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琅琊榜》原著「苟延殘喘」的言侯爺:十二年飲冰,不涼熱血

公子逸 發佈 2020-05-27T21:54:03+00:00

原著里,梅長蘇問言侯爺:「侯爺甘冒滅族之險,謀刺皇帝,到底想幹什麼?他為什麼不顧一切要殺了梁帝,之前讀的時候,我以為是恨。

文|公子逸

原著里,梅長蘇問言侯爺:「侯爺甘冒滅族之險,謀刺皇帝,到底想幹什麼?」

言闕看了他片刻,突然放聲大笑:「我什麼都不想干,我就是想讓他死而已。刺殺皇帝,就是我的終極目的。因為他實在是該死,什麼逆天而行,什麼大逆不道,我都不在乎,只要能殺掉他,我什麼事都肯做。」

重讀《琅琊榜》原著,我開始更深刻地讀懂了言候。

他為什麼不顧一切要殺了梁帝,之前讀的時候,我以為是恨。可等到如今再讀,我發現「悔」遠遠大於「恨」。

言闕年輕的時候,輔佐梁帝,跟梁帝是有著朋友之義的。可一旦梁帝登基,他們之間便只剩下了君臣二字。等到梁帝奪走了他的摯愛林樂瑤,他對梁帝就再無情感,而只剩下了不滿和憤慨。

可他九死一生,放棄摯愛,放棄一生幸福輔佐的皇帝,都做了什麼?

「景禹死了,樂瑤死了,連林大哥,他也能狠心連根給拔了。如果不是我遠遁紅塵,他也不會在乎多添我一條命。」

是恨嗎?

不是恨,因為梁帝這樣的人不值得他恨。他只是悔,悔自己放棄了林樂瑤,悔自己把這樣刻薄狠毒的人推上了那至尊寶座。


為了梁帝,言候放棄了林樂瑤。

梅長蘇曾經質問言候:「侯爺既然對她如此情深義重,當初為什麼又會眼睜睜看著她入宮呢?」

言候咬緊牙關說道:「就因為那個人是皇帝,是我們當初拚死相護,助他登上帝位的皇帝。」

言候有多後悔呢?

他和林燮之所以輔佐梁帝,是為了新的朝局,為了他們想要的太平盛世。他們為了這個太平盛世,可以不顧生死。他們費盡心力把梁帝推上了至尊寶座。

可是,他們等來的不是什麼太平盛世,而是梁帝明知道言闕和林樂瑤真心相愛,卻毫不遲疑地讓林樂瑤進宮為妃。

那時候的言闕不是沒有憤慨,可是林燮勸他忍。而他似乎也只能忍,誰讓那個人是皇帝,誰讓那個人承載著他們所有的夢想。

他忍了,忍到了林樂瑤生下了蕭景禹。他覺得自己終於可以完全放手了,於是他結婚生子。

可是,他的犧牲和放棄,沒有換來他所期望的太平盛世,卻換來了慘烈的赤焰之案。

赤焰之案,到底有多慘烈。

夏江偽造聶風密信,告蕭景禹和林燮謀逆,梁帝連查都沒查,就派謝玉去圍剿赤焰軍。

歷經三朝,卻從不干預朝政的老太后,親上英武殿,滿面含淚要求梁帝將林殊從主犯名單上划去。卻不知道,梁帝早就下了這世上最狠毒的心,密令謝玉一定不能給林殊一絲生還的機會。

一直安靜等待前方消息的晉陽長公主,在聽聞夫亡子死噩耗的那天,攜劍闖入宮城,當眾自刎於朝陽殿前,血濺玉階。

晉陽長公主,梁帝的親妹妹。

她的死,並沒有喚醒梁帝的一絲親情。

三日後,皇長子蕭景禹被賜死。

蕭景禹,梁帝的第一個兒子,父子之間曾經親密無間。後因政見不同,彼此隔閡。當時,並沒有其他證據證明蕭景禹造反。但是,梁帝卻覺得,蕭景禹有沒有造反不重要。重要的是,他完全有能力造反。

