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民挖窯洞找到的文物,精美絕倫,剛一面世就流失海外

小珏說歷史 發佈 2020-03-08T16:45:21+00:00

中國人對於祖先創造的文明,歷來是非常珍惜的。在精神方面,大凡盛世都會修書,弘揚文治,而且還要編修前朝的史書,引以為鑑。

中國人對於祖先創造的文明,歷來是非常珍惜的。在精神方面,大凡盛世都會修書,弘揚文治,而且還要編修前朝的史書,引以為鑑。在物質方面,中國從來就有收藏古物的傳統,宮廷有相應的機構,民間有大收藏家。在封建時代,這種崇古情節在乾隆時期達到頂峰。然而,隨著清朝國力衰落,數不勝數的珍貴文物流失海外。

文物流失的原因很多,除去戰爭之外,中外文物販子巧取豪奪,也是一個重要的因素。現存於英國不列顛博物館的康侯簋就是一件珍貴文物,剛剛面世就流失海外,除了兩年前回國展覽過一次,就一直在異國他鄉漂泊。

1931年春,河南省濬縣辛村的農民利用當地特有的地形,開鑿窯洞居住。就是在這次施工的時候,卻挖到了被認為是衛國貴族墓地。當地陸陸續續出土了20多件文物,其中第一件就是康侯簋。

簋(guǐ)是一種容器,出現得較早,開始是陶制的,後來成為青銅製品。現在早已消失,混入其它物品之中,但在當時卻是非常重要的。青銅簋不光是食具,而且常常和青銅鼎配合使用,作為祭祀的禮器。而且,它的使用是有嚴格的規範,不同身份的人使用簋的數量是有要求的。史書記載,天子才能用九鼎八簋,諸侯用七鼎六簋,卿大夫用五鼎四簋,士用三鼎二簋。

康侯簋是典型西周早期風格,高為24厘米,口徑為41厘米,造型古樸端正。它侈口束頸,腹部微微鼓起,圈足之上又加以寬邊,顯得十分穩固。在腹部對稱的位置,分布著兩隻拉耳。它們被做成獸形,引頸掌握,仿佛窺探簋中的食物。

康侯簋之上,還密布著各種各樣的紋飾,這也體現出當時的社會風情和審美情趣。比如頸和圈足之間,排布著火紋和四瓣目紋,在腹部是直條紋。與周初同時期的文物相對比,這是符合當時風格的。更為重要的是,康侯簋的底部,還有24字銘文,這讓它的身價倍增:

王來伐商邑,[誕]令[命]康侯啚[鄙]於衛,[沬][司]土眔啚[鄙],乍[作]厥考尊彝。

因為是以金文所寫,破譯還比較費事,而且還有不同的說法。但絕大部分的專家認為,它說的內容就是周王討伐商邑,將衛封賞給康侯,沬司徒疑為了紀念自己的父親,就製作了這尊青銅器。

由此可見,這件青銅器提及康侯,所以被命名為康侯簋。而且,它的製作者是康侯的兒子沬司徒疑,所以它又被稱為「沬司徒疑簋」。在當時,很多貴族習慣於製作青銅禮器並且刻上銘文,記載祖先的功德。這樣既可以教育後代,緬懷先輩,又可以將青銅器傳承下去,以備不時之需。

青銅器之上,有沒有銘文是其價值的重要體現。銘文的內容,又是印證歷史的絕好材料。比如這件康侯簋,記載的就是西周初年的大事。

周初攻打商邑有兩次,一次是武王伐紂,一次是成王時周公伐武庚。出現了康侯字樣,可以肯定是第二次。武王滅商後,仍然將商邑交給紂王兒子武庚。為了監視武庚,武王又在商邑附近劃分三塊土地,分別交給周公兄管叔、弟蔡叔、霍叔管理。但這三人在周公攝政的時候,心懷叵測,竟然扶持紂王的兒子武庚造反。周公東征平息了這場三監之亂,並將康叔封在商族故地「衛」,鎮壓商人後裔。

銘文雖然短,但它的信息量卻很大,以此證實了《史記》中的記載。可惜的是,這件珍貴文物出土之後,卻馬上被文物販子所購買。後來,它被販賣到國外,下落不明。直到1977年時,銀行家布魯克•休厄爾將康侯簋捐贈給了英國不列顛博物館。這麼多年以來,它只是在2017年時,通過「大英博物館100件文物中的世界史」巡展,短暫回到過故鄉。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