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讀《被光抓走的人》,再談「中年影帝」黃渤的轉型之路

影評時光機 發佈 2020-01-13T10:40:37+00:00

而這些不幸福的種類中,最熱烈但也最容易癒合的就是第一種「少年期初戀夭折」,即小蕾與同學之間的那種懵懂愛情,這一個暗線是整部電影中著筆最少的一段,它只有一頓大哭,和一個坐在桌子前等著吃飯的鏡頭,因為少年期的愛戀,來的直接,去的也直接,它會在崩潰時,一頓大哭,也會在幾頓飯以後,頃刻消

《被光抓走的人》直到下映那刻,也沒有成功的抓住多少熱度,七千萬的票房成績也創造了黃渤近些年的影響力新低,有人不禁要問黃渤要被大江東去,淘盡英雄了麼

不急,我們先從《被光抓走的人》故事講起。

一:偽科幻,真愛情

某年某日,某道光,帶走某些人,整部《被光抓走的人》除了開頭這一段「科幻」設定以外,整部電影與科幻並無任何關聯,它的重點只在另一個標籤里,那便是「愛情」!

(所以,吐槽「科幻邏輯」匱乏的朋友,切勿因此惱怒,更不要就此而給出差評。)

故事始於地球遭遇某種神秘光源,而該光源掃蕩之處,凡被帶走之人,皆要滿足兩個條件

條件1:自己有愛的人;條件2:自己愛的人也愛自己。

結局:一起被帶走。

被帶走的人,去了哪裡,等待的又是什麼命運,無人知曉,而沒有被帶走的人,等待他們的是什麼?這就是故事要說的事。

全球的科學家通過前面說的已知條件,進行一次反推,得出答案:沒有帶走的人即意味著「自己不愛別人」、「或者自己愛的人不愛自己。」

若是前者,也就罷了,畢竟「無情」何須又被「有情」惱,所以真正痛苦的人是第二類,即自己愛的人不愛自己!

電影里的四條明線+一條暗線故事,圍繞的便是這第二類人的心路之旅,而它們合在一起便是人一輩子可能要經歷的大半愛情生涯。

一條暗線:小蕾的懵懂初戀;四條明線:武文學的18年婚姻生涯;李楠的7年婚姻生涯;劉佳一的一年熱戀;以及筷子的同志戀;

如果我們簡單的用時間線條去把以上的這些故事畫在一條線上,你會發現從17歲(估測小蕾17歲)到45歲(估測武文學45歲),不幸福的愛情種類中,這裡幾乎涵蓋了類型過半。

它們分別是「少年期初戀夭折」、「青春期熱戀被阻」、「成年期七年之癢」、「中年期感情之淡」……

而這些不幸福的種類中,最熱烈但也最容易癒合的就是第一種「少年期初戀夭折」,即小蕾與同學之間的那種懵懂愛情,這一個暗線是整部電影中著筆最少的一段,它只有一頓大哭,和一個坐在桌子前等著吃飯的鏡頭,因為少年期的愛戀,來的直接,去的也直接,它會在崩潰時,一頓大哭,也會在幾頓飯以後,頃刻消散,自然也就無需去過度刻畫,除此以外還有一個原因,我們放到後面再說。

而其他四個故事,從時間占比角度去看,基本平分秋色,原因便在於成年以後,早已懂得什麼是愛,他們的「困惑」雖有不同,但解題的難度並無高低之分。

整部電影走到此處,卻有一個最大的疑問,即「神」又懂得什麼是愛?他們評判的標準是什麼?「神」又憑什麼去說「留下的人就是沒有愛情的人」。

二:愛情的無數種形態,「神」又能懂多少

有人會說:我愛他,他不愛我,這算不算愛情?

所以先解釋下什麼是「愛情」,在電影中那個「神」的理解中,上面說的那種不算。

因為「神」要求的愛情是要發生兩個個體之間,即有來有往。而單向的這種,我們通常有個更直接的詞去定義,那個詞叫「單戀」。

同樣在「辭海」中,愛情一樣是指發生在個體與個體之間的複雜行為,而這些複雜行為中包含「衝動」、「信賴」、「責任」、「理解」等多個維度,同時「愛情」又是動態的,它處在不斷的變化之中,此時有愛,不代表未來有愛。

所以,愛情很複雜,而如此複雜的愛情,「神」竟然可以只憑一道光就做出篩選?