蕭景禹死前,說了八個字:「父不知子,子不知父」。

若梁帝知道他,就絕不會相信他會造反。若他真的知道自己的父親,就絕不相信他的父親會殺他。

蕭景禹死了,林家被判謀逆,將門虎女林樂瑤面對兒子慘死,娘家的污名,也選擇了自殺。她死後,一匹白綾裹身下葬,無牌無位無陵。

言候,有多後悔。

言闕,放棄摯愛,拼盡性命,換來的卻是這樣的結局。

他失了紅顏,忘了知己,苟延殘喘地活在這個世上,日日年年。

他有多悔?

他悔到失去了起碼的理智,只想讓那個人死。是他和林燮把那個人推上至尊寶座,林燮已經死了,那麼他就要負責把那個人從那個王位上拉下來。

他隱忍十二年,百般籌謀,在祭台下埋了火藥,他要炸死梁帝。

為此,他不怕滅族,他不怕言氏一族徹底背上污名,他甚至連自己唯一的兒子言豫津也願意捨去。

當梅長蘇發現了他的陰謀。

他依舊是無懼的。

他只定定看著梅長蘇,面無表情,只有那雙眼睛,疲憊、悲哀,同時又夾雜著深切的、難以平復的憤懣。那種眼神,使他看起來就如同一個在山路上艱難跋涉,受盡千辛萬苦眼看就要登頂的旅人,突然發現前方有一道無法逾越的鴻溝,正冷酷地對他說:「回頭吧,你過不去。」

那一刻,他想到的不是滅族大罪,而只有一個念頭,殺不了他了。

十年飲冰,難涼熱血。

言候的計謀失敗了。

梅長蘇提到了言豫津。言候開始把更多的時間,放在跟言豫津的相處上。他沒有瞞兒子自己的陰謀,父子之間,第一次坦誠相見。

言豫津在這件事之前,對父親的印象是:那漠然的臉,那花白的發,那不關心事事萬物的低垂的眼睛。

可是,在這之後,他發現,他的父親曾經有過那樣叱吒風雲的青春熱血。

十二年飲冰。

他,遠遁紅塵,暮氣沉沉。

可他的熱血,卻從未涼過。

言豫津被困謝府,他一出場,連謝玉都要退避三舍。他已經老了,早就不問世事,但是那些軍中的老人,誰又能不懼他當初的風華。

救衛崢的時候,他與夏江對峙,遊刃有餘,毫無破綻。整個京城之中,大概只有他,能與夏江如此周旋,還只會勝,不會敗。

等到圍攻獵宮,當梁帝膽戰心驚之時,他拔刀而起:「即使攻破了宮門,還有這道殿門,即使攻破了殿門,還有我們的身體。只要一息尚存,就不算失守。」

還有,最後的赤焰翻案。他質問梁帝:「長公主當眾首告,所言之過往,脈絡分明,事實清楚,並無荒誕之處,依情依理依法,都該准其所告,立案重審。臣,實在不明陛下為何猶豫不決?」

他這句話,如同刀子一樣,插入梁帝的心中。

言闕,這個最能見證梁帝青春過往,也最能驗證梁帝過錯的舊人,他站在那裡,梁帝就不得不想起,那些赤焰舊人。

林殊的回歸,因為這些人,變得溫暖。

林殊回來了。

他的父母都死了,林家是逆賊。而害死他們的人,夏江,仍得梁帝信任,謝玉,一品軍候。梁帝依舊穩居高位,而朝局,一片晦澀。

可因為有言闕,因為有蒙摯,因為有蕭景琰,因為有這些還記得舊人的人。

他的回歸,很溫暖。

「侯爺不忘宸妃,是為有情;不忘林帥,是為有義。這世上還在心中留有情義的人實在太少了。」

林殊面對言候的復仇,如是說。

他是林燮的兒子,是宸妃的侄子,有人記得他的親人,他也是溫暖的吧。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