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九零後」女研究生的追求

山西新聞網 發佈 2019-12-19T02:31:31+00:00

今年剛剛27歲的董慧勃一臉秀氣,她研究生畢業後選擇回鄉創業,從父親手中接過花椒基地的攤子。如今,董慧勃已經成了聞名當地的眾達花椒種植專業合作社的當家人,合作社的花椒種植面積已達1380畝,帶動周邊區域農戶種植花椒達4000餘畝,引領一大批群眾擺脫了貧困。

今年剛剛27歲的董慧勃一臉秀氣,她研究生畢業後選擇回鄉創業,從父親手中接過花椒基地的攤子。如今,董慧勃已經成了聞名當地的眾達花椒種植專業合作社的當家人,合作社的花椒種植面積已達1380畝,帶動周邊區域農戶種植花椒達4000餘畝,引領一大批群眾擺脫了貧困。

研究生返鄉挑重擔

冬季來臨,莊戶人家已經進入農閒時節,平陸縣曹川鎮下坪村的眾達花椒種植專業合作社卻開始忙碌起來。幾天前,合作社技術員剛在下坪村村民於小業的花椒園裡指導修剪花椒樹。12月5日,技術員又應邀去鄰村馬坪村祁法科等6戶花椒種植戶地里進行修剪指導。「我在合作社工作快兩年了,對慧勃特別熟悉。」祁法科一邊修剪一邊說,「先前我聽了幾次花椒管理培訓,但是對樹木修剪還是有疑問,怕自己修剪不當,造成產量不高,和慧勃說了以後,技術員今天就上門為我們指導修剪,這下我心裡就有底啦!」

董慧勃的家鄉就在下坪村,雖然地處大山深處,但氣候獨特,土質條件很好,有著種植花椒得天獨厚的地理條件。2016年,董慧勃從山西財經大學研究生畢業後,毅然放棄城裡高薪待遇,接過父親的接力棒,將青春和創業的夢想定格在做大做強家鄉的花椒產業上。如今,她不僅是平陸縣眾達花椒種植專業合作社50餘戶社員的領頭人,更是有2000多口人的下坪村村委會副主任。

「2016年,我研究生剛畢業,我爸就勸我返回家鄉,他說花椒產業有發展前景,後續還有很多產業鏈可以延伸,今後大有可為。聽了我爸的勸說,我猶豫過、思考過,因為回鄉後面臨的工作環境和城市截然不同,更多的是面朝黃土背朝天的生活。但是,我對這片土地太熱愛了,所以最後我還是選擇回來。」董慧勃與記者回憶起當初返鄉的情節。

一個「90後」的小姑娘,能挑起合作社這個重擔,社員和村民又能信任她嗎?看出了記者心中的疑問,董慧勃笑著說:「我爸從事花椒種植行業近20年,實踐經驗豐富,2013年成立平陸縣眾達花椒種植專業合作社。我從上大學開始每年暑假都在花椒基地幫忙,對花椒市場價格、等級、質量都很了解,村民對我也很信任。2017年年底,我當選下坪村村委會副主任,大家的信任就是我前進的動力!」正說著,村民陳巧蘭插進話來:「別看小董年紀小,但是頭腦靈活、辦法多,我們現在有什麼事都願意找她!」

小花椒變身「脫貧果」

董慧勃返鄉後,利用學校學到的知識,結合合作社實際,積極嘗試使用電力烘乾設備,使烘乾花椒等級保持穩定,提高銷售收入;在具備條件的土地上使用農用機械,提高管理效率,節約人工成本;倡導減少農藥、化肥使用,施用有機肥和葉面肥,減少農藥殘留,提高花椒品質。

2017年,花椒進入採摘季後,連續陰雨天氣影響了客商收購花椒,農戶也無法晾曬花椒。合作社為了不使農戶的花椒收益受損,在陰雨天將農戶拉來的花椒全部收購。「那時候合作社花椒大棚承載量有限,在短期內收購量過多,對合作社其實也造成了影響。為了避免以後類似事件發生,我後來申請縣扶貧開發資金10萬元,搭建了新的花椒晾曬大棚,又先後購買了不同型號的花椒烘乾機,這樣既可以滿足合作社大量的鮮花椒烘乾,也可以為量小的農戶提供烘乾服務。」董慧勃說。

社員祁進林今年71歲,家中只有他和老伴兩人,曾經是村裡的貧困戶。他對記者說:「有了合作社當後盾,今年進入花椒採摘季後,我沒有向其他種植戶那樣急於採摘出售,而是等合作社聯繫客商,交給合作社統一出售,每斤鮮花椒比周邊種植戶收入高1元左右。我家的2畝花椒產鮮花椒約1100斤,賣了近1萬元。秋天的時候,我又新栽了2畝花椒呢!」

「幹了這幾年,我感覺花椒樹產生效益後,收入較為穩定,尤其對於年紀大的農戶和貧困戶,花椒產業能夠成為他們主要收入來源,保障生活穩定。」董慧勃說。

此外,在銷售上,董慧勃嘗試利用網絡平台,增加銷售渠道,擴大銷售面。在土地高效利用上,她探索發展林下循環種養,在部分林間空地上種植連翹,有效地提高了土地的利用率。

如今,一到秋季,下坪村的山樑溝壑間,一坡坡綠油油的花椒樹掛滿了圓溜溜的花椒果,一縷縷誘人的椒香飽含著山里人豐收致富的希望。2018年,董慧勃的花椒合作社銷售收入達到280萬元,合作社貧困戶收入約80萬元,戶均收入2萬餘元。截至目前,她已先後幫助30餘戶社員依靠花椒脫了貧。

「隨著花椒種植面積的不斷擴大,標準化、科學化管理及產品加工已成為花椒產業後續發展的趨勢,這也是合作社今後努力的方向,我希望在花椒產業發展上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使花椒成為群眾的致富果。」董慧勃對未來充滿信心。

本報記者范珍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