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州七里河區阿干鎮發現疑似北魏石窟

每日甘肅網 發佈 2020-01-15T10:38:05+00:00

壹、石窟深藏蘭州南部大山中阿干鎮是蘭州七里河區的一座古鎮,關於阿干鎮很多人第一印象就是煤礦、煤炭,這因為阿干鎮是蘭州市區最近的煤田,並且是甘肅省歷史最早開採煤炭的地方之一,特別是1949年後由於蘭州市建設的需要,政府加大力度開採煤炭,開辦了阿干鎮煤礦,後來又出現了近百個小型煤礦,

阿干鎮發現疑似北魏石窟

石窟風化的佛像

遺存的題記

窟頂上殘留的色彩痕跡

幾位專家在考察

引言

2019年年底,一座隱藏的大山深處的石窟在七里河區阿干鎮被發現,目前,石窟內殘存有一座佛像,窟外兩側還有幾個小龕等遺蹟。經相關專家初步探查,初步分析為北魏早期開鑿,這座石窟為蘭州市區發現最老的石窟,該石窟及北魏題記的發現,填補了蘭州早期石窟方面的空白,也是金城作為絲調之路重要節點的珍貴證據。

壹、石窟深藏蘭州南部大山中

阿干鎮是蘭州七里河區的一座古鎮,關於阿干鎮很多人第一印象就是煤礦、煤炭,這因為阿干鎮是蘭州市區最近的煤田,並且是甘肅省歷史最早開採煤炭的地方之一,特別是1949年後由於蘭州市建設的需要,政府加大力度開採煤炭,開辦了阿干鎮煤礦,後來又出現了近百個小型煤礦,煤炭逐漸成了阿干鎮的標籤,被大家所熟知。

其實,煤炭開採只是一個方面,在阿干鎮的歷史上,比煤炭開採更早的是軍事要衝,阿干鎮位於絲綢之路古道之上,古代是金城南部通往臨洮的咽喉要道。早在北宋元豐六年(1083年)設置了阿干堡,由於道路改線荒廢等原因,這段歷史逐漸湮沒在塵埃之中。前不久,記者在採訪中得到一條消息,阿干鎮有一座石窟寺,年代比較久遠,裡面還遺存有佛像,可能是一座有歷史價值的古蹟。因為石窟在一所學校裡面,多少年來很少有人知道。

甘肅省博物館《隴右文博》雜誌主編王科社,省博物館自然部負責人、館員杜永強,武山縣石嶺下彩陶博物館館長王琦榮和記者一起前往探查。我們一行來到阿干鎮,在鎮子中心折向西南,出鎮子沿西溝而行,所走的這條路正是當年的絲綢古道,如今變成了一條鄉村公路。溯溝大約走了3公里到了一個小山村,這時就是阿干鎮的苟家灣村。這是一個山谷里的小村莊,房屋依山而建。在村莊南端,有一所非常顯眼的建築群,房屋錯落建在山邊幾層台地上,這就是蘭州第三十一中學舊址。經過聯繫,我們進入學校,在校園後面有台地上有一處小石崖,高約六、七米,石崖上有個石洞,洞口砌有磚牆並安裝木門。

推開木門進入洞內,看到迎面有一座石佛像。佛像坐落在蓮台上,大約高2米左右,寬約1.5米左右,身後與石壁相連。頭部已經殘缺,斷茬明顯,風化嚴重,形體大概輪廓略存。石窟壁風化嚴重,已經看不出來其他東西,但是從石窟頂部被香火熏出的黑色痕跡來看,這是一座有年頭座石窟,開鑿歷史不會太短。

貳、佛龕里發現北魏題記

王科社先生仔細查看佛像之後說,這是一尊呈跏趺坐的禪定坐佛像,佛身肩胸寬壯,偏袒右肩,內著僧?支,下著裙,袈裟自左肩到腹際斜披。儘管損毀比較嚴重,但是可以看出這是尊石雕佛像的特徵要早於「褒衣博帶」的佛像,可能早於北魏中期,而且與炳靈寺石窟的西秦造像、天梯山石窟的北涼造像風格有相似之處。

