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馬小絹講歷史:正史上"孝莊"的一生

司馬小絹 發佈 2020-01-05T05:29:54+00:00

歷史上的真實孝莊名叫:"布木布泰",她是從內蒙古科爾沁草原走出來的,為清朝奉獻了一生的蒙古族女政治家,她歷經四帝,躬助三朝,兩扶幼主,為清政權的建立和鞏固做出了重要的貢獻,被譽為大清朝的國母!後人評價清朝興在孝莊太皇太后,衰在慈禧太后。

歷史上的真實孝莊名叫:"布木布泰",她是從內蒙古科爾沁草原走出來的,為清朝奉獻了一生的蒙古族女政治家,她歷經四帝,躬助三朝,兩扶幼主,為清政權的建立和鞏固做出了重要的貢獻,被譽為大清朝的國母!後人評價清朝興在孝莊太皇太后,衰在慈禧太后。

今天司馬小絹講一講(布木布泰)孝莊一生的經歷!

孝莊原名叫:布木布泰,生於明萬曆四十一年(1613年)二月初八,是蒙古科爾沁部貝勒察桑之二女兒,在她十三歲那一年嫁給了愛新覺羅、皇太極!

在皇太極改國號為大清,同時建立了後宮制度時,布木布泰被冊封為莊妃,莊妃為皇太極一連生了三位公主,(1638年)正月,莊妃為皇太極生下了皇九子,起名:「福臨」!

(1643年)八月九日,皇太極突然駕崩,因皇太極的突然離世,也沒有留下什麼旨意讓誰繼承皇位,朝中一下子出現了激烈的皇位爭奪戰!在眾皇子中,以皇長子肅親王豪格和以皇太極十四弟睿親王多爾袞為首的兩大派爭奪皇位最為激烈!

莊妃深知年僅六歲的福臨根本就沒有皇位競爭力,她靜觀其變,審時奪勢,巧妙子說服了多爾袞,有多爾袞提出立:「福臨"為帝,然後有孝莊提出:多爾袞和濟爾哈朗為攝政王共管朝政!


這一建議得到了以皇長子豪格和眾大臣的妥協,在這次皇位爭奪戰中,初顯了莊妃的政治家智慧和才能,也避免了一場內訌!

福臨繼位後,改元順治,三十一歲的莊妃被尊稱為孝莊皇太后,因皇太極諡號稱文皇帝,故又稱孝莊文皇太后,從此!孝莊皇太后走上了政治舞台!

誰知多爾袞並不甘心只做一個攝政王,當時的多爾袞權傾朝野,打擊異己,結黨擅權,並漸漸的有了廢帝自立的野心,孝莊皇太后認識到一旦政變,不但她們孤兒寡母性命難保,而且大清江山也可能斷送在八旗內亂中,孝莊皇太后憑藉自己的智慧,上下周旋,有進有退,委曲求全,自己理智的處理各大臣和多爾袞的關係!

她私下建議順治帝尊稱多爾袞為"皇父攝政王",順治五年(1648年)十二月,順治帝下詔加封了多爾袞為「皇父攝政王"!從而成功的保護了幼帝和自己,然而大部分人都說是"太后下嫁多爾袞"才避免了多爾袞的廢帝之心,在《清史》中沒有明確載,順治七年多爾袞因圍獵騎馬摔傷醫治無效而亡!

孝莊皇太后為了籠絡多爾袞兩白旗的勢力,她安排順治帝親率諸親王、貝勒,文武大臣身披重孝,在東直門五里之外迎接多爾袞的靈柩。


多爾袞一死,孝莊皇太后讓順治帝大膽起用了漢族官史,為了能更好的得到漢人的支持,孝莊皇太后讓順治帝加封那些為清朝戰死的漢人後代們!此舉得到了絕大多數漢軍將領效忠於清廷。

順治十八年正月初七,順治帝駕崩,年僅八歲的玄燁繼位,改元康熙,並尊孝莊皇太后為太皇太后,孝莊太皇太后懷著老年喪子的悲痛,又承擔起扶持孫兒的重任!


孝莊太皇太后為培養康熙治國理政的能力,親自寫出訓言,康熙帝十四歲親政時,索尼病逝後,鰲拜成了首輔大臣,也使他越來越更加肆無忌憚,獨斷專行,欺君罔上!

最終孝莊太皇太后與康熙策劃智擒了鰲拜,皇權得到了鞏固!

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十二月二十五日,孝莊太皇太后離世,享年七十五歲。

本文摘自《清史》和《清聖祖實錄》,有司馬小絹整理編輯,圖片來於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