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徽因:愛子差2分落榜清華,查看試卷後吃驚,卷上11字令她深思

ok的科學書 發佈 2020-01-02T17:44:53+00:00

中國的父母對自己孩子的付出是其他國家不能比的。他們一生都為孩子工作,從出生到教育,在家庭中找到工作。父母會擔心他們的孩子走錯路。特別是當孩子在高考後填志願的時候,許多家長都會替他們的孩子做選擇,讓他們根據自己的意願填報學校和專業。

中國的父母對自己孩子的付出是其他國家不能比的。他們一生都為孩子工作,從出生到教育,在家庭中找到工作。

父母會擔心他們的孩子走錯路。特別是當孩子在高考後填志願的時候,許多家長都會替他們的孩子做選擇,讓他們根據自己的意願填報學校和專業。

十多年前,青海省有一位名叫周浩的學霸,他在高考中得了660分,他的父母很高興能他能得到這麼高的分數,但他和父母在填寫志願者的問題上存在分歧。他的父母認為他的分數完全可以去讀北京大學這樣的頂尖學府,而他自己因為個人喜好想要選擇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然而,在最後,周浩順從父母去了北京大學生命科學系。

可是在去到北大以後,他也曾努力過,可實在是對這一理論性很強的專業不感興趣,最後在北大就讀期間,做出了一個讓人吃驚的決定,就是去到技校重新學習數控專業。幸運的是,在他去技術學校後,他真正發揮了自己的興趣,贏得了全國數控比賽的大獎,最終成為了學校的老師。儘管他從北大去到技校就讀的最後看似成功,可是仔細想想如果當初堅持了自己的想法,填報的志願是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現在的成就是不是會更大呢?

巧合的是,在高考史上,有一個比較有名的高考學生在專業選擇時由母親選擇,他就是梁從誡。

可能有些人對於梁從誡不是很熟悉,可是說到他們的父母卻是家喻戶曉的。梁從誡的母親是有名的才女林徽因,而父親也是大才子梁思成。因為林徽因和丈夫梁思成都是學修築的,並且在這方面也是做出了很高的成就的,因此林徽因也希望自己的兒子梁從誡未來也能夠走建築這條道路。

林徽因夫婦將建築作為自己熱愛的事業,也對孩子進行了這方面的知識訓練,希望兒子長大後能投身建築事業,所以在兒子小的時候就開始教他一些建築知識。兒子梁從誡在父母的指導下,建築方面的知識也學得很好,可以稱得上是很優秀的。在父母的厚望下,他在高考期間向清華大學申請建築學。

林徽因除了是卓越的建築師,仍是詩人和作家,林徽因在二十世紀三十年代初,同梁思成一起用現代科學方法研究中國古代建築,成為這個學術領域的開拓者,後來在這方面獲得了巨大的學術成就,為中國古代建築研究奠定了堅實的科學基礎。

在散文、詩歌、小說、戲劇、翻譯和書信等方面,她也是一個真正有才華的女人,我相信大家都讀過其中比較有名的《你是人間四月天》。

對於她的兒子填報清華大學建築系,母親林徽因充滿了信心,可以說她一點也不擔心,因為她知道,多年來她教兒子的建築知識和兒子的學習,被清華大學建築系錄取是沒有問題的。可是,總會有不測產生,令林徽因沒想到的是最後梁從誡距清華大學的錄取分數差了兩分,這讓她感到很意外,並且有些不敢相信。

後來,林徽因實在是認為有些不可思議,因而請求重新查看試卷,可是這一查,卻讓她吃驚,因為自己的兒子梁從誡在試卷上寫下了"我不喜歡建築,我喜歡歷史"這11個字。在母親林徽因看到這11個字之後,起初是有些驚訝的,而後也引發了她深思,她這才發現自己是在用自己的思維去左右兒子的選擇,而後來林徽因夫妻也比較開明,選擇了讓兒子去選擇自己熱愛的專業。

有父母的支持,梁從誡心中也放鬆了很多,最後他進入北京大學,選擇了他愛的歷史。此後,他也從北京大學畢業,在他所愛的專業中成就了自己的事業。

一個是從北大入學去到技校就讀的周浩,一個是在試卷上寫下11個字令母親反思的梁從誡,他們都在自願填報上被父母所左右過,而之後又選擇了自己感興趣的專業,也有了屬於自己的成功。所以,父母可以給孩子們提供關於孩子自願填寫的建議,但不要干涉太多,想想孩子們的想法,你不覺得呢?

但是我們如何提高孩子的興趣?比如說數學,相信很多家長都有這樣的困惑,明明孩子夠聰明,但是就是不愛學數學,讓他學數學,簡直就像要了他的命一樣!

其實遇到孩子對數學不感興趣的家長,不妨試試這個方法:

對於大部分小孩子來說,數學恐怕是最重要也是最困難的一科了,如何學好數學是很多學生和家長都頭疼的事。

作為第一個贏得諾貝爾獎的中國人,楊振寧教授曾經說過:"一個國家的強大,離不開青年人的強大;而青年人要強大,就必須學好數學,數學是一切科學的基礎。"

很多時候,楊振寧都會提到劉薰宇,就是年輕時啟蒙他的數學大師。他說,他做了很多劉薰宇的智力數學文章,理解了排列和奇偶排列這些非常重要的數學概念。由此可見,良好的數學啟蒙對數學的成就是非常有幫助的。

劉薰宇當時是中華民國的大師,許多著名的學者都是他教的。像我國著名的美術大師豐子愷曾經說過:薰宇的書特別有意思,他每次發表,我都讀,誘我讀的,是它們的富有趣味的題材。我常常不知不覺地被吸引到數學中去。我想,如果過去有這樣的數學書,也許我不會放棄數學。

這套書一共有三本,第一本是《馬先生講數學》,主要講如何用圖解法求解一些算術四則問題。

第二本書《數學趣味》,主要講述日常生活中遇到的數學問題。我們說一切都是數學,通過萬物來學習數學是最快的。

第三本書是《數學的園地》,難度有點大。講了函數、連續性、誘導函數、微分、積分和聚合的概念,以及它們的算法的基本原理。雖然有點深奧,但是講解的方法很好,我的孩子六年級就可以理解部分內容。

本書適用於小學生和初中生,可作為他們的自學教材。不到一頓肯德基的費用,就可以大大提升孩子的數學興趣,實在是太划算了。

點擊下面的連結參團,這套書可以啟發像楊振寧這樣偉大的物理學家,也肯定會受到孩子們的喜愛。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