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優勢不在之後,多元化布局遭質疑,順豐拿什麼對抗同行?

聚富財經 發佈 2020-05-24T22:45:26+00:00

時間回撥到三年前,2017年的順豐可謂是風光無比,在交易所上市,王衛的身家也飆升至千億,順豐的口碑和實力並存,成了物流界的驕子,無人居其左右。

時間回撥到三年前,2017年的順豐可謂是風光無比,在交易所上市,王衛的身家也飆升至千億,順豐的口碑和實力並存,成了物流界的驕子,無人居其左右。但是很快順豐的頹勢也就漸漸的顯現。

當優勢成為快遞界標配

順豐之前一直打造的品牌優勢就是高品質、時效快、以及有飛機,但這些優勢在這幾年已經被複製的差不多了,現在打的物流公司基本都有飛機,時效性自然也不會慢到哪去,次日達已經漸漸成為了常態。

快遞員的服務也都盡職盡責,蘇寧的物流服務基本上可以媲美順豐了,下樓還幫忙帶垃圾,順豐的特色漸漸被掩蓋,高端的市場也還有京東物流的追擊,股價也不再重現當年的輝煌。

高營收下的低毛利

最近的豐巢事件雖然順豐低調的躲在背後,但是也被波及,四天內股價連連下跌,市值蒸發了70多億,但是這也是逼不得已,畢竟順豐的高端定位,想要增加盈利確實有難度,還要再帶上這個燒錢的快遞櫃。

順豐去年的營收超過千億,是中通的五倍,但是利潤卻幾乎和中通持平,利潤率是中通的1/5,在三通一達中墊底。所以順豐面臨的問題該是比較嚴峻的,一個公司有口碑但是不賺錢怎麼吸引投資者。

直營模式成「拖油瓶」

以前順豐能算的上優勢的,還要再加一個就是它的直營模式,所謂直營就是從何選址到員工都由總部掌控,一定程度上緩解了快遞中可能會出現的問題,比如管理者的私信,或者工作的問題。

很長一段時間大家都覺得直營的公司質量一般都比較好,加盟的就差一點。但也正是這樣的模式讓順豐的規模一直都受到限制,自然業務量也就跟不上,去年順豐的市場份額經營7.61%,最高的中通高達19.08%,

對手都成為了盟友

從2010年開始,阿里就開始頻繁的入股快遞公司,顯示圓通、後來中通申通,以及今年的韻達,阿里都成為了大股東,建立了一個阿里系物流。順豐的對手從分散到集中,現在變成了阿里、京東和蘇寧,壓力可想而知。

13年成立的菜鳥物流,也將各個物流公司都串在了一起,各家都和菜鳥進行物流合作,本來也在的順豐漸漸退出,三通一達也在豐巢中隱退,物流的戰場也就各自為派。

轉型送外賣?

於是順豐就已經開始默默的籌劃著轉型了,上個月上線的外賣小程序豐食,也向外界展示了順豐進入同城配送的決心。外賣行業基本上已經被美團和餓了麼瓜分的差不多了,不過順豐依仗的是自己線下的配送網絡。

為了能夠爭得一席之地,順豐還特地走起了低佣金的路子,不過到底能不能殺出一片路,還要看具體的優惠手段。但是眾所周知,不管是美團還是餓了麼,做外賣都是個燒錢的活,高佣金都能虧損。

直營模式帶給了順豐更穩定的物流模式,但是也帶來了更多的人工成本,高端的定位也讓很多的需求望而卻步,順豐現在需要的是對自己的核心業務進行強化升級,多元化的布局也需要更強的實力和資金。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