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的3D列印趨勢:可持續性、規模化和不確定性

世界先進制造技術論壇 發佈 2019-12-16T18:51:22+00:00

Materialise近日發布了2020年定義行業的主題和趨勢和展望。下面讓我們來看看有三十年3D列印基礎的企業,是如何看待行業未來的。1、使3D列印更具可持續性跨國公司的影響力越來越大,但隨之而來的是更大的責任。3D列印行業也同樣需要考慮技術對社會和環境的影響。

Materialise近日發布了2020年定義行業的主題和趨勢和展望。下面讓我們來看看有三十年3D列印基礎的企業,是如何看待行業未來的。

1、使3D列印更具可持續性

跨國公司的影響力越來越大,但隨之而來的是更大的責任。3D列印行業也同樣需要考慮技術對社會和環境的影響。這意味著,當我們開發新的產品和技術來幫助客戶創造有意義的應用時,可持續性需要成為首要的考慮因素。

從社會和環境的角度來看,3D列印已經為企業提供了一種更加可持續的生產方式。3D列印通過分布式生產讓更多地區的人們受益,通過個性化護理改善人們的健康和福祉,並使更好的工作條件成為可能。同時,3D列印還可以通過大規模定製和優化的物流來減少生產流程中的浪費。因此,許多人將3D列印視為幫助企業可持續經營的積極力量。但這還遠遠不夠。

「3D列印可以並且需要做更多的事情,通過創新的方式來減少對社會和環境的影響。」創始人兼CEO Fried Vancraen說,「我很高興看到越來越多的行業領導者認識到這一點,並制定了減少能源消耗、增加回收粉末的使用量以及創建面向未來的工作場所的倡議。」

展望未來,我們面臨的問題並不是「3D列印是不是一種更具可持續性的製造技術?」,而是「我們怎樣做才能使3D列印更具可持續性?」

2、不確定性帶來的機會

面對不確定的經濟形勢,製造企業,尤其是那些對需求波動更為敏感的行業,將更專注於降低成本和規避風險。在2000年代末期的經濟危機期間,3D列印行業受到了沉重的打擊,因為當時它主要是一種原型製造技術。隨著企業削減研發投入,對原型製造的需求也降低了。

「今天的情況有所不同。」副總裁兼製造部總經理Jurgen Laudus說,「 3D列印不再僅僅是原型製造,它已經成為製造終端產品的補充性技術。同時,3D列印技術已經逐漸成熟,並贏得了越來越多的信任。如今,更多的企業通過3D列印在設計和製造上獲得了優勢。因此,在經濟形勢不確定的時期,3D列印不再代表成本和風險,而是機會。」

3D列印現在已用於批量生產,例如用於製造Hoya視覺模擬器的外殼

與傳統製造技術相比,3D列印並不依賴規模效應,它只需要很少的啟動資金。按需生產意味著對庫存的需求降低,而本地化生產可以減少關稅波動帶來的影響。

由於我們面臨著不確定的經濟形勢,相信更多的製造企業將把3D列印作為降低成本和規避風險的工具。

3、為人工智慧在增材製造中的應用打下基礎

數據就是力量。隨著3D列印被越來越廣泛地應用,更多的傳感器被用來更好地監測3D列印流程,我們正在收集比以往更多的數據。

但是,能夠收集數據還遠遠不夠——我們需要讓數據幫助決策。

人工智慧是一種功能極其強大的工具,可用於處理大量數據並從中獲得幫助決策的深入見解。但要做到這一點,需要的不僅僅是大量數據,還有對3D列印流程的深入理解。

「如今,已經有人工智慧推進3D列印的案例。」副總裁兼軟體部總經理Stefaan Motte說,「但是,在增材製造可以真正應用人工智慧之前,我們需要更好地理解定義3D列印流程的諸多參數和算法。這需要我們在研究、創新和跨行業合作上持續投入。」

只有真正了解3D列印流程,並從數據中找到使其變得更快速、更穩定、更可預測的辦法,我們才能真正釋放人工智慧在增材製造中的全部潛力。

4、全新的創新氛圍

近年來,3D列印在許多方面都取得了進步:更快的印表機、更多新材料和更多後處理選擇。現在,我們看到所有這些進步匯集起來,形成了令人振奮的創新氛圍。

「對於3D列印行業來說,這是個好消息。」創新總監Kristel Van den Bergh說,「這些進步不僅讓我們可以通過改進生產流程來增強現有的應用,而且還激發了以前無法想像或實現的全新應用的開發。」

一個很好的例子是用於大規模定製的新型TPU材料。在之前的幾年中,我們雖然可以使用TPU進行列印,但是列印流程非常不穩定,因此很難將其規模化。現在,HP的MJF印表機、巴斯夫的新型TPU材料以及Materialise在工藝和設計方面的知識可以完美地結合在一起,創建鞋子、運動裝備和安全設備等新應用,並將其付諸規模化生產。

3D印表機、軟體和材料的進步正在創造絕佳的機遇。在之前的幾年中,消費者可能並不了解或關心他們選擇的產品背後的製造過程。現在,他們對性能、美觀度的要求日益提升,對個性化過程的參與更加積極。3D列印是實現這一切的理想方式。在不久的將來,人們將能享受到之前從未想像過的產品。


5、投資自動化後處理

隨著企業擴大3D列印的規模,他們將越來越依賴自動化。但擴張的潛力受到後處理的限制,尤其是在當前後處理主要依靠人工操作的情況下。通過簡單地增加人員來擴大規模會導致成本和不確定性增加,並且不能保證可靠性。如果要擴大生產規模,唯一的辦法就是自動化後處理。

在大規模定製的情況下尤其如此。對於個性化的鞋子,不同的客戶可能需要不同的顏色,這會使流程變得更加複雜。而且,我們當前所說的「大規模定製」其總產量仍然是很低的。

「我們相信現在是開始自動化後處理的時候了。」CTO Bart Van der Schueren說,「在Materialise,我們一直在大力投資這些流程。我們最近的一個案例是將醫療3D列印中的整條清潔生產線進行了自動化,以確保達到最高的質量標準。」

CTO Bart Van der Schueren表示,類似Materialise醫療3D列印清潔生產線的自動化後處理流程,可確保達到最高的質量標準。

幸運的是,工業4.0以及它帶來的更強大的自動化能力,正在創造全新的方式來自動化後處理流程。這需要時間、精力和更多的投資,並且只有在3D列印規模擴大後,這些投資才能獲得回報。但這個回報是確信的,因此從當下就開始對自動化後處理進行投資至關重要。

2020年的3D列印

如果只能帶著一個詞進入2020年,那這個詞就是『可持續性』。對可持續性的關注不僅僅在對環境和社會的影響。儘管未來的經濟形勢充滿不確定性,但3D列印通過生產終端產品、開發新應用、應用自動化後處理以及人工智慧等技術,為企業達成財務上的可持續性提供了機遇。這些趨勢將在2020年定義我們的行業。」


內容來源:Materialise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