電影看到一半時,武文學的憤怒就是我的憤怒,武文學的不理解就是我的不理解,但當電影走到最後,我開始有些觸動、理解,我不知道「神」選擇拋棄的其他人是否正確,但我知道「神」選擇拋棄的這四對,是正確的。

因為他們之間真的沒有愛情,或者說這種愛情,已經漸漸的被融化到生活之中,或歸於平淡,或已初現裂痕,或太過於偏執。

劉佳一代表的是熱戀,劉佳一說:「我可以為他去死,他也可以為我去死,這樣的不算愛情,那什麼又算?」從愛情的定義去看,這樣的感情自然是愛情,但這樣的感情能持續多久?電影中劉佳一的男友「遊手好閒」,更被劉佳一的父母斥責為「貪圖自己家的家財」。

所以,「神」選擇拋棄他們的原因,是在於「責任」,他們之間有「愛情」,但愛情包含的「責任」這個維度,他們還未曾體會,在一系列動態的發展以後,這樣的愛情消失的機率極大,這既是神給出的觀點,其實也是多數長輩給出的觀點,一如劉佳一的父母,又或你我的父母。

再到李楠,婚前李楠的老公胡建平曾說:「你就是我想要的那個類型」,於是婚後李楠選擇了保持住了這種類型,因為在她心中,這就是自己愛的人想要的自己,然而時過境遷,七年以後胡建平又對別的女人說:他受不了李楠這樣的類型,他會感到自卑。

胡建平從「想要」到「不想要」這一個過程,李楠不知道,而李楠為了讓胡建平一直愛自己,刻意維持自己保持固定形態的這個過程,胡建平不知道。他們之間缺失的便是「愛情」里要求的「相互理解和及時溝通」這個維度,所謂的「七年之癢」大抵便是死在這裡,七年的時間裡「女神」「男神」都會變成凡人,很多以前從未發現的缺點會逐漸的暴露無遺,而缺少理解和及時的溝通,這樣的變化過程便會導致愛情出現裂痕。

至於武文學與張燕,缺的是什麼?

答案是「信任」,卻也不僅僅是「信任」,「七年之癢」也好,「十八年之殤」也罷,他們磨去的除了「女神」的光鮮以外,磨去的還有「激情」、「情調」、「氛圍」,電影中有一段武文學同學聚會的場景,那個喝的酩酊大醉的中年男子,雖然說了一些粗俗不堪的話語,但道理卻真的就是那個道理,一個月都未曾有過一次激情之夜(除卻生理原因),再好的愛情,也漸漸的潰散如風而去。

如果「七年之癢」是因為彼此的缺點逐漸暴露,而喪失了美好的感覺,那「十八年之殤」則是因為太過了解,而喪失了彼此溝通的興趣。

至於「筷子」這個單元,「愛情」雖然無關性別,但關乎彼此,筷子愛秦山,但秦山卻並沒有那麼愛筷子,所以筷子被拋棄,也是理所當然,如果要給出定義,我想「筷子」這個單元代表的也許便是「刻骨銘心」的單戀吧。

說到此處,有人會「絕望」和「不屑」,這個世界哪有什麼「完美無暇」的愛情,再加之「愛情」的動態變化,十全十美的愛情,太過珍稀和縹緲。

是的,所以電影中即使大片光陰掃過,但留下的人依舊滿滿當當。

原因便也在此:正因為「十全十美的愛情太過稀少,所以多數的我們都如武文學一樣,擁有的都是殘缺的愛情。

但這個內核並不是電影所想要表達和闡述的重點所在,《被光抓走的人》真正要說的是下面這段

愛情雖然常有缺憾,但這就是生活,修補、修補同樣也可以很幸福、很美滿,如頓悟的武文學。而修補不過去的,便也就此分崩離析,如抽起了香菸的李楠。

在小蕾的那條線中,她哭著對武文學說:「他不愛我,怎麼辦啊?」,武文學摟著女兒,溫柔的說道:「總會有辦法的!」這句話便是整部電影的「點睛之筆」,愛情滋生容易,但保鮮很難,而無論如何,總會有辦法的。

