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邦雖然是一介布衣出身,但他身上有一特點,最終不得江山也難

歷史中的一些事 發佈 2020-05-06T18:07:53+00:00

如果一切都是依靠家庭出身來決定每個人的人生方向,那麼朱元璋就不可能成為皇帝,劉邦也不能打敗項羽建立西漢。

正所謂人無完人,亂世才能出英雄。如果一切都是依靠家庭出身來決定每個人的人生方向,那麼朱元璋就不可能成為皇帝,劉邦也不能打敗項羽建立西漢。

而這些亂世的英雄,雖然骨子流淌的不是高貴的血液,沒有良好的教育背景,甚至十分貧窮,但他們肯定是擁有常人無法企及的優點,才能在那麼多人中脫穎而出。

劉邦作為一介小小泗水亭亭長,讓名將之孫項羽也敗在他手上,劉邦的過人之處在哪裡呢?


圖片:名將之孫項羽劇照

可以說,劉邦的青年和中年前期,和我們現在社會上一些遊手好閒,游離於黑白兩道的"大哥"很相似。

劉邦是農民出身,可是奇怪的是,他對於農活完全是一竅不通,不僅不喜歡務農,還不喜歡讀書,這樣的情況導致了他家境困窘。

劉邦雖然不讀書、不會幹活,但是他卻非常的講義氣,明事理,胸懷寬廣,從歷史學家對他的諸多評價中可以發現,大家一致認為,劉邦的胸懷決定了他的一生不尋常。

圖片:中年前期的劉邦劇照

一、能夠容人所長,納為自己所用

要知道,劉邦揭竿而起的時候,身邊只有三千多的農民兵,想靠這三千士兵去奪取天下,劉邦也知道是天方夜譚。

可是劉邦就有這種本事,將這三千多的士兵一點點壯大,不僅有勇士,更有謀士,一路勇往無前,披荊斬棘,最終滅掉了秦朝,而這一切,靠的就是劉邦寬廣的胸懷,能夠容納一切對自己有用的才子。

毛主席喜歡堅持冬泳,其中最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他認為逆境才能讓自己保持清醒,發現自己的錯誤及時改進。

劉邦也有及時改進錯誤的優點,他靠的是身邊人不斷的提醒、指正,難得的是劉邦不會惱羞成怒,怨恨他人。

劉邦起義之後,發現自己的隊伍里都是泥腿子比較多,他知道問題所在,於是就昭告天下,希望有才之人能夠來幫助自己,幫助全天下的百姓當家做主,因此,來他府上拜見他的人絡繹不絕。

圖片:劉邦身邊只有一點農民兵劇照

這天,劉邦正舒服的讓女傭給他洗腳,下人來稟報說有一位叫酈食其的文人要來拜見他,劉邦大大咧咧的讓下人將這位文人請了進來。當酈食其站在劉邦面前時,劉邦的內心是很看不上這位文人的。

因為當時酈食其的穿著打扮太普通,一身儒家的大褂穿在身上,一看就是在社會上沒有多高地位的讀書人,因此,劉邦的態度就開始有了幾分不屑和倨傲。

但酈食其的行為還是很尊重劉邦的,按照當時的規矩給劉邦下跪叩拜,可是行完禮之後,劉邦居然沒有讓酈食其起來回話,而是讓他跪著繼續和自己對話,酈食其的心裡開始不悅起來。

外界都在說這位劉邦尊重文人才子,喜歡招納有才學的人到自己身邊,並且很樂意聽取文人的建議,可現在酈食其看到劉邦如此對待自己,就覺得這些說法很不靠譜。

圖片:酈食其的穿著打扮太普通劇照

因此當劉邦和自己說了幾句話之後,酈食其也不客氣地問劉邦:你是真的想要幫助全天下的百姓,將暴戾的秦朝推翻嗎?還是想幫助秦朝繼續暴行天下呢?

劉邦聽到這樣的問話氣得差點將洗腳盆給踢了,他生氣的問:秦朝這麼暴政,全天下的人都要團結起來推翻他,你居然說我想幫助他,這是什麼用意!

酈食其慢條斯理地回答劉邦:如果你真的想要推翻秦朝,就應該是和秦朝不一樣的態度,可是你看看現在的你,對待長者倨傲不已,這和秦朝皇帝有什麼區別?

劉邦聽了不禁心驚,看看自己正在泡著的腳,又看看依然跪著的酈食其,心想:對啊,我現在這樣子和秦朝皇帝有什麼區別?於是,劉邦趕忙起身恭敬的扶起了酈食其,並且用行動表示了自己知道錯了。

也是因此,酈食其跟定了劉邦,為劉邦當時改變局勢提供了很多有利的幫助。要不是劉邦能夠及時反省,並且願意低頭認錯,酈食其這種清高的文人會願意在之後繼續跟隨他嗎?

可見,劉邦知錯認錯的胸懷是真的很寬廣的。

圖片:酈食其跟隨劉邦劇照

二、雖然多疑,但是能夠及時改錯

劉邦在眾人的幫助下,最後艱難的登上了皇位,可是之後的道路只會更加艱辛,特別是在一切勝券在握的時候,劉邦更害怕自己身邊的人才,因為只有他自己才清楚,這些人身上有太多他沒有的才幹和謀略。

因此,多疑也成了這個時期劉邦最大的毛病。雖然歷史上,劉邦並沒有因為自己的多疑造成不可挽回的傷害,但是丞相蕭何卻因為劉邦多疑的毛病差點晚節不保。

蕭何幫助呂后滅了韓信,其實更重要的是要去掉當時權力在握的韓信,因此蕭何功不可沒。而且蕭何是一個非常正直的大官,即便是位列丞相,依然很清廉,百姓有什麼冤屈,只要他知道的都會還給公道。

因此,蕭何很是受百姓愛戴。可是這一切在劉邦眼裡卻是一根刺,作為皇帝,他考量臣子第一要素是對自己的衷心,蕭何已經到了丞相,居然還讓天下的百姓愛戴不已,這樣的大臣之後還有什麼能夠入他的眼?

圖片:蕭何幫助呂后滅了韓信劇照

除了皇位,幾乎蕭何已經無官可封了,蕭何發現了這點之後,就偽造了自己侵吞國家土地的罪狀,希望能夠用自己的這個"罪名"打消劉邦對自己的疑慮。

而因為這個罪名,這位60歲的丞相被關入大牢,顯些喪命,劉邦這個時候才發現因為自己的多疑,讓這位對自己忠心耿耿的大臣,不得不出此下策來保全自己,劉邦十分愧疚,當時就趕緊下令赦免了蕭何。

當然,在劉邦心裡雖然最後認同了蕭何的清廉,可是戒心並未放下。但是難得可貴的是,劉邦在知道自己錯判了蕭何,能夠及時止損赦免了蕭何。

歷史上有多少錯判的案子,當事人為了掩蓋自己的過錯,將錯就錯誤判的?在這裡也可以看出,劉邦還是胸懷坦蕩的人,錯就是錯,不會假意遮掩。

圖片:已經無官可封的丞相蕭何劇照

世上沒有完美的人,一個人如果能夠及時發現自己的錯誤,並改正,其實一生都不會過得太煎熬的。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