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盟十國新冠疫情前景預測

歐洲時報 發佈 2020-04-14T06:59:32+00:00

這第二個峰值或稱拐點是現存確診數量=累計確診數量— 痊癒患者數量 — 病故患者數量的最高值。 顯然,這次人類與病毒的大戰,東亞是第一主戰場,歐洲是第二主戰場,英美是第三主戰場。

今年的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給全世界幾乎所有國家的公共衛生體系,都提出了一個大考。中國,甚或整個東亞的疫情,已經基本結束。(除了日本還有些不確定。)現在的「症中」已經轉移到西方。西方又分歐洲和歐陸以外(包括英國)兩個戰場。相互之間,有一周左右時差。

歐洲大陸的疫情,現在已經比較明朗,似乎可以做一些初步的盤點了。本文接續20天前那篇文章,想不揣冒昧,給歐盟確診疫情在一萬以上的十個國家的將會達到的確診數量,死亡數量,大體都已經過去的第一個新增峰值和部分已經過去的第二個現存確診峰值的日期和數量做一個確認,對還沒有過第二峰值的國家將過的時間做一個相對明確的推算。世事難料,不能保證這些確認和預測都會完全精準,但可以保證,不會有數量級(十倍)的差距。比如這一次的預測,比起上一次,就放寬了大約50%。但這比起那些認為跑不了要到群體免疫,普遍感染,大國死亡人數十萬起跳的人來,本人的預測,已經可以算是靠譜多了吧?

還是要先來解釋一下疫情中通常會出現的兩個重要峰值或稱拐點的定義。第一個峰值就是每日新增的最高值。過了這個峰值,疫情的加重就開始減速。然後才會有第二個峰值的到來。但不要誤以為這是整個疫情的最高點。這第二個峰值或稱拐點是現存確診數量=累計確診數量 — 痊癒患者數量 — 病故患者數量的最高值。這個數目,大體上就和正在醫院留醫的病人總數相當,可以最準確地表達一國醫療系統承受的壓力總量。這才是該國整個疫情的最高點。

這裡的第一個圖僅列出歐盟四個人口大國的數據。原因是其它小國的數據都和它們差了一個數量級以上,放到一個圖裡,哪怕用對數的形式,依然會浪費大量的位置,不便觀察。其餘的六個國家的數據,就只能用表格來展示了。

圖中四條線的確每天都還在爬升,但每日爬升的速度已經只有3%多一點。代表法國的那條黃色線,3號有巨大爬升。想必大家都知道,是因為法國當局一天之內納入了1.6萬個養老院系統的確診所致。7號又有一次較大的爬升,原因不明。

歐洲四大國新冠疫情新增累計演變圖。(圖片來源:本文圖片均自歐洲時報,時間區間均為4月1日至12日

另外六個確診數據最多也遠不到3萬的歐盟國家,就列表而不畫圖了。染成紅色的那幾個數據,就應當分別是它們的第一個新增峰值。其中奧地利的新增峰值是已經看不到的3月30號的848,已經過去14天。瑞士和荷蘭的確診峰值,也已經過去11天。瑞典過去4天。葡萄牙過去僅2天,但趨勢可靠。比利時的趨勢就不太可靠了。由於它們的國家人口少,他們可能達到的累計確診額,當然會比前面四個大國少得多。筆者的推算數據如下:比利時,6萬以下。瑞士、荷蘭5萬以下。奧地利、葡萄牙,3萬以下。瑞典在2萬以下。10國的總數,在100-130萬之間。當然如果再出意外,那就還得調整。但是,無論任何,這離有些人鼓吹的普遍感染,群體免疫,還隔天遠。

歐盟六小國確診數據。

現在我們來估算各國的死亡數字。

其實這個相對容易,因為我們有一個很可靠的,不會劇烈波動的死亡率可以依靠。(見下表)義大利的死亡率現在是12.7%,最終應該不會超過13%很多。如果累計確診的估算25-30萬靠譜,那死亡總數自然就是在3-4萬之間。義大利現在的死亡數字是19899,馬上到2萬。

西班牙的死亡率最終會在10%多一點,那它的死亡總數就應該在2.5-3萬之間。它現在的死亡數字是16972。法國的死亡人數現在居然高升到14393,死亡率是10.9%,我們算做11%,那最終的死亡人數應當在2.2-2.8萬之間。法國的醫療資源基本沒有擠爆,死亡率卻高過擠爆的西班牙,不知當作何解釋。德國的死亡率現在是2.3%,死亡人數是2908,那它的最終死亡人數會在5000-6000之間。德法的死亡人數之間相差居然會有4.5倍之多,太過驚人!

如此類推,瑞士5萬x4.5%≈2250。荷蘭5萬 x 11%≈ 5500。比利時 6萬 x12%≈7200。奧地利 3萬x2.5%≈750,葡萄牙 3萬 x 3% ≈ 900。瑞典2萬x9%≈1800。上下應可各有10%左右的浮動範圍。

一等感染歐洲死亡率。

歐陸四大國新冠疫情每日新增演變圖。

再看第二張每日新增的圖。代表西班牙的第一條橘色線,是不是在波動中連續穩定的下降?從2號的8102一直降到12號的4167,日均降幅390。照這個速度,是不是再要一周,新增的數目就會降到1000以下?其實這個圖里已經看不見的已經是12天以前的3月31號的新增9222,已經可以確定就是西班牙的不會再被刷新的新增峰值。