由於石窟年代久遠,加上石壁風化嚴重,在洞內沒有找到其他有價值的東西。杜永強說這是一個方形圓角平頂石窟,石窟洞口磚牆是用明代大青磚砌成的,說明這座石窟的出現要早於明代。其後,看到在石窟洞口頂部有鑿的幾個方形小孔,大約碗口大小。特別是窟口外頂部崖壁有兩個較粗的半圓形豎槽左右對稱,似乎是為兩根粗壯的木柱而特別設置的。因此,杜永強推斷:可能石窟最早外面有木構建築,後來被毀壞後又在石窟口處修建了木門。通過仔細查看,大家發現佛像下面的蓮台好像是後來修的,把佛像的一部分砌到了裡面,接著記者與王琦榮對石窟進行測量,從蓮台上開始測量,石佛像高1.55米,寬1.3米;窟深6.5米,寬6.1米,高約4米。

大家又在石窟外查看時,在兩側石壁上,發現了好幾個小石龕等遺蹟,大小高低不一。記者大概數了一下,在這塊山崖上中間有一個大石窟,兩側石壁上不規則有8個小石龕。在石窟右側一個小龕遺蹟上,突然發現有黑色的字,幾個人仔細查看,根據黑色和滲透入石壁中的程度,確定這些字不是新寫上去的。這個佛龕高約1.4米,寬約1.1米。王科社對這個佛龕研究了半天,辨認出「供」「大魏」等字。他認為,這幾個字具有魏碑書風形成期的特徵,體勢橫寬近似隸書,但筆法方折兼有楷法而與「八分」有別,其中「大魏」指公元386年拓跋?復國即代王位後改國號為「魏」的政權。因此,這可能是北魏早期的石窟,如果準確認定這個石窟的開鑿年代,還需要進一步考察研究。

叄、石宮寺的石窟不止一座

據蘭州三十一中校長陳寶亭介紹,1949年解放之後,因國家建設需要,甘肅省政府、蘭州市政府把阿干鎮煤炭開採做為重點工作,建設者們從四面八方來到阿干鎮,到20世紀50年代中期末,做為蘭州市的主要煤炭出產區,以阿干鎮為主成立了蘭州市第九區,人口近10萬人,此時急需配套教育機構,蘭州市教育局從蘭州十八中及第九區的柳樹灣小學、山寨小學、營門前小學的「戴帽班」中抽調部分教師,於1959年在阿干鎮大西溝石宮寺舊址上建起一所中學。建校初期,因校園內有依山開鑿的石窟寺——石宮寺,於是就把這所學校稱做「石宮寺中學」或「石洞寺中學」。對於石窟的歷史,陳寶亭說學校成立之初,石宮寺就已經破敗了,當初建校時的人都已經去世,當時的情況無法知道。關於石窟的開鑿年代,當地有幾個傳說,學校進行了收集,同時將石窟進行了保護。

記者在石窟附近的大愣干村採訪時,村中85歲的老人唐增祿說,民國時期在石宮寺里開辦有私塾,1941年左右他在私塾上學,記得當時石窟里有一佛二菩薩的塑像,兩邊還在塑像,好像是羅漢。石宮寺是一個由五層台地的寺院,石窟正對面有一座山門,最下面臨近公路的地方有一座戲台,據老人們講是清代同治年戰亂被土匪燒毀了。唐增祿說,在石窟中的佛像背後的石壁上,還塑有西遊記故事。在現存石窟的南側,當年曾經還有一座石窟,他依稀記得窟裡面沒有東西,住著僧人。這座石窟三十一中剛建校時還在,後來學校把石窟修改成了水庫。

石宮寺依山而建,面前就是經過阿干鎮通往臨洮、臨夏方向的古道,這條古道是絲綢之路中線的一分部,經過此道北達蘭州古城袖川門,是古代由東向西的一條主要通道。石宮寺石窟是絲綢之路的一個歷史遺蹟,對於蘭州歷史研究有重要意義。目前,相關專家還在進一步研究考證之中。

蘭州日報社全媒體記者彭維國文/圖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