三:不演喜劇的黃渤和演喜劇的黃渤

黃渤今年45歲,從一個本就不靠顏值的男性演員角度去看,這個年齡正是事業黃金歲月的起點,這幾年黃渤過的也很好,2017年《記憶大師》、2018年《一齣好戲》,2019年先有《瘋狂的外星人》,後有《被光抓走的人》。

以上四部電影,合起來的票房有38億,除卻幾個妖孽般的爆款之外,這樣的成績,在一眾華語男星中,依舊堪稱頂尖。

但黃渤,有壓力,這種壓力來的悄無聲息,甚至有些迅猛,在《被光偷走的人》發布會現場,黃渤說:「這次演了一個中年男人,他在生活中遇到了一個重大的轉折點,雖然情況有些不同,但是這種焦慮我倒是感同身受」。

黃渤說的這個焦慮,便是轉型。

演員轉型,一般只有兩條路,一個是拓寬職業種類,一個是拓寬角色種類。

前者是多數演員都喜歡選的,有人轉行做導演,有人轉行做老闆,但除卻周星馳、徐崢、黃曉明、任泉等有限幾位天賦型的選手,多數明星最後都是不了了之。

這條路上,黃渤嘗試過,2018年《一齣好戲》,從數據角度去看,13.5億的票房,「豆瓣」69萬人打分,7.1的得分,都很不俗,但這一切能否成為常態化,是流星絢爛還是恆星永恆,實在太過縹緲,也無人知曉,畢竟黃渤只有這一部導演之作。

與此相對,黃渤在拓寬角色種類這條路上,做出的嘗試更多,但難度卻也似乎更大。

《瘋狂的石頭》出道以後,黃渤便被釘上了「喜劇」標籤,這種標籤一帶多年,怎麼甩也甩不掉,但多數人其實都忽略了黃渤其實也演過很多「非喜劇」作品,甚至在那些作品裡,黃渤從頭到尾都沒怎麼笑過。

《青島往事》、《親愛的》、《記憶大師》……以及這次《被光抓走的人》。

但黃渤的每一次喜劇都如願成了爆款,但每一次的「非喜劇」卻都最終淪為了寡淡,即使黃渤在其中的表演再優秀、再驚艷,也不會為整部電影帶來多大質的改變。

而這種境遇,對黃渤來說就是最大的壓力和痛苦。

即:人們只習慣和願意見到黃渤演喜劇,而不是「苦情戲」。演員這條路上有人可以靠「一招鮮吃遍天」,比如儒雅、高端的陳道明、逗樂、接地氣的葛優。

但黃渤,想要靠「一招鮮」玩轉喜劇,是一定不行的!

相較於葛優的臉龐,天生給人一種看見就樂呵的喜氣,黃渤其實長了一張「苦瓜臉」,他的臉眉毛、眼角、嘴角都偏狹長,當它們合在一起以後這樣的臉型給人的第一感官就是「苦」!

大抵黃渤自己也明白自己的臉型屬於此類,所以以上提到的那四部作品,黃渤在其中的角色都很苦:「從小被母親丟棄的孩子」、「丟了孩子的父親」、「妻子鬧離婚的丈夫」、以及這次的「遭遇中年危機的武文學」。

黃渤未來的戲路,一定還會在這個領域內來回倒騰,而這對於黃渤自己來說,這其實就是他想要的轉型,畢竟喜劇難演。

年輕的時候黃渤還可以靠肢體、靠語言,靠誇張的動作去闡述,而年齡越大以後,這些都已經不再適合,但演活那些被生活磨礪,被歲月打磨的普通男人,這樣的角色對於黃渤來說,一定是手到擒來,所以《被光抓走的》一定不是黃渤最後的一個「苦情形象」,它更像是一個開端和另一個堅定自己信念的吶喊。

  • (文/大娃)


關鍵字: