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知道有哪些不太出名 但是寫出非常優秀作品的詩人?

老街味道 發佈 2020-02-03T04:32:26+00:00

@老街味道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杜甫把前人詩句拆成兩句成就千古絕唱駱賓王《在獄詠蟬》和《詠懷》詩中隱藏著他不敢說的深意

前言

前幾天回答了一個問題:有哪些不出名但非常好的詩或詩人?

是個中國人就能背誦幾首唐詩宋詞,但是古人流傳下來的詩詞作品浩如煙海,當然有很多優秀的詩人並不見得很出名。

有一些詩詞作品本來就沒有留下作者名字,但是也有很多詩人雖然有名有姓卻並沒有被後人所熟知。

即使是我們最推崇的唐詩宋詞也是如此,下面列舉幾位唐宋時期的詩人,看看大家是否知道他們的名字和作品。

一、唐朝一位將軍 被比作為經書的兩首詩

作為一個詩人,張巡似乎不太出名,但是作為安史之亂時的以為英雄人物,估計很多人會記起這個名字。

南宋末年的抗元英雄曾經寫過一首正氣歌:

地有正氣,雜然賦流形。下則為河嶽,上則為日星。於人曰浩然,沛乎塞蒼冥。

皇路當清夷,含和吐明庭。時窮節乃見,一一垂丹青。在齊太史簡,在晉董狐筆。

在秦張良椎,在漢蘇武節。為嚴將軍頭,為嵇侍中血。為張睢陽齒,為顏常山舌....

其中」為張睢陽齒,「說的就是這位張巡,中唐大詩人韓愈在《張中丞傳後敘》曾經感嘆:

二公之賢,其講之精矣!守一城,捍天下,以千百就盡之卒,戰百萬日滋之師,蔽遮江淮,沮遏其勢。天下之不亡,其誰之功也?

二公是指許遠和張巡,安史之亂中,二人死守睢陽城十個月,城破叛軍俘獲:

及城陷,尹子奇謂巡曰:「聞君每戰眥裂,嚼齒皆碎,何至此耶?」巡曰:「吾欲氣吞逆賊,但力不遂耳!」子奇以大刀剔巡口,視其齒,存者不過三數......《 舊唐書·忠義下》

張巡不降而死。作為一個文人出身的戰將,他有兩首作品被後人評價極高,清朝吳喬在《圍爐詩話》中評價張巡:

張睢陽《聞笛》詩及《守睢陽》排律,當置六經中敬禮之,勿作詩讀。

《詩》《書》《禮》《易》《樂》《春秋》,為六經,是古人的必讀書 。按照吳喬的意思,《聞笛》及《守睢陽》這兩首詩可以放入六經之中 。

這裡只錄入一首五律《聞笛》:

岧嶢試一臨,虜騎附城陰,不辨風塵色,安知天地心。

營開邊月近,戰苦陣雲深,旦夕更樓上,遙聞橫笛音 。

之所以如此評價,是因為張巡在安置之亂中死守睢陽,最後犧牲了自己的生命,這兩首詩,體現了張巡忠心報國的一種不屈精神。​

二、艷詩好手 卻有一首詠馬詩媲美杜甫

萬楚,在眾星璀璨的唐朝詩人中,也是一個微不足道的名字。清代詩人黃生《唐詩摘鈔》評價他是一位「艷詩好手」:

此君極一艷詩好手,其詩惜不多見,二絕而外,僅《五日觀妓》 一律而已。

黃生的評價未免有些偏頗,因為他還有一首七律《驄馬》卻被沈德潛評價 「可追步老杜詠馬詩」:

金絡青驄白玉鞍,長鞭紫陌野遊盤,朝驅東道塵恆滅,暮到河源日未闌。

汗血每隨邊地苦,蹄傷不憚隴陰寒,君能一飲長城窟,為報天山行路難。

杜甫詠馬詩有20幾首,提到「馬」的詩有幾百首,萬楚的詠馬詩被評價可與老杜媲美。應該是詩人莫大的榮耀了。

三、孔子47代孫 寫出與秦觀媲美的宋詞

魯逸仲本姓孔,他是孔子的47代孫,他的一首詞和被認為可以和秦觀媲美。就是被《宋詞三百首》收錄的《南浦》:

風悲畫角,聽單于、三弄落譙門。投宿駸駸征騎,飛雪滿孤村。酒市漸闌燈火,正敲窗、亂葉舞紛紛。送數聲驚雁,乍離煙水,嘹唳度寒雲。好在半朧淡月,到如今、無處不銷魂。故國梅花歸夢,愁損綠羅裙。為問暗香閒艷,也相思、萬點付啼痕。算翠屏應是,兩眉余恨倚黃昏。

