可依靠二馬錯蹬時相對距離的縮短直接完成。

▲《武備要略》中的大刀和斬馬刀


接下來,我們說下馬上大刀的一些攻防技法和注意事項。在馬戰當中,與地面套路中前手持握於重心之處不同,馬上大刀持握的前手位置應在重心之後,這主要有兩方面的原因,其一是增加一定的攻擊長度,再者大刀作為重兵器,在使用中需充分發揮其慣性的威力,其作為長柄兵器,我們可以將前手理解為支點,刀柄則作為槓桿,當刀頭端的柄長加大,在相同的力量作用下,刀頭的威力可進行一定的放大。當然,前手也不可持握過於後面,避免控制不住刀的走向而傷馬造成危險。在這裡我們再說一下大刀的馬上攜行,基本上為前手持握,夾於腋下,呈單提刀動作,此時刀頭沖斜下,刀鑽朝天,由於刀背重於刀刃,故一般情況下刀背朝下,刀刃朝上,可將刀刃稍微朝外,避免劃傷馬匹。

▲馬上攜行時常用的單手提刀動作,持握位置在重心後


大刀由於其用法,決定了其更適合於散陣斗將時使用而非陣列中使用,在上文已經介紹過,大刀進攻技法主要有劈、砍、斬等動作,大家可參考劈掛拳的一些動作進行理解和練習。如程子頤所言之「有力之士,兼以快馬」,以及《三國演義》中不止一次提及關羽馬快的描寫,我們可以知道,大刀的攻擊很大程度上是要依靠馬的衝擊力來完成的,在具體的馬背運用中,大刀最多的攻擊動作是橫斬和下劈,撩擊動作則經常是作為斬擊的後續動作依靠慣性反向完成的。在之前《您有一份馬槊實戰技巧請查收!騎兵馬戰中的冷兵器王者,怎麼用才對》中,我們介紹過,馬戰中的長柄兵器多利用腰的旋擰發力,大刀同樣是如此。舉一個例子,在施行橫斬時,雙手端刀基本上保持不動,通過上體的旋擰將刀送出,動作帶有甩的感覺,這樣施行的橫斬,藉助馬的衝擊威力巨大,是二馬對沖中最為直接有效的打擊動作之一,筆者自己做完後的感想只有兩個字,可怕。故此,筆者認為《三國演義》中,關羽刀下有死無傷的描述還是較為真實可信的。

▲《三國演義》連環畫封面,圖中關羽藉助馬力一擊斬殺顏良



在春秋大刀中,舞花是其刀法的核心動作之一。在運用當中,將刀左右旋轉,圍繞自己身體走立圓,在動作過程中,腰部為左右旋轉,而不能左右歪倒,需保持上體立身中正。這一動作在馬戰當中,實際上就是攻擊步下目標的連續動作。腰部的左右旋轉,是為了保持在馬上時引導刀的走向,而保持立身中正,不左右歪倒以及刀走立圓則可以保證刀的運行軌跡始終平行於腿部外側,不會在揮舞過程中傷害到馬匹。反舞花則為向上撩擊的連續動作。理想的大刀柄為橢圓形,如同鋤頭柄,具有良好的指向性,因此,在舞花運用當中,刀刃始終衝下,可有效劈斬目標。筆者自用的大刀柄為圓形,在連續動作當中,有出現過刀刃歪斜的狀況,也是由於基本功不夠紮實所致,頗感慚愧,也望大家以此為戒。

介紹完大刀的基本進攻動作,我們來說說大刀的防守及反擊的一些特點。在上文中程子頤論述過大刀的持刀有刃前鑽後和藏頭獻鑽兩個動作,這兩個動作所進行的格擋動作是不一樣的。如刃前鑽後時,一般利用刀的歧刃截架對方兵刃,或利用刀背拍擊盪開對方兵刃,如拍擊這一動作,與此前介紹過的馬槊防守不同,馬槊在攔拿後需通過保持自己中心線位置來反擊對手,大刀則是利用其前端的重量盪開對手兵器,而後反向施行斬擊對對手進行反擊,因此,大刀的格擋更多利用其慣性,而不是中心線,此時需特別注意刀刃方向的變化,也就是手腕翻腕的動作,這也是程子頤所說大刀「手法為要」的原因,這一類的防守反擊動作可參考左右提撩擊等勢。而藏頭獻鑽時的防守則是利用刀鑽將對方兵器撥開或壓下,再調轉刀頭施行砍擊,如獻鑽壓槍即為此典型動作,此類防守反擊動作相較刃前鑽後更為簡潔,但初始意圖相對明顯。此外,在大刀的運用過程中,應充分運用鑽的威力,結合刀柄絞、搗對方,有時也可獲得意外收穫。

▲以上為筆者自己練習馬上大刀的一點心得體會,是為一家之言,若有不對之處敬請海涵。

本文系冷兵器研究所原創稿件。主編原廓、作者吳俁,任何媒體或者公眾號未經書面授權不得轉載,違者將追究法律責任。部分圖片來源網絡,如有版權問題,請與我們聯繫。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