再看代表義大利那條藍色線,新增在4000線上已經徘徊多日,12號也在4092。事實上,義大利的新增峰值在3月22號就已經越過,是6557。第二個峰值是26號,6203。第三個峰值是4號的4805。現在是怎麼也回不到第一個峰值。就是說義大利已越過第一峰值21天。日均降幅也有117。當然按這個降幅,那就還要三周以上,才能降到1000以下。各國的模式真不一樣。義大利降得太慢,在峰值高原上停留的時間太長了。

法國的總數已經在7號超過德國,這幾天差幅還在緩緩擴大。這和法國正加強檢測深切相關。當然,真實的壞數字也比虛假的好數字要好得多。幾天以來,法國和德國的新增數字都在劇烈波動,但如果畫條擬合線,(大體上就是把高低點平均起來。)那就都還是在降。而且最近這兩日,都是降勢明確,降幅顯著。德國的第一新增峰值,就是已經看不到的4月1號的8364,至今已過去12天。而法國的第一峰值除開那個2.3萬不算,只能是7號的11959,也已經過去5天。這個第二新增峰值,應該不能再被打破。

至於這10個國家一起的新增確診峰值是哪一天,這裡的表上看不見。筆者格外告訴大家,拜法國的2.3萬新增之賜,這個日子是4月3號,數目是4.87萬。如果不算這一天,那仍然拜法國第二峰值之賜,是4月7號,數目是28281。這個日子也已經過去5天。現在10國合計增數是18413。比起7號,又降下9878,降幅35%。僅算最後兩天,降幅也有32%。

現在來第二次更確切一些地推算可能的這四個國家的最終的累計確診數量。記得10天以前,籠統預告的是15-20萬一家。這些天來,疫情發展有些意外的拖延甚至反覆,數據得加一點了。本人現在的說法是:義大利和西班牙為一等,25萬-30萬吧。德國和法國為二等,20-25萬吧。筆者的算法很簡單,就是現數+近期平均增數X20,作為下限,再加20%做上限。

歐盟十國現存確診趨勢演變圖。

現在來做最後一項推算,就是各國過大家更認可的第二個拐點,現存確診峰值的時間。在下面這個累計數的圖上,就是曲線由上行到下行的峰值拐點。但是這個峰值必須是穩定的,不能返回的。所以,也是要過去數日,看曲線不會再升回原來的峰值時才能確認。

圖列10國中,色塊標出的三個位置和數值,是三個已經過第二拐點的國家。德國是在4月5號,峰值是70866,已經過去6天。以後德國的數字兩度起伏,但並未回到70866,12號則創近期新低。如果以後沒有極嚴重的反彈,這就是德國的整體疫情拐點。

瑞士的峰值在4月4號,數值是14812,已經過去8天。以後只有小小一次反彈。

奧地利的峰值9299,已經過去9天。而且此後數據一路向下,沒有任何反彈。

其它的七個國家就還沒有過拐點。由於數值變化太細微,我們只能從該數據的變化值表格上來進一步觀察了。

先來看義大利,其新增值,從5號的2937,降到12號的1984,平均每日降僅136。如果繼續大致如此,那就還要兩周左右才能歸零。這和前面講到的義大利新增確診峰值的變化一樣,在峰值高原上停留太久。

再看西班牙,這回不用算日均降幅,總之數目已經很少。一兩三天內,似乎隨時都能歸零。四大國中,它非常可能僅次於德國第二個通過現存確診的峰值拐點。有些意外吧?

其實這很大程度上要歸功於西班牙超高的迄今37.6%治癒率。在四大國中,它的治癒率僅次於無法比的45.3%的德國。相比義大利的21.9%和法國20.2%的治癒率,那可是好出太多。

法國的現存確診數字,波動太兇。如果僅看最後兩天的趨勢,那也是很快就能到拐點。但本人擔心這個數字還會反覆。不過筆者還是堅信,怎麼著,法國也能比義大利先過這個拐點。

筆者一早認定,法國的情況應當比義大利和西班牙好,比德國差。現在終點已經在望。法國的非常可能的最終成績好像會離德國太遠,而離義大利、西班牙太近,甚至還有不及之處。本人為此預感之失准,感到很是不安。

現在看10國的新增總數,峰值應該在4月4號或5號。大頭始終是法國。這個合計值,波動很大,也是在9000上下的高原上徘徊太久。筆者估計,大機率,一兩周之內,這個總和,可以歸零。

現存確診日增數。

為了限制篇幅,本文觀察的,只限是歐盟以內的確診1萬以上的10個國家。歐盟以外的疫情大國都未論及。不過這裡已經至少可以代表這次世界疫情除東亞以外的第二主戰場,歐洲大陸的大勢了吧?現在來看,在整個歐盟範圍內,疫情已經大體走入了下降通道,新冠病毒在歐盟內的攻勢應當可以料定是會在抵達群體免疫普遍感染之前很遠,就被阻擋下來了。

我們晚一些再來觀察美國、英國的走勢。可能還要加上俄羅斯。

再然後,就要看第三世界、南方世界,會不會有國接班。現在看風險最大的是印度。

顯然,這次人類與病毒的大戰,東亞是第一主戰場,歐洲是第二主戰場,英美是第三主戰場。有沒有第四主戰場,還不得而知。總之,人類終究會勝利,殆無疑義。至於戰爭中的損失和教訓,那就得等仗打得差不多了以後,再盤點和總結吧。

(本文作者:法國歷史學博士劉學偉)

(本文為一家之言,不代表本報立場)

(編輯:李璟桐)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