熟悉 」山抹微雲秦學士「的人,看到這首詞一定會想起他的《滿庭芳》:

山抹微雲,天連衰草,畫角聲斷譙門。暫停徵棹,聊共引離尊。多少蓬萊舊事,空回首、煙靄紛紛。斜陽外,寒鴉萬點,流水繞孤村。銷魂。當此際,香囊暗解,羅帶輕分。謾贏得、青樓薄倖名存。此去何時見也,襟袖上、空惹啼痕。傷情處,高城望斷,燈火已黃昏。

魯逸仲的這首詞像極了秦觀的《滿庭芳》,仿佛換了一個詞牌重新改編了一下秦觀的作品。

魯逸仲曾隱居在河南的滍陽,因此自號滍皋漁父。他本名叫做孔夷,其父親叫做孔旼,《宋史》有傳,孔旼是孔子46孫。 孔夷與蘇門六君子中的李廌以及關沼、劉攽、韓維等人常常相互唱和。

四、這位畫家詞人 作品被收入故宮博物院

揚無咎也是宋朝的一位詞人,不過他還是一位畫家。不過他的畫生不逢時,竟然被宋徽宗嘲笑為村夫子所畫 ,於是楊補之學起柳永,自稱「奉敕村梅」。

予鄉先輩楊君補之,世家清江。所居蕭洲有梅樹大如數間屋,蒼皮蘚班,繁花如簇。補之日臨畫之,大得其趣。

間以進之徽廟,徽廟戲曰村梅。因自署奉敕村梅。更作疏枝冷葉,清意逼人,而徽廟不及見矣。《跋王侍郎所藏楊補之梅》

但是他的在南宋後期卻被評價不下「百千金」,其詩被認為「無一點俗氣」。如今揚無咎的《四梅花圖》和《雪梅圖》被收藏在故宮博物院,成為無價之寶。

其中《四梅花圖》上有他的四首詠梅詞,圖上清晰可見,如下:

漸近青春,試尋紅瓃,經年疏隔。小立風前,恍然初見,情如相識。為伊只欲顛狂,猶自把、芳心愛惜。傳與東君,乞憐愁寂,不須要勒。(未開)

嫩蕊商量,無窮幽思,如對新妝。粉面微紅,檀唇羞啟,忍笑含香。休將春色包藏。抵死地、教人斷腸。莫待開殘,卻隨明月,走上迴廊。 (欲開)

粉牆斜搭,被伊勾引,不忘時霎。一夜幽香,惱人無寐,可堪開匝。曉來起看芳叢,只怕里、危梢欲壓。折向膽瓶,移歸芸閣,休薰金鴨。( 盛開)

目斷南枝,幾回吟繞,長怨開遲。雨浥風欺,雪侵霜妒,卻恨離披。欲調商鼎如期。可奈向、騷人自悲。賴有毫端,幻成冰彩,長似芳時。(將殘)

五、他的詠梅詞被誤解為朱敦儒、張孝祥的作品

說到詠梅詞,還有一首《點絳唇》也頗為有名:

流水泠泠,斷橋橫路梅枝亞。雪花飛下,渾似江南畫。白璧青錢,欲買春無價。歸來也,風吹平野,一點香隨馬。

但是這首詞的作者名聲並不響亮:朱翌。他的詞卻常被誤解為他人所作,例如朱敦儒、張孝祥、覺范...

朱翌這個人生於1097年,這首詠梅詞大約是其18歲時所作。靖康以後,朱翌因得罪秦檜,謫居韶州19年。朱翌七十一歲時去世。

朱翌詩傳世300多首,可惜沒有詞集傳世,只留下了三首詞。除了這首詠梅詞外,還有一首摺扇詞和詠菊詞 :

玉台金盞對炎光,全似去年香。有意莊嚴端午,不應忘卻重陽。菖蒲九節,金英滿把,同泛瑤觴。舊日東籬陶令,北窗正臥羲皇。《朝中措·詠菊》

​結束語

到了唐朝,不會作詩就不能考進士,古代讀書人幾乎個個都是詩人。有名有姓有作品的唐朝詩人有兩千多人,宋朝有近8000人,李白杜甫這一類人是金字塔頂端的佼佼者,塔基上成千上萬的作者我們當然不可能都記住。

唐宋如此,何況我們上下五千年的文化?您有沒有自己很喜歡的,卻幾乎默默無聞的詩人呢?

@老街味道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